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533章 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悌

汉起 第533章 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悌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533章 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悌

耿武欲回巨鹿举事,以争夺冀州。

刘备制止他,表示虽然冀州人心不定,但魏郡太远,袁绍部下经过一年战争,变得精锐而强健。袁绍名声大,袁门故吏遍布冀州高层,冀州大族不少会偏向他。而且青州目前经济拮据,实在不适合发动大规模战争。

刘备内心深处还有不得已的苦衷:现在,冀州并未完全归附袁绍,若刘虞、公孙瓒、刘备、韩馥旧部能够合力进攻冀州,多半能击败袁绍。及时不能完全击垮,至少能瓜分大半个冀州。

可胜利之后怎么办?刘虞、公孙瓒、刘备之间很可能爆发严重冲突。不论是两个刘姓子孙动武,亦或是幽州军打幽州人,或者师兄弟相残,都是刘备极为不想看到的后果!

刘备于是表刘子惠、耿武、李历、关纯、潘宫、潘凤、韩昭皆为青州刺史从事。拟留刘子惠、韩昭在青州,拟遣耿武兼领清河都尉、潘凤兼领平原都尉、李历为高唐令、关纯为平原丞,以抵挡黄巾为名,帅军争夺平原、清河。至于济南,臧洪与刘备之间互相都有犹豫,没谁愿意先动手。

这种种打算,如果刘子惠、耿武、潘宫不能说服李历、关纯、潘凤、韩昭以及他们所率领的万余冀州百姓,都将是镜花水月。

刘子惠赶回南皮,对儿子刘子楠说:“韩方伯不走,我也不强迫他走。他不走比走好!他死比不死好!”

刘子楠:“为何?”

“我原本以为,袁绍意在光复汉室,所以当初竭力鼓动方伯起兵讨董。可袁绍不西向讨贼,却向东夺韩方伯之地,可见意在割据河北,走光武皇帝的老路。”

“那我们走哪里?回中山归葬?”

“笨蛋,乃公还没死!”刘子惠一巴掌打儿子头上:“你你忘记我们姓什么了?”

刘子楠:“明白了,中山地近幽州,投靠光武之后,冀州牧刘虞?”

刘子惠又一巴掌打上去:“乃公自付智谋,如何生了你这么笨的儿子!中山在刘虞公孙瓒与袁绍之间,必有大战,我们父子不善统兵,回去找死么?”

“那还能投靠谁?兖州刺史刘岱?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刘子楠接过父亲给的书信,“竟然是青州刺史刘备!父亲不会撞昏了头,他可是几人中名望最低的!”

刘子惠又一巴掌打过去,这次儿子逃得快,没打着:“笨蛋,笨蛋就是笨蛋。过来让乃公打两下出出气。”

刘子楠躲到门口,拉开门闩随时准备逃走:“不,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也怪我,之前只让你读儒书,读傻了。”刘子惠摇摇头,“《韩非子说疑》有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以今袁绍夺韩方伯之冀州,而朱汉打断方伯长子之腿,可见所谓不流血的禅让是不存在的!为父作为韩方伯旧臣,对袁绍已无价值,要升迁难于上青天!”

刘子楠:“孔夫子不是说:尧见子丹朱不肖,而立舜。舜子商均不肖,而立禹。禹本欲传位于益,而其子启夺位,开始了夏之家天下。”

刘子惠:“儒书就不要学了,这是《韩非子》《战国策》,你朝夕研究,白天则留心兵事,数年之后应有所成。

还有,你与二公子相善,多敲敲边鼓。”

刘子惠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暂且说服了大部分人,但李历等数百人执意要归乡,刘备到南皮时,李历已走,只留下“他日有缘再见”等寥寥数语。

刘备难免有些疑惑:“兄在冀州,虽然不算惬意,袁绍也许了实权县令。为何投靠青州呢?”

难怪他疑虑,韩馥本不愿意起兵讨董,刘子惠屡次相劝,甚至因此被撤掉治中从事,从州刺史属下第一红人,割了头发,罚做扫地僧。之后兖州刺史刘岱以酸枣盟军威胁韩馥,韩馥这才加入盟军,重新启动刘子惠,并支持袁绍粮草、士卒。袁绍能入冀州,在外人看来,刘子惠是有功的。

刘子惠:“鄙人本为治中从事,袁绍却任我为县令,既不是中枢的治中、别驾从事,也不是独当一方的郡守或都尉、校尉,可见袁绍心怀异志。”

刘子楠低着头几乎要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二千石和一千石差距就这么大?父亲这个官迷!

刘备点点头:“兄长有大功于袁绍,袁绍却用原本不得志的沮授、田丰,以及邺下大户审配等,可见他务求强大自身,不想兴复汉室。”

刘子楠长吁一口,还好这个荆州刺史脑回路清奇,能跟父亲一条线。眼巴巴看着父亲,拉着他衣角,希望不要再吹牛。

刘子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袁绍不尊皇帝就是不忠,夺盟友韩方伯之冀州就是不义,领冀州刺史后串通黄巾杀害本州士民就是不仁,害死太傅袁隗、太仆袁基就是不孝,与弟弟袁术开战就是不悌!”

刘备:“还请兄长作文一篇,就以‘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悌之袁本初’为题,刊登于青州报,印发四海!”

刘子惠咬着牙道:“好!”

刘备大喜:“令郎仁善、忠直,这个性格不善于谋略或统兵,对取信、治理百姓却是助力!可一面在州中学堂读书,一面在胶州为令吏,过几年为州从事,之后外放县长、内为御史,累官不失去州郡。”

刘子惠年长大喜:“明公知我心意。”

回去路上,刘子楠依旧疑惑:“父亲只做了州从事,亦千石,何喜之有?”

刘子惠心情尚好,这次没打儿子:“为父是为你欢喜,你以为那学堂是什么,那是青州书院!郑玄为山长、卢植刘备为荣誉山长!往日太学是关中第一学府,如今太学没了,青州书院就是关东第一学府。

君候之子和官、将的杰出弟子也在其中读书,你要能表现杰出,就是君候之弟子,郑玄、卢植徒孙,乃是嫡系中的嫡系。而且过几年你为从事,为父不得外放郡守?”

“要是君候成不了事,这或许就是最大的错误!父亲为何如此相信君候能力?还劝告李、耿、潘家投靠青州?”

“哼!你以为袁绍想效仿光武皇帝据河北,刘虞就没这想法?战略方向被摸透了,刘幽州有突骑、乌桓鲜卑胡骑、有名将公孙瓒,没五到十年,袁绍休想统一河北!

到那时候,君候可不止占据青州!

何况我们姓刘,有得选么?李历他们尚且可以投靠袁绍、袁术,累官不失州郡、都尉,二袁能信任我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