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26章 伊尹霍光之事

汉起 第426章 伊尹霍光之事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26章 伊尹霍光之事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王芬乃兖州东平寿长人,与同州人度尚、张邈、胡毋班、王章、刘儒等人位列党人“八厨”,在世林中既有名声。从中平二年开始担任冀州刺史,已有四个年头,在换刺史如同换晚餐般频繁的东汉后期可谓凤毛麟角。

王芬确实有过硬的成绩,四年来收纳流民,剿抚叛乱,治军理政,将冀州治理得井井有条,黄巾不复为乱,盗匪不再聚集,民生富饶,百姓归心。

可王芬也有许多忧愁,以公论,皇帝要求的赋税越来越重,宦官党安插的人手越来越多,根本无法完全实施他心目中的仁政!冀州也远未达到他理想中的安康富饶、轻徭薄赋。以私论,王芬是党人,曾经丢官去职、流亡藏匿,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王芬当冀州刺史四年,功劳不可为不大,给朝廷提供的赋税不可谓不多,皇帝始终不给他升为二千石,也不转为州牧,看到刘虞、刘焉、黄琬等人皆以二千石出任州牧,王芬心中更不平衡,对皇帝哪有忠心耿耿,只有不满。

王芬派去雒阳活动求官的许攸,垂头丧气地回报皇帝身边宦官的意见:“爱卿治理冀州颇有成效,可为二千石太守国相,考虑到卿家清正廉洁,只收五百万钱。”

“昏君!昏君!”王芬彻底愤怒了,“要做太守,二年前早就做了,还等到现在!皇帝对不起我,对不起我的功劳,对不起我失去近二十年党锢时间!”

从意气风发的到垂垂老矣,王芬已经五十余岁了,再也没有时间等下去,就在他准备四处筹钱买官时。遇到了两个人。故太傅陈蕃子故鲁国相陈逸与术士襄楷。

襄楷是个奇道,善于卜卦,有时候能预言成败,颇为灵验。但他最擅长的是给年龄较大的男子传授技术,名曰房中术“健腰丸”、生子秘诀。在这个男多女少的时代,士人们从不以襄楷为浅薄,而是备上厚礼,认真学习,争取天天向上,耐力持久。故而襄楷在官僚、士人群里中极受欢迎。

陈逸从鲁国相卸任,满腹牢骚:“皇帝卖官鬻爵,让我们这种清官下台,给买官者开路,可悲可叹。如今国家多灾害、叛乱,就是上天给的警示啊,皇帝身边多妖孽!”

襄楷说:“我夜观天文,紫微星不明,周边星光混沌,不利宦者,黄门,诸中常侍、宦官党一定会族灭!”

陈逸大喜:“可怎样族灭呢?”

襄楷打死不说:“此天机,岂是我等凡人能窥测,算出不利宦官,我已经折寿。”

王芬:“如果真是这样,我愿带头驱除宦官!”

王芬、陈蕃、襄楷等于是一面招募豪杰,一面上书言事:黑山贼攻劫郡县,欲合冀州数郡之兵,共讨黑山。

恰好皇帝刘宏夜不能寐、身体不康,思乡难眠,欲北巡河间旧宅祭拜父亲。

王芬等打算放皇帝去河间,然后以兵截断归路,诛杀雒阳诸常侍、黄门,废帝、立合肥侯。于是将打算告知党人领袖之一、中军校尉袁绍。

陈逸与袁绍都是党人领袖,前者继承了陈蕃的政治资源,后者继承了李膺的。黄巾之乱前,袁绍被党锢,守孝汝南,无所事事,于是厚结党人,与陈逸、王芬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这样天大的事情,竟不先问我,竟然擅自行动?”袁绍得到许攸口述后,也极为惊心。

许攸说:“机会难得。”

袁绍心想,怎么能立合肥候?要立也是立史侯刘辩,出言反对:“就怕仓促起事,难以成功。”

许攸:“我看陈逸、王芬的意思,决心很坚定,不论怎样都要实施!”

袁绍心想党人们听我的还是听陈逸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打算告密。

转而一想,王芬、陈逸只是派许攸说句话而已,没什么证据,许攸又是自己的铁杆,告密怕会牵扯出自己和党人俱乐部其他隐秘,于是向来许攸假装同意,表示:雒阳如今军队颇多、管理甚严,中军一校并不占优势,不便起事,如果王芬、陈逸成功,他就一定动员袁隗、袁术、袁基等人把持雒阳宫禁、等待王芬他们一起讨论新皇帝。

王芬、陈逸大喜,考虑到袁绍力量不足,又使人问典军校尉曹操。曹操此时有一明一暗两个身份,明为宦官党中流砥柱,暗为袁绍等党人俱乐部核心成员。

在王芬、陈逸看来,之前曹宋两家以宦官、外戚权倾天下,之后宋皇后假死、宋奇父子被诛,曹节病死,曹家一下从政治舞台的中央到到普通二千石家族,心中必定不满之极。

陈逸使许攸备上说辞:“昔日,陈逸之父陈蕃,为太傅,与令从祖父曹侯曹节都有拥立当今刘宏之功,当今从一介亭侯而为皇帝,不思回报功臣,而屠戮窦武、陈蕃、王甫、段颎、宋奇父子等功臣,心性入财狼,所为不当人子。而后卖官鬻爵,天下汹汹,群盗并起,可见当今不益继承大统!

本初公已答应配合举事,成功机会相当大,还请君一定要跟我们一起,曹、袁两家控制雒阳,而王刺史、陈君控制冀州,事无不成!成功之后,必以侯爵、三公之位以待曹家,并给宋氏平反。”

曹操略加思考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是天下最容易带来灾祸的事。古代有能权衡轻重而行之的名臣,如伊尹放太甲于桐宫,霍光废昌邑王,都是心怀忠诚,位居宰辅,秉国家人、财、事之重任,又得到百官、舆论的赞同、拥护,而且皇帝当时的皇帝年幼,就任时间不长,威信未立这才能成功。当今皇帝已经秉政二十年,不是当时年幼的太甲、昌邑王能比!

如今,诸君诚然非常之人,却知道往日伊尹霍光的容易,不知道现在的困难,就想作非常之事,以为一定会成功,不是自陷危境是什么?”

王芬、陈逸不理睬曹操的反对,也未仔细揣摩袁绍的暧昧态度,以他们的想法,只要抓住皇帝刘宏,事情就成了,到时候杀掉皇帝,推到盗贼身上去,自己这些人就是功臣,不仅无过还有功。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周密,想到华歆之师陈耽为皇帝冤死,王芬又叫华歆、陶丘洪这两位智谋之士共同定计。

陶丘洪大喜而往

华歆急忙把他拉住:“王芬的性粗疏,做事情不细致,又不善于统兵,决计不成,兄长不要去给他们陪葬!”于是推脱说准备集合平原之兵,堵住黄河,拦截救援皇帝的部队。

王芬、陈逸竟然信以为真,以为内得袁氏之助,外有张邈、胡母班、陶丘洪、华歆等为援,必能完成废立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