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95章 酸枣、漳河之盟

汉起 第495章 酸枣、漳河之盟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95章 酸枣、漳河之盟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鞠氏本平原人,后避难凉州,带去了中原的农业、手工业、军事技术,在与羌人斗争、交往中造就了对付骑兵的步兵长枪、强弓大弩和骑兵,成为当地大族。

黄巾起义时,鞠义跟大批凉州人一样,依照皇帝命令进入中原平叛。之后党人王芬为冀州刺史,面临黑山军,张举张纯乌桓鲜卑之乱,急需用人,朝堂就同意将鞠义等人留在冀州,以弹压乌桓鲜卑骑兵,以保障冀州财赋。

鞠义屡立战功,目前已是骑都尉,本部八百老兵一路从凉州到河北,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人人皆可做伍长以上。冀州并不缺乏士卒,在鞠义带领下,锻炼出一批能战之将士。

袁绍派出小股部队试探之后发现难以速胜,于是双方就据守僵持起来。

初平元年,正月

广陵太守张超、功曹臧洪到酸枣,其他队伍也陆续到齐,臧洪在一次宴会上提议:如今群贤毕至,而百姓不知道跟随哪边,应该确立盟约,并着力宣传盟军的‘正义之师’形象!

其他诸刺史、郡守、将军皆认可,于是在卞水之旁筑坛高十丈,择吉日,杀白马,登高坛,歃血同盟。然而,起兵讨伐朝堂是十恶不赦、株连九族的大罪,而董卓兵强,没有人愿意牵头领誓。

臧洪见众人推来推去,很不高兴,率先上高坛,涕泪交流领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沦丧社稷,翦覆四海。

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奋武将军曹操、破虏将军破鲍信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替天行道,诛灭贼臣。

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众人跟着臧洪念了誓言,歃血为盟,当场皆说臧洪的誓言讲得好。可有好几个人都脸色煞白,心中腹诽臧洪把后果讲的太严重,。

曹操心想:“遵从臣子之节,即使殒首丧元,也必无二志?!臧洪说违背盟约不仅要失去自己性命,还要无克遗育,也太狠了。

要袁本初在此,怕是不敢发这个誓言吧!”

紧接着,众人又为盟主之位争执,倒没人推荐自己。刘岱、曹操、张邈、张超、袁遗等支持袁绍,乔瑁、孔伷等支持袁术,最后举手表决,定下袁绍为盟主。

乔瑁尤愤愤不平,对孔伷说:“袁公路最早举兵,盟主却要袁本初来坐,天下有这种道理么?”

孔伷:“其实我们人并不少,颍川、汝南等郡太守多支持袁公路,荆州也有支持公路,他们居然以到场人数计较,明显是占了兖州距离近的光!”

后来,袁术知道未当上盟主,大为火光,放弃了原本商量好的经南阳入武关战略,改走颍川,此是后话。

袁绍收到颍川荀谌从酸枣送来的盟约,大喜过望,遣南阳许攸、颍川荀谌、魏郡审配组团说服韩馥。

这是一个强大的阵容,许攸在地党人中号称多智、资历颇老,荀谌与韩馥同为颍川人、审配为魏郡本地人,三人的身份也使得韩馥不可能拒为门外。

韩馥拿到盟约后,迟疑难断:“如今酸枣盟军势大,董卓亦拥国家北军、西郡精锐,应该帮袁氏还是帮董氏?”

治中从事刘子惠:“董卓擅自废立少帝、杀何太后,新天子亦受到威逼,处境危险,雒阳的官吏百姓踮着脚跟盼望关东义兵来消除国家灾难。起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

韩馥面有愧色。

耿武:“不然,董卓亦当今天子之外戚,张扬跋扈或许有,威逼从何而来?况且方伯的冀州刺史,乃是董卓所授,若要兴兵,岂不备德?”

刘子惠:“冀州刺史之位,乃是国家所授,岂是董卓私相授受?”

韩馥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个冀州刺史,乃是太傅袁隗、太尉黄琼、司徒杨彪、尚书周毖等共同力荐,否则根本没有机会超过众多候选人放在董卓面前。董卓之所以同意,第一个原因是不愿意违背众人意愿,第二是政治交换,作为袁门故吏的韩馥让出御史中丞、尚书之位,由董卓亲信担任。

刘子惠算了政治账,可韩馥还有担忧:“袁家兄弟在雒阳时就不敢与董氏之对敌,如今董氏手握北军、西园军、南军,凉州军,皆天下精锐,袁氏能赢么?”南军泛指卫尉、执金吾、虎贲、羽林、城门校尉、奉车都尉等一系列皇宫护卫、雒阳守卫,其战力参差不齐。

故钜鹿太守张导说:“刚才使者逢纪说过,关东群情激奋,河内郡、兖州、豫州大部分郡已经举兵,分屯怀县、酸枣、阳翟、鲁阳等地,总共数十万,对雒阳形成了半包围态势,一年半载后,雒阳粮食、财货皆缺,董卓必败。军事上方伯还有什么迟疑呢?

方伯的亲属不少在颍川,如今颍川太守李旻已与后将军袁术、豫州刺史孔伷结盟共誓,方伯难道可以不顾宗族倒向董卓么?”

韩馥:“董卓暴虐,皇纲失统,我意已决,共襄盛举,清君侧!”

不久,袁绍、韩馥、王匡、张导等于魏郡漳河之旁会盟,史称“漳河之盟”,盟曰:

“贼臣董卓,承汉室之微,负甲兵之众,陵越帝城,跨蹈王朝;幽鸩太后,废弃弘农,挟持幼主,残害忠良。

神明怨惧,无凭恃之士;兆人泣血,无控告之所。仁贤之士,痛心疾首;忠义之士,目眦欲裂,皆欲奉辞伐罪,替天行道,诛灭贼臣。

凡我同盟之后,必毕力致命,以伐凶丑,同尊王室,翼戴天子。有违此盟,神明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

共举袁绍为盟主,韩馥此时本势力最强,却持两端以观望,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只是誓言却与酸枣不大一样,没了“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改为“毕力致命”,也没有提到臣节,誓言见证者也从“皇天后土,祖宗明灵”简化为“神明”,违背誓言后果也去掉了“无克遗育”。

酸枣、漳河两篇盟誓,不久传遍四海,天下人皆为之瞩目。

作为对手和宣传的重点,刘备自然得到了不止一份,他专门用袋子仔细装起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等三五年后,本侯就用这个打袁绍等人的脸!”

袁闳、袁忠、袁弘是袁基、袁绍、袁术的从祖兄弟,曾祖皆为蜀郡太守袁京,前三者祖父是袁京长子袁彭、后三者是袁京次子袁汤,三人皆隐居在老家,

袁闳看到袁绍、袁术起兵的盟誓、檄文,叹息道:“先祖的福运,后人不能凭德行守住,却竞相骄横奢侈,在乱世中争权夺利,这就是晋国被灭族的三郤啊!”

其弟袁忠、袁弘皆流涕,问如何是好。

袁闳说:“门阀争龙,成则鸡犬升天,败则身死族灭!本初、公路既走出这步,天下必将大乱,汝南是多事之地,我是长子,目标太大,哪都不去,就守在老家,隐名埋名。你们率领族人分头逃难吧。”

袁忠遂逃亡江东,袁弘则就近逃亡大别山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