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396章 恐大汉无凉州矣

汉起 第396章 恐大汉无凉州矣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396章 恐大汉无凉州矣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张温、周慎、董卓等西征凉州失败,后果重大而恶劣,不仅预示着凉州从此陷入长时间混乱,还意味着从此丝绸之路几乎断绝。

整个凉州十郡、二属国,外加西域数十国,只有5个郡还受大汉中央控制,黄河以西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东西近三千里领土处于半失联,不在服务区;西域长史府东西四千里尽数丢弃,朝贡不再,来自西方商人、僧侣、香料、宝石尽数断绝,中原的丝绸、瓷器减少许多收入。

朝中批评弹劾的奏章如雪花一般上给皇帝,民间的批评建议则投递给公车属。

不论主战派皇甫嵩、杨彪、议郎傅燮,还是主和派司徒崔烈、关东世家,亦或是居中摇摆的大将军何进、袁隗,一致批评董卓擅自撤退,周慎畏敌败逃,张温指挥不利,然而却没多少人能提出解决方案。

西征凉州失败之后,张温深知必被弹劾,在给朝中的奏章上,首先写“当今天下遭涝之灾数年矣,朝中钱粮不济,而凉州之危局,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开支极为巨大,故有司徒崔烈弃凉州之议,满朝臣子未必无内心赞同司徒之议者。朝中诸官既无决心,西征士卒难免不因此心存疑虑。。。”

把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归咎于朝中没有决心。

“深究失败之原因,诚然有臣号令失措、属下将官进退失据之原因,亦有三个缘故,其一豪族与叛军里应外合非一日,断我驿道、通信;其二,凉州诸郡皆贫困,无以供军需,需从关中运粮,然而道路曲折,兵粮难运,冬季天寒,冬衣辎重缺乏;其三,郡兵不精,虽多而无用,徒费粮草。”

张温将失败的原因推到粮食转运不成,士卒不精上,之后提出方略:

“臣以为,平凉州之乱,首要在于运粮食,其次在于精练士卒,兵在精,不在多。首必运粮囤积于汉阳、陇西,必足五万人三月之用,然后遣上将帅精练士卒五万,效仿段颎故事,向西而征。

故臣只在陇西、汉阳、北地郡留下少量将吏、士卒收集溃败逃散士卒,协助汉阳太守盖勋、凉州刺史杨雍等修复守护城池。臣则率领大部分士卒翻过陇关回到扶风郡、京兆尹,发给过年慰问品,让士卒、壮丁各自归家,减少运输压力和运输损耗,减少国家开支以亿计。

羌乱非一年可平,请陛下听臣信臣,臣必守卫三辅,整顿士卒,来年再战。”

皇帝看了几封弹劾奏章,气得想将张温革职问罪,这会读了张温的奏章后却有些疑惑,问身旁中常侍:“卿等如何看?”

张温本是宦官推荐,赵忠当即维护:“都知道凉州是个火药罐子,没人敢去。故陛下用司空张温,也是不得已。

论作战,张温绝非行家里手,之前叛军攻入关中,张温一反常态,创纪录令关中各郡招募乡勇10余万人,倚多取美阳之大胜,将叛军撵出三辅,实在是莫大功绩。

10余万人啊,此时臣最担心军费入不敷出!

之后,张温只让使周慎、董卓挑选数万精锐,率领西征,同时让大部分乡勇归家,大大减少军费支出以亿计!”

张让亦道:“张温曾做大司农,理财能力极高,搞后勤实是一把好手。司徒崔烈说放弃凉州,当然不可取,目前张温能化最少的钱守住陇山,亦是一功。凉州乱军不过在数万到十数万间,待缓过这几年,以后打回来的机会多得是。”

卢植得到皇帝对张温、董卓免于处罚消息后,对次子卢正长叹道:“赏不信,罚不明,凉州之乱怕是没那么容易平定。”

卢正说:“怪不得刘备两次拒绝皇甫嵩、张温征辟。”

杨彪与皇甫嵩则对坐说:“陛下又用无能之人,不知道何时才能启用公为将!”

皇甫嵩木然良久,一杯接着一杯酒吞下去,直喝了十盏。

杨彪急忙拉住:“兄长保重身体罢。”

皇甫嵩虽英雄了得,此时也泪水两行:“我恐大汉无凉州矣!”当晚大醉。

张温在长安得到诏书,知道皇帝轻轻放下,大喜,召集诸将军、官吏上百人宴会,既是总结工作,给众人道一声辛苦了、过年好,更是宣称“本司空还没倒”!

张温要求六百石以上官员一一起身做祝酒词,意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几人之后,轮到陶谦。

陶谦一开始就看不起张温靠着贿赂登上三公、统帅之位看,认为战事不顺跟张温不懂军事、指手画脚脱不开关系,当即吼道:“打了败仗还歌什么功,颂什么德。要皇甫嵩在此,绝不可能任由凉州羌胡叛乱!”

张温脸上很不好看,大怒:“南蛮子,乃公把你赶到交州做官!”作为光武帝乡南阳人,张温妥妥地有地域歧视。

“随便你!”陶谦头也不回走了。

众人急忙说合:陶谦这个人向来脾气不好。之前西征本来是很艰苦危险的事情,公看重陶谦才略,陶谦不避危险也出了不少力,这会不过是喝多了酒,一时说醉话罢了。如果张公把他迁移到交州不毛之地,投到门下的人士就会疑惑。以后公再招人西征,或者做其他事情,四方之人焉能跟随!不如释去遗憾除掉怨恨,回到一开始的良好关系,这样远近之人都会称颂公之美德。

张温大呼:“险些误了国家大事,快去把他拉回来。”

“好咧。”孙坚急忙追上将陶谦,将他走后的情况说了一遍,诚心邀请陶谦回去道歉,“兄长轻辱三公,罪自己作,幸亏张公度量大,才得到释宥,最好能放低身段,谦卑地道歉。”

陶谦与孙坚一个是丹阳人,一个是吴郡人,同州临郡,因而关系颇佳说话很随便:“我还真不怕他,大不了辞官不做!”

众人皆参加宴会,却只有董卓过了许久才来,当张温和众将之面,不仅不承认率先逃窜的错误,反而自豪地夸赞自己应对得当。

孙坚念念不忘之前董卓擅自撤退,导致粮道断绝、士卒死伤过半的事,悄悄对张温说:“公用皇帝诏书责备董卓,董卓不怕获罪,却依然傲慢,应该根据军法‘失期’论斩。”

张温说:“董卓在黄河、陇山一片很有威望,要杀了他,西征将没有依靠,而且其部下羌人怕会叛乱。”

孙坚说:“公亲统大军,威震天下,何必依赖于董卓!董卓有三可杀!其一,轻视长官,举止无礼。其二,公让他做前锋,他却畏惧边章、韩遂,说不可征伐,动摇军心,不奉命令。其三,接受讨伐先零羌和保护粮道的任务,未能完成,擅自撤退,长官征召,迟迟不到。

古之名将,皆赏罚必信,如魏绛戮仆、穰苴斩庄贾、孙武斩美人。赏一以劝百,则赏之,罚一以惩众,则罚之。如今又过不罚,将士岂能明法而赴汤蹈火?”

张温思索良久:“那就罚吧,不杀,只罚。你先回去,时间一长,董卓会起疑心的”

孙坚无比头疼地走出帅帐。

不久,受到到惩罚的董卓打听到是孙坚劝张温罚他,怒不可遏:“孙坚小子别落在我手上,定要他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