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412章 回不去的故乡

汉起 第412章 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412章 回不去的故乡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叛军几次入三辅,皇帝刘宏深忧雍凉局势,采纳诸重臣意见,任命敦煌人、故汉阳太守盖勋为武都郡太守,并诏令大将军何进、上军校尉蹇硕带领雒阳官员到城外送行,诸朝臣皆以之为荣。

盖勋到武都,整军备战,安抚招纳流民,一面集中汉中、武都二郡郡兵万人,与叛军战于陈仓西南的散关,以策应陈仓刘备、美阳董卓。一面练兵北上,意图从南面偷袭陇西、天水二郡,威胁王国、韩遂、马腾联军老巢。

韩遂、马腾听闻凉州收到威胁,急忙封锁消息,避免军心动摇,又急令属下抓紧攻击散关。

攻击散关的叛军有两万人,声势浩大,打造器具,轮番攻城,日夜不停。

盖勋使人射箭入叛军营,将劝告书信射入,以他盖勋的名头做保证,声称只抓贼首,不论其余。又亲自守城,鼓舞士气。

盖勋之前当汉阳长史时,兵少力微,仅仅依靠一个县却能抵抗北地羌胡叛军,使数万叛军不能破汉阳,不得不改道袭击金城郡。有次被羌人俘虏,虏帅滇吾说:“盖勋长史是贤人,不能杀他”,礼敬而释放。可知盖勋名望重于西北。

见盖勋率领大军驻守散关,叛军中有的人说:“盖府君以前兵少将寡时,就能死守不退,如今守护坚固的名关,拥有数万的士卒壮丁,得到羌氐的支持,拥有数不清的粮草,我们必敌不过!”

不少人丧失战斗意志,带上抢劫来的物品逃回凉州,带动围攻陈仓之马腾、韩遂部士卒也心思动摇、逃走了不少。

汉庭最重要的动作,不在侧翼,是重新启用皇甫嵩为左将军,带北军入长安,使其都督关中、凉州诸军,正面讨伐叛军。

对叛军而言,此时长安有皇甫嵩率领的北军,美阳有董卓军,更东面雒阳有南军、西园八校尉,南面有刘备在陈仓、盖勋在散关,在战略上已经被半包围。

兴平四年,公元187年,冬,十二月

经过二个月的对峙和小规模战斗,叛军粮草越发稀少,经常依靠劫掠过日子。东进为皇甫嵩、董卓所据,南下为刘备所挡,可以抢劫的范围就十分有限,粮食成了问题。政治大于军事,战争前线是两军对垒,后方打得就是国力、钱粮、后勤、人员组织。

韩遂、马腾虽然勇猛,又被武都、安定两郡夹击侧后翼,军中的羌、胡也因为皇甫嵩、董卓、盖勋之威名而动摇,因此士气低落,不断逃散。

皇甫嵩命令董卓向陈仓以北的渝麋运动,意图切断韩遂、马腾回凉州的通道。

叛军果然大哗,吵着闹着回去,韩遂、马腾决定留下名义上的首领王国围困陈仓,自己以北上应急董卓的名义帅本部逃窜。

没韩遂、马腾制衡,王国大喜,待到二日后皇甫嵩部逐渐出现,才恍然大悟、惊慌失措,跟随逃窜。

皇甫嵩放过韩遂、马腾归师,是料定两者必然精锐,就是料定留下来的更容易打。于是伏击王国前军,又以侧翼骑兵把王**斩成两段。

王**大败而逃跑,皇甫嵩一战斩获五千余级,俘虏叛军、解救被掳掠百姓近万余,尤不满意说:“本可以一次解决贼首,却只俘获王国,竟让韩遂、马腾跑了,可惜,可叹!若非陛下催促太急,董卓行动太慢,本不至如此!”

此战,刘备亦率牵招、张飞、张秀等出城衔尾追击,就连自诩文官的耿纪也骑马挎弓一同出征,共获得首级千余,俘虏男女数千,缴获器械、兵甲不少,收获颇丰。

董卓就没那么好运了,狙击、遏止归师向来是危险的任务,凉州军有更多的骑兵,董卓部虽然精锐,也被回归心切的成倍叛军冲击得七零八落,伤亡二千余人,只获得了不到两千首级,因此怨恨皇甫嵩,顺带刘备。

这场胜利,成就了皇甫嵩的威名,也成就董卓对皇甫嵩的怨恨,刘备对董卓的不信任董卓许诺的张济部一千援军,最终只来了一半。

守住陈仓城、结好皇甫嵩给刘备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从此刘备在关中、凉州,也算有名望的战将。有能力、有地位,能做事情的人会受到尊敬,苏氏、耿氏、马氏、窦氏、班氏、法氏等家族纷纷前来拜访,早没了以前的轻视之心。

