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91章 董卓的军政府

汉起 第491章 董卓的军政府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91章 董卓的军政府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十一月,

随着一批又一批州郡上计的钱粮入雒

董卓撕下谦虚的伪装,就任相国,军政大权一把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司徒黄琬接任太尉,司空杨彪转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

官到顶峰,董卓失去了进取心,变得爱惜身命,鉴于因何进死于阴谋、袁绍横刀当庭抗礼之教训,董卓严令求见的大小官员不得带武器入内。

侍御史扰龙宗未解剑入内禀告事情,被董卓呵斥后,振振有词:“解剑是拜见皇帝的礼节,属下与明公都是国家大臣,何须解剑?

侍御史有监察之职,明公违僭越礼制,下臣自要直斥其非!”

董卓常在行伍,向来说一是一说二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侍御史敢用违反他的命令刷名誉,大怒:“我,大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是什么东西竟敢违反将令。来人,拉下去打一百棍!”

水火棒,棒棒入肉。惨叫声,声声入耳。

当时蔡邕在侧,心怀不忍,百般劝告,董卓只是不许,扰龙宗被生生打死。

此后,董卓威信大大震,号令无人敢不从。

董卓却不知道,直来直去、令行禁止、唯上级是从的军人作风,很快就让他背上了残忍暴虐的名声。

蔡邕既怒且惧,拂袖而去,过了几天向上门拜访的刘备讲述经过,依然心有余悸:“董公残忍,激起众怒,或未易辅,如之奈何?”

一旁蔡昭姬坐着弹奏舒缓的音乐,只是声音错乱,嫩脸通红。五步外,一个青年痴痴的盯着她看。

蔡邕顺着刘备的眼睛看过去,颇为恼怒,私下对刘备说:“陈群这小子,好不知羞,又来打扰我女儿。”

刘备:“之前陈家贫困,如今陈叔父做了五官中朗将,他处事公允,善于侍奉上级,对下级也多加包容,得到了一致的称赞,蔡陈两家也算门当户对。”

陈群入宫当了郎官,这次郎官多,上到三公,下到六百石的议郎、黄门侍郎皆有子弟征辟入朝堂为郎,陈群博学多才、通习儒法,在其中就显得出挑。

“哼!”只是蔡邕不太喜欢陈群,认为陈家基础薄弱,陈群在音乐方面造诣不高,不类己,“你过来就说这事?那还不如别来。”

刘备:“蔡师想知道如何曲奉董卓,又能加以劝谏?不如答应小侄一个条件。”

蔡邕扭头看天:“你爱说不说。”

刘备:“蔡师稍歇,是不是感觉董公有时候明明说得是错的,却要下级服从,明明可以更柔和,他却要直接。”

蔡邕大感兴趣:“你知道?”

刘备:“董公行伍出生,我也做过伍长,军队中凡事讲究令行禁止,麾左则左,麾右则右,擂鼓则进,鸣金则退,违令者斩!”

蔡邕恍然大悟:“以军法治官吏,士人必视之如暴秦!”

刘备双手一摊:“这可是蔡君说的,不是我说的。”

蔡邕:“后汉法令废弛已久,纠之以猛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士人官吏习惯了宽松,习惯了上下级如同父子兄弟,忽然严起来当然。。唉!”

董卓把政府军事化、精准化,把法律和规则严格化,当然对提高政府效率有好处,同时让讲究名士风度、凡事协商、做事迂回、考虑名声策略的士族官僚阶层无法适应,一致认为与严刑峻法的秦代一样暴虐。

不仅如此,社会远比军队复杂,治政的工作和目标许多时候多样化、模糊化,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如大征财产税与就搞不好世家豪族的关系,如加快工程进度与少死人、不死人矛盾,如平抑物价会让商人不满意;还有的几个事情连在一起,边疆多事,导致发兵征伐,导致加税,导致民乱或世家豪族变乱,一个方面处理不好,就会带来连锁反应。

在时间、目的、统筹兼顾等方面,处理政务不可能如同军队指挥那样精准,法律过分严酷、执行过分机械都会导致各级官员缺乏灵活性,而董卓缺乏政务经验和能力又进一步加剧了问题。

蔡邕:“这些问题我也清楚,可是难以说服董公,反复唠叨,董公又会厌倦,如之奈何?”

刘备:“蔡师把董公的大多数命令当做军令好了,切勿在众人面前反驳,他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蔡邕:“可要坏事、出错怎么办?”

刘备:“把初步结果给他看,事实胜于雄辩,然后再提出意见,多半可以改弦更张!”

蔡邕思索良久,向刘备一拜:“多谢贤侄,今日的建议利国利民。贤侄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刘备伸出两个指头,指了指陈群和昭姬:“这事也行?”

蔡邕:“滚出去!”

袁绍担任渤海太守不到十天即接到改为济北相的诏书,气得吐出一口老血,委顿在地。他不是不想将使者当场斩杀,立即起兵,实在是董卓早做了准备。

袁绍也根本没想到下来宣诏人竟然是侍中甄俨和200精锐士卒,此外,还有牵招统帅的300于何苗旧部。牵招的师傅乐隐是何苗的长史,为袁绍指示吴匡、张璋所杀,牵招前些日子送葬回冀州,之后在师傅坟前结庐而居,

听闻要找袁绍麻烦,牵招立即起身招募士卒,冤有头、债有主,牵招右手按剑,狠狠地盯着袁绍,巴不得袁绍有意外。

袁绍无奈,只好接受济北相职务,济北只有五城、人口二十余万,比渤海近百万完全没法相比。

董卓虽有较强的军事能力,在政治上并不老道,满以为袁绍、刘岱等人一定会对他的大肚能容投桃报李。

实际上,与孔融、卢植等温和的中间派不同,党人是有着首领、有隐秘组织、有政治信仰、有政治追求的一群人,在长时间的党锢中习惯于秘密互相联络、习惯于不惧生死、习惯于暴力反抗、习惯于逆势而动。

或许,他们中一部分人会投效董卓,但这群‘高尚’的人,又岂能轻易被外人所用,所分化?二十年恩怨,岂是说放下就能放下!

尤其是袁绍,数千宦官都敢杀,岂会因为小利而与董卓低头?达到济北后,袁绍将出奔和改为小郡太守都当做自己遭受的耻辱,再也不愿忍耐,立即将鲍信招来,令他招募附近的泰山兵。

起事,迫在眉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