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41章 关云长怒鞭督邮

汉起 第441章 关云长怒鞭督邮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41章 关云长怒鞭督邮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冀州,中山国,安熹县

“县君还没出来?督邮大人等了一个时辰了,到底为何跟郡中闹僵?”

“还不是赋税,郡里要求加征,县君不肯!”

关羽独自一人枯坐,看窗外飘落的黄叶,呐呐不言,寻思:“今年已加征了40钱,再加百姓怎受得了?我本已拒绝府君,可他为上计多报成绩,偏偏要派督邮三番五次催促。督邮年轻、出生豪族,只唯府君之命是从,哪管百姓疾苦!”

“国家财政越发困难,府君如同君父,上命不可违。百姓如子民,连续数年遭灾,今年好不容易缓过气来,我为县君,当待百姓如子侄,又怎忍心他们吃糠喝稀、沦为盗匪?”

上下左右为难间,不知不觉,关羽竟然睡了过去。

“好个关云长,让我在驿站等了两个时辰,自己却在这睡觉!本官一定向府君揭发你懒政怠政!”

关羽被人推揉、踹了几脚,迷迷糊糊间还以为自己在战场上,一脚将督邮踢飞,一跃而起:“谁人害我!”

“你敢打我?”

督邮捂着大腿,只觉得一瞬间半边身子都麻了,他年轻力壮,常在外形走,身体强壮,也有些武艺,片刻间起身,指着关羽的鼻子大骂:“你个兵痞,违抗府君命令在前,殴打无理上官在后,等着丢官去职!”

关羽怒从肝中来,恶向胆边生,一拳打翻督邮:“你算什么东西,不过投了个好胎,也敢在爷爷面前拿大!就是府君也对我好声好气。”

一把提起来,向县衙门口走。

县吏们见督邮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的,不由咋舌。

“看一眼,都疼!”

“县君,使不得啊,督邮毕竟是府君之代表。”

“县君留他一命!”

关羽走到府衙外一棵大树下,脱其腰带,将之绑在树干上,命县吏敲锣打鼓,说县里有重要事情宣布。

关羽灵光一现,对百姓能说:“督邮伪造府君口信,言每丁加征40钱。府君爱民如子,怎可能如此,都是这督邮编造谎话!”

督邮:“我没有说谎,是府。。。”

关羽一个耳刮子扇过去:“还敢嘴硬,败坏府君名声。”

督邮肿了半边脸,呜呜的说不出来。

关羽令县吏取来纸笔,当众写下通告,宣读于众,表示郡县绝无加征算赋之意。

百姓欢声雷动。

又让县吏誊抄数十份,盖上县长和督邮之印章,贴到县衙门口、城门口、集市,各乡、亭。县丞、县尉知道关羽与督邮不睦,一早都找借口下乡去了,督邮虽然呜呜哭泣,竟然没人能阻止关羽。

“督邮乱法,我亲自把他押往郡里!都散了吧。”

关羽随即通知妻妾家人,在后一并出发,到县边界。挂印绶于督邮之头:“暂且饶你一命。”又转头看自发相送的部分县吏、百姓,“我能为百姓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县君!”百姓号哭于道

关羽抹了一把英雄泪,对左右县吏、从骑说:“我建了许多功劳,仅得县长,今反被督邮侮辱、逼迫。今弃官归乡,别图长远之计,愿意留下的,我也不阻拦,愿跟我走的,即刻出发。”

遂绝尘而去,县中官吏、百姓、游侠二十余人弃官、离家跟随。

中平五年,九月下旬

刘备回到黄县,上计的队伍整装待发,吕疑、刘喈、李勉都在积极地熟悉情况,卖力表现,希望得到孝廉名额

刘备:“徐岳,会稽东部都尉、算学家刘洪之高徒,设计修建渔阳海堤,剿黄巾之役组织修建攻城守城设施,多立功劳,本府举为孝廉,总理上计事!”

上计具体实施方案是西汉丞相张苍为计相时改进的,他还校正九章算术,组织制定历法,本来就是一位数学家。徐岳对东莱各地人口多少、田亩增减、赋税盈亏了若指掌。

刘备:“左伯改进造纸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兼深通经学,文理通畅,书法工整,本郡之奏章皆由他誊抄。”

这下就议论纷纷,闹腾开了:“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知书有文,左伯每一项都不突出,家世也一般,怎能左孝廉?”

“家世?徐岳、左伯皆寒门,有何家世可言?”

“我算是看明白了,君侯自己出生寒门,因此对我等豪门出身之人心存不满。”

“肃静!”刘备吼道,“第三个。。。”

吕疑、刘喈、李勉和郡中诸官吏都屏住呼吸,希望府君叫出自己的名字。

刘备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都是一脸的期盼:“徐岳、左伯年长有功,因此率先考虑,现在名额只剩下一个,选上之人必须认真温习经书,切不可给本府丢脸,切不可给本郡丢脸!没选上的,也决不能气馁,还有明后年!”

“我宣布,第三名孝廉为吕疑!”

“谢君侯!”

吕疑欣喜上前一拜,吕氏乃吕尚之后,历来官宦之家,表面上看起来选上是正常的,不意外。其实,他父亲曾说,今年竞争激烈,选不上是正常的,刘府君已经答应明年一定举荐。吕疑早就以为今年选不上,今日纯粹意外之喜。

刘备:“还需一名上计吏,需要能言善辩,机敏勇毅者方能担任,可有人愿意报名?”徐岳敏于行呐于语言,脑袋比嘴巴快,思维跳跃,就需要一名能言者为辅助。

“君侯,喈勉愿意毛遂自荐!”

刘喈、李勉先是满脸黯然,复又恳切地仰望着刘备,大多数情况下,上计吏都被留在雒阳为郎中,虽不如孝廉,亦是正道。

郡府诸吏本都跃跃欲试,见两人报名,知两人颇有背景,于是都住嘴不言。

刘备的目光扫过两人,心里的闪过不满,两人入府衙不到三月,趾高气扬,风评一般,远不如管宁、徐岳、左伯名声在外实绩欠缺,功劳远比王修、国渊、孙邵、太史慈等人为少,跟随时间也比王翁、王豹等人为短,不知道哪里来举为孝廉、拔为上计吏的自信:“你两人年纪尚少,经验不足,政务未通,还需磨砺。上计吏人选是。。。”

刘喈:“君侯,我是阳城王后裔!我们都是刘氏子孙!”

李勉:“我是云台二十八将嫡传!这几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