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治大国岂烹小鲜

汉起 第一百六十五章 治大国岂烹小鲜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一百六十五章 治大国岂烹小鲜

何贵人脸上的严厉并没有保持多久,很快便转出了忧愁:“加上昨天一起投毒案,已经是四个月内第五起。宋皇后买通宦官、宫女,开始是夜里偷偷进来截杀辩儿和我,之后改为射击和投毒。这样下去我真的好担心辩儿。你想想办法吧!”

皇宫是个神奇的地方,说好,它富丽堂皇,是帝国的权力中枢,人人向往和仰视的地方;同时它也是个夭寿阴暗之地,许多任皇帝、嫔妃都在迈入中年就夭折了,更多的皇子流产或活不到成年,而且越到王朝后期越严重。

宫里的宦官、宫女们称为诅咒,或冤死鬼太多的结果。

生产之后,何贵人极少单独与刘备说话、见面,更不要说有亲密行为。她仿佛已经看到儿子登上皇位、自己登上皇后宝座的一天,于是把当初的露水姻缘看做生命中的污点,竭力想抹去。若非还顾念一些刘备的出谋划策的功劳,或许早就盘算着把他赶走甚至抹除掉。

面前的何贵人,还是那么高挑迷人,因为生育和哺乳,原本略有些瘦的身材,愈发丰满起来,像熟透的水蜜桃一样鲜美多汁。她的胸原本就很挺拔,现在愈发高耸起来,展现出致命地吸引力。配合不到二十岁的青春活力,根本看不出生育过,此时的何贵人,是五千万汉人中排名前十的绝世美人。

即使猜到何贵人心思复杂起来,刘备也难以拒绝她的一颦一笑,忍不住为她谋划起来,甚至只为她展颜一笑,为她接近时吐气如兰。或许到此时,刘备才开始理解为何汉景帝、曹操、曹丕、李世民、赵匡胤等人,在已经拥有数不清的美人时,仍无法拒绝人妻的美。

一次特殊的小型朝会在皇帝书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尚书卢植跪在一案旁专心致志做着记录。

皇帝刘宏:“从三月至今,中原一直少雨,干旱如同去年,如之奈何?

朕提前把话说清楚,诸位或是朕的元老重臣,或是朕的师傅,或是朕的亲近之臣。诸位今天也不要分什么宦官党、清流党,关东、关西,北方、南方,我们专门谈怎么解决干旱少雨的问题!”

大长秋曹节:“连续两年干旱,税收不上来,国库匮乏,难以赈灾,宫中率先消减用度,我这头发都败了不少。”

尚书令曹鼎:“老子曾说治大国者如烹小鲜,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如今天象、气候异常,若能有重臣站出来承担责任,一定会转为风调雨顺,转危为安,陛下姑且待之。”

皇帝刘宏不为人注意地翻了翻白眼,感觉去年刘备提出姑且待之的方法,是天马行空,如今曹鼎再提出,就丝毫不出彩,毫无新意,正常人都能想出来。

光禄勋刘宽是皇帝的师傅之一,咳嗽一声,把皇帝的注意力重新拉回来,就像给皇帝上课时一样:“曹尚书言之有理。治民贵简,不贵繁!

大汉人民众多、有些有学识,有些不通文字,有些富有、有些贫穷,有些居住在平原,有些在山上、水旁。地域广阔,气候差别也很大,交州整年不雪,幽州冬天有四个月,东部四季多雨,夏秋有暴雨,西北凉州、并州河套终年少雨。

五千万人口,南北、东西都接近万里,不容易适应繁复和多变的律法、政令,所以必然尚简单。

所以从朝堂上改变全国的政令,意义不大。正确的方式是精选刺史、御史,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监察出郡县官员中贪腐、无能者,之后选择清廉、能干的官吏代替,对地方加以安抚,对叛逆行为加以镇压。”

皇帝:“光禄勋说得有理,诸位请继续。”

光禄大夫杨赐:“当然也有其他的解释,烹饪需要主料与许多佐料,相互之间有恰当的比例,例如盐放多了,过于咸涩,放少了无味,糖放多了腻人,少了中和不了其他味道。此外就是火候,大火猛煮则嫩,小火慢煮易老。

治国也如此,有三公,九卿,各有职责,发挥的作用、重要的程度、人员多少也都有差别。既不可偏废,也要分清主次。如今的主,是旱灾,旱灾之后会造成粮食减产,继而造成国用不足,既然百姓减产,相应官员也应当减少俸禄。臣提议,受灾郡县长官俸禄减少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减轻灾民赋税压力,从而避免灾害。”

袁隗、张济等一个接一个地发言,说的都是四平八稳的老话。

皇帝不由感觉乏味,却又不得不装作认真听的样子,毕竟司徒袁隗是拥立功臣,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能轻易得罪,而张济则是皇帝的老师之一。皇帝刘宏的轻微的转动脖子,四处张望着,直到他看见了殿中执勤的刘备脸上表情不断变化,跃跃欲试的表情。

皇帝刘宏:“刚才发言诸公,论年龄都是我的长辈,都是老成谋国之士。意见也周到贴切,并且相对比较温和,当为国策。同时,我想听听年轻人的意见。刚才我见殿上朗卫们也一幅跃跃欲试的表情,何进、刘备,你二代表郎卫来说一说,可不许说一样的!”

何进把刚才所听到“治大国如烹小鲜”,和在南阳老家、雒阳中下层所看到的例子,综合起来讲了一番。主题仍然围绕烹小鲜,内容更多是地方操作层面的,听起来很接地气,也颇有一些新意。更加上不偏不倚,不得罪任何一方,得到了袁隗、刘宽等诸公的赞赏。

轮到刘备说话,则语不惊人死不休:“小子刘备不才,记得孙武曾经说过:国家地方的大小,位于南北或东西,决定了出产的多少,出产决定能养活多少人口。小子想,或许用更激烈一些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干旱少雨的问题!”

曹鼎:“在座诸公都是饱学之士,且提不出根本解决方案,你一个不满二十的郎官,也敢说大话?真是大言不惭!”

皇帝刘宏:“刘备,你要说不出个好歹来,过后朕可要罚你!”

刘备:“那小子就继续,只是小子的话比较长,请诸公多给些时间。”

曹鼎:“做为年少成名之士,你可不能人云亦云!”以为刘备是被忽然问住,所以无话可说,打算找些老套的话语、提些老套办法来搪塞,曹鼎等自以为是地拿话堵刘备,想看他的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