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四十一章 少年不怕远征难

汉起 第四十一章 少年不怕远征难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四十一章 少年不怕远征难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夏。。。吴郡(假)司马富春孙坚召募精勇,得千馀人,助州郡讨许生。

冬,十一月,臧旻、陈寅大破生于会稽,斩之。十二月,鲜卑入北地,太守夏育率屠各追击,破之。迁育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又寇并州。司空唐珍罢,以永乐少府许训为司空。

——《资治通鉴》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也,盖汉相国参之后。。。年二十(公元174年),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县尉),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续汉书.袁绍曹操列传》

新月当空,大树乡,张虎庄中。

卢植连续赶了半个月的车,非常疲倦,只向乡中名士长者们敬了酒,再受了徒弟们集体敬酒,便草草吃些肉饭,早早睡下。名士长者们跟一群青少年共同语言不多,故而也早早立场。

宴会的氛围反而更加热闹。

高高燃起的火盆,烤的整个厅堂皆暖,其上是一个陶壶,煮着浊酒。师兄弟们,将榻席移近,围绕着火盆,互相敬酒、猜拳、斗诗、博戏。只是却分为两个不太明显的人群,一群以郦炎、刘庆等文士为首,一群以公孙瓒等善武者为首。善文者讲究一言一行皆和礼数,看不惯善武者粗鲁、随意,善武者看不惯善文者的繁文缛节。

唯有张庚坐在稍后的位置,阴暗着脸,看不出喜怒,慢悠悠地喝着酒。

郦炎喝得晕乎晕乎地,在师弟们的起哄下,站起身来,赋诗一首。

那边,公孙瓒取出宝剑,来了一段锋芒毕露地剑武。

这边,刘庆做了一副对联,那边田楷讲述戍边杀敌的故事。。。

刘备,先向张虎、郦炎、郦玄让、公孙瓒、田楷等人敬了酒,接着走了一圈,喝了十几杯。汉代的酒,度数低,状如米酒,度如啤酒,杯子不大,倒不觉醉。

众人见他海量,都不敢来招惹。

刘备倒是有时间细细考虑一些事:“到底谁把我的名字,列入到缘边甲士名单?刘德广是里长,刘子敬是乡有秩,此事非他二人莫属。大汉子民从十五岁开始缴纳算赋,从二十三岁开始戍边,可翻了年我才十五,便是乡里列入甲士或积射士、骑士名单,县里怎么通得过?

难道他们为了将我列入名单,向县里使钱了?这两人为了弄死我,可真是不遗余力啊!”

“玄德,玄德,该你了!”

“什么情况?”

“该你表演节目啦,舞剑或是做诗?”

师兄弟们大多数以为刘备会跟公孙瓒一样,舞剑助兴。

刘备:“做诗吧,我想想。有了

少年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燕山逶迤腾细浪,太行磅礴走泥丸。

描述行路之难的诗歌,给他前世印象最深的,便是李白的《行路难》,毛爷爷的《长征》《过娄山关》。诗文肯定是李诗仙做得好,然而两位诗人在诗中透露的态度有本质的差别,李白遇到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直呼“行路难、行路难”。毛爷爷却写“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把艰苦的长征写成腾细浪、走泥丸。

不同的人生态度,遇到困难时的乐观程度差异,或许是唐明皇不用诗仙的重要原因吧。

夜色深沉,烛火熄灭。

公孙瓒还在不停地对同睡一榻的刘备传授经验:“贤弟去军营之中,不要怕事,不要怕冲突,军营一向以武艺高、能力强为尊。

虽然贤弟颇善骑射,但比胡骑还是差不少,尤其是年幼力弱,杀敌时切不可冲突过前。

乌桓鲜卑最强者,称之为射雕者或射雕勇士,皆能百步穿杨。所以一定要带上护面甲,护住头脸要害。为兄耳边有轻微的血印子,便是为射雕者所伤,幸亏避开了些,否则这张俊脸就没啦!”

刘备忧愁道:“小弟只是一般甲士,并非军官,不知道有没有护面甲呢?”

“这却不要担心,带上几千钱币,只要不吝惜钱财,问军需官要便是。军中的兵器甲胄,军需官给谁不是给啊?

缘边甲士可能长期服役,要有心理准备,钱带少了不行!

对了,你臂力不足,还可问军需官领取弓弩,弩有手弩、臂张弩、蹶张弩,最强的是大黄弩,乃是十石弩(一石约27斤),能射400步远!传说李广曾用大黄弩射入坚硬的石头。

前汉孝武帝时,卫、霍两位大将军出塞,有一汉当五胡的说法,是因为大汉的兵器铠甲远胜匈奴。后汉时,铁器大量流入草原,仍然有一汉当三胡的说法。。。”

第二天一早,张虎、公孙瓒给就把刘备拖起来,一面继续锻炼武艺、一面传授与鲜卑、乌桓作战的经验,两人变得特别严厉,一整天,刘备几乎都在马背上度过,大腿内侧自然被磨破了,走起路来只好张开腿,像个鸭子。

晚上回到楼桑里宗祠,才知道王伯也被拉了壮丁。

刘备:“三叔、大哥,既然是十户到二十户一丁,怎么会将我和王伯都报上去呢?”两家没一个男丁在家,难保不受欺负。

刘子敬:“这次招募的是甲士,全里之中,就你二人武艺最好,自然得纳入。”

“有道理!”“武艺好,活下来机会也大些”周边的里民大多数站在刘子敬这边,毕竟多数人都不愿意被派去戍边,尤其适这次大发甲士,里民凭着多年的经验就知道要更鲜卑或乌桓正儿八经打大仗了。

刘母耿氏:“三叔,可有十五岁的甲士么?”

刘子敬摊开双手无奈道:“各家都不愿意去,不能因为德全是我侄儿就不上报啊。里中报了十多个名字,让县里选,可没想到县里会挑德全啊!”

“好叫三叔知晓,博士卢君已经为小侄改了表字,日后可称玄德。”

里民们羡慕、尊重的眼神,投射过来。

“博士是多大官啊?”

“我知道,600石。”

“岂不是跟咱们涿县令差不多大?”

刘子玉笑了笑:“大汉县令有几百个,博士就十几个,你说谁大?咱们幽州现在就卢君一个博士。”

刘德广知道改了表字,就是正式纳入门墙,甚至比一般徒弟还亲密些。他心里怨恨之极,熊熊地嫉妒疯狂地燃烧起来,认为若不是腿被刘备打折了,纳入门墙的应该是自己,‘玄德’这个名字也会是自己的:“县里的决定,要想改,自己找县里去!”

刘德广说完,杵着拐棍,头也不回的走了。

只剩下刘儒暗自嘀咕:“七哥翻了年才十五岁呢,不报他的名字也没啥大不了吧!德广哥太过分啦!”

里民们看刘备的眼神又多了些幸灾乐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