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后汉之所以倾颓

汉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后汉之所以倾颓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后汉之所以倾颓

眼见着强大的汉帝国逐步走向深渊,繁花似锦的雒阳可能会被付之一炬。在神都生活了一年刘备,终究怀着不忍之心:“陛下,诸公,小子刘备对大汉面临的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主要有三大难题:

昔日光武皇帝英明神武,数年时间便清扫群雄,恢复大汉正统。立国快速的原因之一,跟得到世家豪族、中小地主的支持有不少关系。所以天下平定之后,中原的河南、河北地区的土地集中程度相对较高,尤其以南阳为甚。

郡县没有足够田地兑现给回乡复员将士的奖励,不得不采取大量开垦荒地、填平河湖的办法,经过100多年,人口日益滋生,河南、河北连田阡陌,林地面积剧烈减少,越来越多的河道被侵占,这就造成了多雨则涝,少雨则旱。

地少人稠密是大汉面临第一个难题!”

相较于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的阶级矛盾才是后汉先天不足,“后汉之所以倾颓”的主要原因。如果想缓解阶级矛盾,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当然是可行方案。可惜在华夏,除非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让地主们自愿损失利益,不仅会得罪大量世家豪族乡绅,在具体执行上难度太大,也几乎不可能。

商鞅变法最终虽成,商鞅却五马分尸;吴起为楚国变法,死于反对贵族的乱箭;王莽的改革将提前导致了新朝的破灭。这些变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损失大量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被群起而攻之!

这也是刘备建议迁移无地、少地百姓南下长江流域,或到北疆、西疆定居的原因——做加法的改革容易,做减法的改革困难,前者只需要略加引导和诱惑,后者或许要经过流血的斗争。

杨赐质疑道:“中原地区确实如你所说,可关中地区人口比前汉稀少,为何降雨却少了?”作为关西人,眼见关西降雨日益减少,人口流失严重,心怀忧虑。

刘备:“光禄大夫问得好,这是大汉面临的第二个难题,降雨减少、气温变低!

大汉的多数降雨是温暖的南风东风从东南海上吹过来的,一般气候越温暖,西面、北面的降雨就越多。

春秋、先秦、前汉时期气候温暖,降雨更多。如今气温逐渐下降,所以降雨减少。”

曹鼎:“可笑,你所说的不过是猜测而已。去年夏天够燥热吧,哪里有雨?气温高与降雨多哪里有关系?明显与实际不符合!”

刘备:“我不是指某一年的气温,而是指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如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

尚书令一定听过《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渭南千亩竹’吧。若冬季经常下雪,竹子就容易死,所以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区。听关中的客商人说,如今关中已经看不到大片的竹林,可见气温确实下降了。”

皇帝刘宏从没听过这么新颖的**,挥手制止还欲发难的曹鼎:“有二就有三,第三个难题是什么?”

刘备:“第三个难题是鲜卑南下,羌人东迁!”

皇帝刘宏:“这两者之间莫非有联系,或者相同的解决办法?”

刘备:“确实有联系,也与第二个难题有关。

气温下降,降雨减少之后,高原雪线下降,羌、氐等从高原上往下走,入侵凉州、益州、关中。

同样的道理,北方草原降雨减少,气候变得更加寒冷,例如河套地区,前汉原本大量地区可以种植粟麦,如今只有河流湖泊边很少的地方便于种植,导致大汉戍边士卒难以屯垦,自给自足。

对草原人而言,春夏秋的水草不再丰茂,冬天气候更加寒冷残酷,越来越多的牛羊将被冻死,所以鲜卑不断入侵帝国北方,不断对大汉发起挑衅、侵略,在他们眼里,南方是如同蜜汁一般富饶,如同火堆一般温暖!”

“因为这三大难题,小子建议迁移中原无地、少地贫民,于南方,北方、西方汉人少、戎人多的郡。以陛下之聪颖,诸公之睿智,想必能理解小子拳拳为国之赤胆忠心。”说完刘备拜服在地,这是他解救老迈汉帝国的唯一的机会,或许也是唯一少流血的方案,如今用或不用,就由面前的皇帝和几位重臣抉择了。

回想起几个月以来,常常寤寐求解救大汉之方案而不得,直到终于有一天,梦见了唐朝的安史之乱:已经存在100多年的唐朝,在经历了8年安史之乱这种全国性叛乱后,竟然还能再持续100多年,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究其原因,江淮、湖南湖北的富饶,亦是唐朝在财政、兵员上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有了财政保障,就能把中央的军队和官吏系统维系下去,平定其他各项事务才成为可能。

“兹事体大,不如让群臣共议论。”杨赐几乎已经被说服,头脑里盘旋着此事具体操作方案。

曹鼎:“陛下,既然刘玄德自以为说的有道理,何不给他一个扬州或荆州长江以南的县长当当,亲自实践一番?如果他说的气温降低是真的,自然能把他提出的迁移之事做先行尝试!

几年之后,若成功,便可全国推广,也可给刘备升官。就是失败了,也无伤大雅。”

曹鼎面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心里却打得好算盘:其一,刘备现在比六百石,比县长的四百石略高,若是接受,则相当于降了一级,若不接受,不就证明刚才信口开河么?

其二,卢植一年之内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却两次请辞职,当然有淡泊权力,更重视熹平石经的原因在里头,也与南方卑湿,北方人不容易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对南方水域中的虫害缺乏认识,极容易得疫病有关。

其三,刘备离开雒阳失去卢植等人的庇护,岂不是搓扁揉圆如同搓汤圆一样容易?

其四,也是最重要一点,刘备离开,何贵人兄妹就失了一个出谋划策之人,曹宋两家就可以对何贵人兄妹大加惩治,以曹节之能,在宫中要处理一个贵人,一个几月大的小娃娃,还不是手到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