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10章 祭祖、加冠

汉起 第610章 祭祖、加冠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10章 祭祖、加冠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兴平元年,正月二十五

淮阴县衙,门前左边台阶,刘备与邴原、张飞、张昭站在一起,最后是嫡子刘茂,迎接来自各地的宾客入内。

宾客络绎不绝,有东海相徐缪、故沛相陈珪、典农都尉陈登、徐州牧陶谦二子陶商、陶应、将军曹豹。。都尉于禁、赵云、诸葛玄。。宗族刘子惠、刘德然、从妹婿荀攸。。县长徐盛、曹掾诸葛瑾。。白身诸葛亮。。

上到郡守国相,校尉都尉,下到县令丞尉、曹掾从事,另有豪族富商、名士老者,青年俊杰……

吉时已到,刘茂随刘备、刘德然等宗族,以太牢之礼,祭告天、地,祭拜祖宗牌位:

五帝之一帝唐尧、御龙之刘累、太祖高皇帝刘邦……

孝文帝刘恒,孝景帝刘启,中山靖王刘胜……

东郡范令刘雄,涿郡曹掾刘弘,以及族中有名望之先辈

刘茂身高与刘备相若,笔直修长,略显得有些文弱,相貌堂堂,目光炯炯,面色白腻,神态恭谨肃穆,无一错漏。

令台下诸君见之而生好感。

这是第二次拜告祖先,十八日刘茂、王荣从青州赶来,刘备才紧急决定行加冠之礼,几日内派送请帖只能就近,幽州、海东都不可能赶回来。

祖先牌位也只能赶制其中相对闻名的一部分,先行祭拜,告知祖宗,再由葛玄、支亮两位道、僧推算佳期,略显仓促。

班固在汉书中指出:“汉帝本系,出自唐帝。”大汉官方也认证、尊尧帝为祖先,列在首位。尧帝初都太原祁县。后迁都临汾,后世发掘的陶寺遗迹乃陶唐之都,是龙山文化的代表。

刘累,系尧之后裔,曾向豢龙氏董父学养龙,而后以此闻名。

战国时期,刘氏为躲避战乱,迁徙到魏国;秦国攻打魏国时,刘氏又迁移到沛国丰县,几代之后便有太祖高皇帝刘邦。

祭祖之后,才是加冠,冠加三次

刘茂恭谨地立于台阶上,目不斜视。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张昭口念《冠礼》,亲手为刘茂带上用黑麻布做的缁布冠,送给他一本《春秋》,表示有参政的资格:“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而后礼义立。”

第二次加冠用鹿皮做的皮弁,由张飞给戴上,并赠予宝剑:“舞刀练剑,骑马习射,休我矛戟,卷甲出征,保乡卫郡,护我天汉……”

第三次加冠,作为刘茂的老师之一,邴原亲手为刘茂带上红中带黑的素冠,此乃通行的礼帽,表示可代表宗族、参加祭祀、担当官职:“在家为人子,出门为人臣,为官如父母,为将需谨慎,慎之慎之!”

刘茂随即叩拜天地、父母、主宾张昭、张飞、邴原。

刘备讲:“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名茂,字兴业!意味着兴盛大业,光耀祖先!”

“礼成!”

三次加冠完成后,宾客就坐,宴饮欢乐。

而刘备、张飞、邴原、张昭则带着刘茂四处感谢来客,一一介绍给刘茂认识,以拓展朋友圈,继承父亲、师长得社会关系。

……

冠礼庄严肃穆,众人皆屏息,这会就议论纷纷

陈登悄悄对其父陈珪道:“加冠理应在宗庙举行,一般三次加冠皆由一名德高望重之宾客主持,并予字。刘兴业既不回幽州,由让三人加冠,自己赐字,怕不合情理吧?”

陈珪:“刘青州故乡远在幽州,如今兵危战凶,渤海怕都冰封了。”

陈登:“那也该去青州,在淮阴举行,却是吃定了我们徐州?”

陈珪满是皱纹的眉头深深地皱着,也是疑惑,三次加冠的分别由幽州、青州、徐州三地嘉宾主持,刘备的心大着呢!陈珪同时也有不满,要说陈氏家世二千石,自己是沛相,辈分也合适,徐州人中最适合担任加冠嘉宾者,非我莫属!

张昭只是个县令,算个什么玩意?!

徐缪脸上笑嘻嘻,心里老大不舒服,杯杯闷酒喝下去,就欲离开,见刘备带着刘茂转过来,急忙倒回来:“兴业今日成人,我家贫,无甚可赠送,这是亲自摘抄的律法笔记,有时间可以研读。”

刘备:“本来是打算请郑郡、徐君、陶公为我儿加冠,郑君、陶公不良于行,这才作罢!”

张昭:“要是徐君在台阶上,我和张府君怕都不敢上台。”

徐缪这才转怒为喜,能与郑玄、陶谦相提并论,自然位份极高。

陶商也在一旁:“家父请徐君这个月底或下月初就去东海赴任,春季农耕,事务繁忙,家父说正需要徐君这般老成谋国之重臣、文武兼资质之大才!”

徐缪哈哈直笑。

刘备借口酒胀更衣,请徐缪领着张飞、张昭、刘茂继续回敬宾客。陶商也说更衣。

两人到后院密谈,陶商连忙告罪:“这几月家父有葛先师调理,饭也吃得多了,精神也好的,只是冬季、初春寒冷,腿脚不便。家父说请君过几天往东海一行,趁现在宾客多在,好让徐州牧!他好返回扬州养老。”

刘备:“不急,丹阳未定,徐州多事。你看这信。”

原来是扬州刺史刘繇为感谢刘备、陶谦,拟过几月举荐陶商为茂才!

陶商大喜:“只是我与二弟并父亲一般勇猛才略,怕是难以胜任。”

刘备:“你先去扬州做一县令、司马,刘繇才好举荐。”

富贵还乡!陶商大喜:“万事谨遵玄德吩咐!”

刘备:“丹阳郡秣陵县北有大江、东南皆有山脉,群山踊跃、大江环抱,你可先为秣陵令!在县城之北屯田,新设港口城塞……”

……

另一边诸葛瑾也疑惑:“徐州之士,官职最高的莫若沛相、东海相和叔父,那两人结识不久,不请也罢,叔父为何不担当嘉宾?”

诸葛玄眼神深邃:“君候年不过三十又四,正当壮年,曾有方士言寿当七十!继承人之事,如今太早。何况既有徐夫人,又有。。”

诸葛亮正竖起耳朵好奇地听着,突然见叔父指向自己:“小侄?”

诸葛玄:“你是刘茂的同学,君候要能成事,你就是伴读。我诸葛氏还需分开下注为好。”

诸葛亮了然,自己怕是早被认定为“世子党”;继母徐氏要生了男孩,又是一条选择;如今糜竺、陈珪都在拉拢诸葛家,希望嫁女给诸葛瑾、诸葛亮做正妻,更希望走通诸葛氏的门路,让君候再次纳妾。

徐州人心,怎一个乱字了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