就连宋皇后所出的宋氏族长,亦备下厚礼、放下身段、撇开仇怨,低身下气前来求和,态度比其他几家更为谦卑。

宋奇父子死后,连累了嫡系亲属杀头、抄家、流放,也使得本有希望掌控朝政的几个扶风诸世家大族,沦为二流。宋家的嫡子宋浩,本不是嫡系,乃是宋奇的从兄弟,抄家之后被流放。之后皇帝梦见汉桓帝在梦中批评自己,于是为了心安理得,给宋家回复了封地,宋奇的堂兄弟都死了,宋浩算最近的亲戚,因祸得福,成为宋家嫡子。

从这个角度讲,宋浩对刘备的情绪很复杂,既有怨恨,又有感谢。

宋家之前就与刘备有怨,刘备守陈仓,他们提供的兵丁、粮草少到只算敷衍,宋浩此刻心中无比后悔,担心得胜归来的刘备秋后算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刘备的态度比想象中更加和蔼,但却提出一个令人宋浩难以决断的要求,要宋浩到自己属下为官一年作为代价,当然不是现在,要等到刘备做了太守之后。

有了段颎征辟苏不韦的先例,宋浩很担心刘备征辟他过去的目标和段颎一样弄死他!

宋浩犹豫不决,其堂弟宋波不以为然:“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惧之有!”

宋波遂代替宋浩来应征,两人虽长得颇像,刘备明显依然感到有些遗憾。大出宋氏所料,宋波并未被弄死,而是被刘备任命为参军。而宋波也甘之如饴,既不害怕刘备的威名,也不在乎刘备的亲近,十分淡然、从容。

刘备故意为难,问:“昔日高祖居关中,向东平定天下,可惜,如今关中已不是往日关中能比,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宋波答道:“高祖有关中为轴,汉中、巴蜀,河东、西河为两翼,北地为尾,故而能向东以制天下,如今关中残破,当然不行。况且,后汉前期,幽州、雍凉地区因参与后汉王朝的建立,武将、名臣辈出,出产较多高级、中级官吏。

之后,随着幽州军功阶层逐步没落,幽州势力在政治上逐渐边缘化。出过皇后、皇妃、王妃的凉州当然好得多,但大多从军功世家转化为经学世家。”

刘备:“为何文武兼优的凉州、三辅人,反而不如我们幽州人呢?”

宋波:“凉州三辅长期受到大汉优待,不少人因为军功、善于骑射为郎等各种官职。如今不为朝中所中,心里落差更大,同时,关中、凉州人口更少,自我恢复能力相比较弱,因此更加无所适从。”

刘备:“你倒是有些见识,你可知道,随着黄巾之乱、凉州的陷落,四处乱起,幽州、关中凉州世家豪族再次拥有崛起的机会?而你们宋家,也可因我恢复不少荣光!”

“若只是为崛起之机会,都尉大人已经有乡侯之尊,何必对我这种仇怨家族之人,礼贤下士?相信都尉大人必有更高的追求!”宋波笑着,眼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笑很欠揍,但那其中的真诚、淡然,很难让人生出揍他的**。

“你倒是颇有见识!”刘备说,“帮我处理件事,家事,我就放过宋家,提拔于你!”

苏媚一直不愿意宋家搬迁到关东,刘备一直头疼,指派给宋波的任务是劝她离开。

宋波斟酌许久,方对苏媚说:“苏姐知道为何几年前三公频繁更换,而现在张温等任三公时间大大延长?”

两人早就认识不少年,苏媚没好气道:“我怎知道?我为何要知道?”

宋波:“苏姐,前几年皇帝锐意进取,听说这几年皇帝身体不太好,因此怠政。”

苏媚十分惊讶:“皇帝才三十出头,怎可能身体竟有问题?”

宋波:“苏姐没发现这几年皇帝把军国大事皆委托宦官、大将军、三公、百官么?

曹节死后,又开了党锢,党人充斥朝堂。皇帝设大将军的本意是让何进与宦官一起,制衡、限制外臣。如今大将军却倒向了士族、百官,而宦官、士族矛盾难以协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自古未有朝中混乱,而大将立功于外者!即使皇甫嵩用兵如神,没了支持、缺少兵勇钱粮一样无法平定凉州。凉州无法收服,则三辅如何安稳?”

苏媚一张俏脸刹时失去血色,故乡,回不去的故乡,再回去时,它已失去原来的颜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