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391章 日费百金

汉起 第391章 日费百金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391章 日费百金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砰!刘备一把将桌上的表章、文书推到地上,摔得到处都是。

“谁,谁惹兄长不高兴?”一旁斜着身子打盹的张飞蹭的一下站起来,指着卢养、徐岳,“怎么又是你们,拿那些劳什子的账目让兄长掉头发!”

徐岳退了一步:“别指我,我只是帮个忙、算个账。”

卢养苦笑拾起地上散乱的账表:“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公孙大哥、刘大哥两军。共计近2万众,作战之时,日费百金已经是精打细算,少的不能再少了!”

刘备:“一次战役,士卒伤亡的抚恤、养药,马匹、铠甲、兵器损耗,就价值千金,是平日的十倍!那是上千万钱哪!而且只是一次战役!

我从哪里去找这么多一千万?”

张飞:“要不降低士卒的抚恤和饷钱?”

刘备摇摇头。

之前刘备一直不愿意站出来镇压张纯、乌桓叛乱,就与军饷难以解决分不开关系。在他看来,和平时期,一般要一个中等郡一年的赋税,才能供应起一万军队半年作战。

公孙瓒、刘备的部队,总的来说,既有常备军、义从,也有民兵壮丁。精锐部分的义从相当于士官,精熟战斗技能,是军队屯长、队率、什长、伍长,以及后勤参谋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需要支付高额的俸禄。

主体部分则是佃户、壮丁、流民等构成,以义务兵役方式聚集,如果征召时间过长,壮丁们就会不满,士气低落,出现大面积逃亡,甚至在作战时临阵脱逃、倒戈相向。要维持这部分征召壮丁,最好的办法是迅速结束战斗,其次就是发给饷钱。

非厚养士卒,士卒不愿用命作战。

“军饷筹得如何?秋天各郡给的钱还有么?”公孙瓒看见刘备披散头发的苦恼样子,就知道答案,“别想那么多,有钱发钱,没钱将吏与士卒一起过苦日子就是。”

公孙范替刘备回答道:“早花光了,或许只能又向地方伸手要。”

公孙瓒:“要的如何?”

卢养:“我去了两个郡,都说没钱,都不给!渤海太守杨璇说我们有三个县,渔阳公沙太守说他们也有数千军队得养。河间相陈延把我骂了一顿,怪我们幽州人,把自己管不住的乌桓丘力居部落,撵到冀州去祸害他们。”

公孙瓒:“到底缺了多少?”

刘备伸出一个指头.

公孙瓒:“一千万钱?”

刘备摇摇头:“一日百金,一月三千多万钱,已经欠了一个月,加上未来2个月,至少要一亿钱。”

公孙瓒思索片刻,猛地一敲桌子:“你们要不到,我去!我带兵去!反正在各郡眼里,我就是个只懂打仗的楞子。”

公孙瓒带着队伍,通过围困、游行、静坐等方式武力讨薪水,总算又筹集了五千万钱,可老这般得罪人也不是个办法,去了几个郡之后,剩下的各郡太守躲起来就是,见都不见,或者不见得能讨到,或者只给几百万钱了事。

之前,董卓、皇甫嵩、宗员等人喜欢杀俘虏凑战功,或者囤积居奇,将军粮高价卖出,就是为了将吏、士卒多得赏钱。而刘备不喜欢杀俘虏,从朝中、地方拿到赏钱就会少很大一部分,虽得了仁义之名,时间长了将吏、士卒就会不满。

为了解决军饷,公孙瓒、刘备每到一地,不得不强行打开官仓,将粮食取走大半,作为军粮。或者强行向各县摊派军饷。

就这样,依然不够,于是打起海关陆卡的主意来,在碣石港、章武等诸多港口,涿郡等诸多要冲,设置军卡,派出官吏、将士,强行收取费用。

一时间官不聊生,商人怨声载道。

“哼,刘备、公孙瓒唯利是图!”

刘虞一向以清正廉明、居中持正、宽厚待人闻名于世,在朝野具有很好的风评,很高评价,其奏章到朝中,立即引起了激烈的反响,袁绍、曹操等人如同闻到腥味的猫,纷纷策动党羽,抨击刘备、公孙瓒。太学中出现了一边倒抨击的舆论。

有人说:“刘备起于行伍,大头兵、大老粗一个,本就只懂打仗,因附庸风雅,而求为大儒卢植之徒。”

“公孙瓒、刘备名义上是大儒徒弟,实际上只略却懂经文,缺乏学识,阿附宦官,毫无士人之廉耻!”

还有人批评卢植,教出来的徒弟刘备,把财货、土地放在首位,把道德放在末尾,本末倒置,为人贪鄙,学识浅薄,民怨沸腾。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二千石呢?收这种人为徒,推荐这样的人为官,看来卢尚书也不怎么样啊!

还有人说,卢植秉持尚书之权十余年,其二徒率领数万精兵于外,若是内外勾结,东北怕是不复国家所有的。

中平三年,春夏之交

看到刘德然转来的信,刘备如同被敲了当头一棒,半天缓不过神来,怎样也想不明白,哪里得罪了刘虞,得如此评价:“不可能吧,九弟弟是否弄错了?刘虞不像这种打击他人,衬托自身之人。”

除了刘德然的信,还有卢植的信:“冀州刺史、冀州诸太守国相,对玄德、伯圭及其不满,纷纷上书言你等张扬跋扈,呵斥郡守、县令、县长如同下人;部下军纪废,供应粮食、钱饷稍晚了些,则多动手抢夺,打骂仓令、运输长官。

前些日子,看见你和伯圭的信说战事有顺、有钝,因此迁延日久。

据为师看来,这是第一个问题。军队耗费钱粮甚多,各地长吏,开始时为了剿灭叛军、乌桓,大力支持,之后渐渐力不能支。

其二,当前各地多遭天灾、**,税赋难以收取,清廉之官吏,不愿意强迫百姓缴纳赋税;贪污之官吏,不满你等的索取使他们减少贪墨;老吏滑吏,不愿多生事端、多费力气,因此无论廉吏、污吏、滑吏,皆对你等颇为不满。

其三,你等战绩突出,将其他官吏映衬成无能之庸吏,焉能不对你等怒气腾腾。

有此三大不利,为师实在是忧心忡忡。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为师希望你等早日平定叛乱,否则迁延日久,朝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怕有不测。”

卢植在信最后写道:“为师亦被弹劾,不得不上表请辞尚书,你等慎之,慎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