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89章 烧敖仓塞鸿沟断漕运

汉起 第489章 烧敖仓塞鸿沟断漕运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89章 烧敖仓塞鸿沟断漕运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刘备膝行几步,抱着卢植的腿,哭诉:“您可不能看着徒儿带着乡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况且前些日子与徒儿赌废立之事,恩师输了应该答应徒儿一事。”

卢植:“舍近求远,为师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当东莱或带方太守。”

刘备:“师傅若不同意,弟子也不留在雒阳,投靠二袁去!引军据荥阳,沉船塞鸿沟,放火烧敖仓,战船断黄河之漕运!让董卓和新皇帝,都吃西北风。”

卢植蹭地站起来,怒指着刘备,手指快戳到刘备脸上了:“你。。。你这个孽徒,我教了你一身本事,你就用来干这事?你还嫌雒阳不够乱么?”

刘备又磕头:“师傅,请恕徒儿不孝。大汉已经病入膏肓,非一二良相能扭转。在朝堂,宦官、外戚、豪门争权夺利,新一任皇帝亲政,就将上一任皇帝的外戚像杀猪一样斩杀。在地方吏治败坏,宗族之间互相仇杀,官吏、豪绅争夺田产,小民无立锥之地。”

卢植:“败坏如此,却非无可救药,只要大儒对新皇勤加教导,培养出一位好皇帝,大汉就能转为兴盛。”

刘备:“恩师,徒儿觉得事事皆对,但徒儿斗胆,却认为即便做好这八事,大汉也不能兴盛。”

请将不行,刘备转而激将。

‘八事’乃是卢植十二年前向孝灵皇帝所呈:一曰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能大小、特长任用;二曰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三曰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赦免其族人。四曰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夯实阶级基础。五曰修礼,征召如郑玄之类的有才德之人,以古文经学为宗,不再把灾异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六曰遵尧,以三年为期,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七曰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严肃做好官员考核、迁任、举荐。八曰散利,建议天子不再蓄积私财。

‘八事’乃卢植得意之作,也是政治纲领,其中原禁、御疠、散利三条已经实现,古文经学大行其道,修礼算完成了一小半,充分证明卢植的前瞻性!如今被徒儿批评,把卢植气的吹胡子瞪眼:“好!好得很!你倒是长见识了,徒弟教起师傅来。你就说说,说的有理,为师便替你走一趟海表。”

刘备:“恩师,一件事情发生一次,或许是偶然,若是反复发生,便是有缘由的。为何宦官、外戚、豪门争权夺利的事情屡次发生?为什么每当新一任皇帝亲政,便将上一任的外戚杀掉或废黜?”

卢植:“此乃主上继位时年龄多幼小,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宦官之手,容易为小人蒙蔽尔。”

刘备:“外戚、宦官乱政,只是表象。昔日王莽篡汉,实行井田法,故而流民四起。王莽其实看到了土地兼并对于国家的巨大伤害,因为豪门、乡绅往往藏匿土地和人口,导致国家赋税会越来越少。光武中兴,依靠的多是汉室宗亲和大宗族势力,而后光武皇帝对有功之臣,封赏颇为宽厚,封侯者众多,例如不其侯伏家,就有3600户食邑。

导致国家赋税减少,而后每一任皇帝亲政,便封赏外戚、宗亲和功臣为候,又进一步减少纳税土地面积。到了近几位皇帝,封无可封,赋税严重不足,这才有了杀上一任皇帝外戚,打击一批侯爵,以增加赋税。

从建武年间到中平年间,丁口增加数倍,然而赋税却不见增加。

此外,建武年间,大汉屡次对外用兵,对有功的军士,有大把大把的荒地可封赏。而现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青州等地,人口众多,土地不足。打起仗来根本无从封赏。

西北羌乱,又进一步破坏了西北的田地、贸易,损失难以计算。仅仅算国家花在平定羌乱的钱财,就有上百亿,使得国家财政几乎崩溃,更加重了各地百姓的负担。

便是平黄巾之役,还需皇帝、宦官、百官、公卿捐钱以为军资,方能招募大军。战胜之后,封赏又不足,孝灵帝这才命宦官向功臣索贿赂,不从者便去职或降职。”

刘备:“国用不足,故而有买官卖官,国用不足故而百官、外戚、宦官相互倾轧。

富者如袁氏,连田数县,家奴数万,贫困者无过冬之衣。又有富者放高利贷,贫困者抵押田产、房屋、妻儿。贫困者多是陷入困境才借高利贷,自然难以还上。

故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些世家豪族自身富得流油,却诟病孝灵皇帝积累私财,皇帝又怎愿‘原禁’‘散财’?用他们又岂是‘用良’?

黄巾之乱前,内陆连续二三年大旱、暴雨。去年青徐黄巾复起,之前沿海地区暴风海啸,吞噬盐化土地,加上气候异常寒冷,以前能够一年种植1季半粮食的青州,这两年只能种植出一半。贫困者本来就没什么粮食积蓄,遇到大旱、暴雨、飓风、海啸,便只有结队起来,到乡绅豪族家吃大户。

豪族乡绅,善良仁慈的开粥场,有的干脆让家丁赶走流民。于是斗争愈演愈烈,最后有心之人组织流民,趁乱起事。以至于爆发了波及中原8州的黄巾之乱,波及北方6州的黄巾、黑山、白波、乌桓之乱。”

黑山、白波军主要在并州冀州活动,青徐黄巾主要在青州、徐州、冀州、兖州活动,乌桓之乱起因在张举、张纯联络乌桓和地方豪族,裹挟百姓,糜烂幽州、冀州、青州、并州,这3起民乱时间接近,相互之间互相配合,所以对北方几州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卢植被刘备深深地震撼了,直指世家豪族为乱源在汉代极其少见,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但他知道,这都是真实的,他看着刘备从一介草民,步步高升,数年时间升为东莱太守,刘备十年来给他写了上百封信,将各地民生之艰苦状况记载极为详细,做不得假。而刘备能爬起来的重要原因,也更镇压、安抚黄巾起义、青徐黄巾复起、乌桓之乱分不开,可以说是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剃头匠即便是刘备以人为本,从不滥杀,所杀之人也超过万数。

便是卢植自己,黄巾之乱时,也曾统兵数万,所杀黄巾,也有数万。卢植围剿广宗张角、张梁,就是因为同情百姓,不愿意多造杀孽,围而不攻,希望黄巾粮尽投降。却被朝廷剥夺了职务,相继以董卓、皇甫嵩代替之。皇甫嵩干脆坑杀黄巾投降者数万。

与董卓、皇甫嵩不同就在于,刘备与卢植一脉相承,懂得宽容、安抚百姓,招降叛逆。

卢植家颇有田地,但也不算富豪,做官之前,以耕读、教书为生,故而对百姓有感情,此外卢植精通儒学,儒学讲究礼和仁,更使得卢植对杀降卒十分反感。类似的出生,让卢植的这种观念,在田地更少、织席贩履刘备身上非常容易找到共同点。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公孙瓒都是卢植教出来的学生,却一个仁而缓,一个残而急。

卢植:“为师一向以为你和伯圭武功过于文治,今日听你一席话,才发现小看了你。你说的,为师也想过,却没有谁能分析得如此透彻。

为师决心已下,去东莱见见郑君,顺便帮你谋划一二。”

刘备终于开心地笑了,费尽唇舌,不惜以烧敖仓断雒阳之粮为威胁,不惜抛出马夫子阶级理论,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使心灰意懒的恩师卢植活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