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统之争

汉起 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统之争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统之争

卢植丢下所有政务,与一位风尘仆仆的长者,关起门来长谈。从白天到夜里,除了吃喝拉撒,所有时间不出房门,不论睡觉、吃饭、上厕所,两人都待着一起。

要不是卢植已经是数名孩子父亲,众人真有所怀疑两人的取向呢。

第三日,门生属吏们实在忍不住了,刘备不顾卢养的阻拦,以送饭的名义前去探听消息。送餐之后,就立在门口,一副我就是不走的态度。

只见房间里,是一卷接一卷的竹简,拾起一卷,其上写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刘备知道,这是《礼记》的《大学》一章,是整个礼记的精华,他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是因为“格物致知”的观点,与后世马哲课本中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非常相似,都认为认识从物质中来。

“卢君,如今全国的大儒正云集东观校书,删增篇章、原文、注释,打算完成之后刻字在石碑上,立于太学之旁!”

说话的人,仿佛五十岁左右年纪,高大、瘦削,慈眉善目,不修边幅,如果不是黝黑的眼睛,或许与乡中普通的三老差不多。

卢植:“这是劣徒刘备字玄德。快来拜会北海的郑师伯,姓郑讳玄,字康成。”

“拜见师伯。”刘备有些激动了郑玄可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大儒。刘备记得郑玄日后将关东最有名的儒学巨匠,遍注群经,他对经学原文的勘定和对原文的注释,将成为数百年的官方认定的标准课本!他招收的数百学生,因材施教之下,学生之佳、成就之大,犹如孔门七十二贤人。在近两千年之后,还能在历史书上翻出十人以上。

郑玄冲着刘备点点头,表情很严肃:“我偷偷的去了解了下,发觉很多地方跟师尊教的不一样。举例而言,今文家门说,《大学》《中庸》系戴圣伪造,想将此两篇的部分内容,从《礼记》中去除!即使不去除也要大量删改!”

卢植叹气道:“如果像这么搞的话,岂不是歪曲了先贤的本意吗?岂不是让后来的子弟们陷入歧途么?”

郑玄:“谁说不是呢。立石碑的本意是本正本清源的举措,没想到却成了有心人的工具。”

《礼记》大部分是先秦时期的典章制度,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其实不论在汉代还是后世,怀疑《大学》等篇目系伪造的质疑声就从来没有停息过!

其实以刘备的半吊子水平,都可以明显的看出,而《大学》讲的分明是一套完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与《礼记》其他大多数章节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文风也很有差别,不可能是同一时期成书!

刘备能看出来的,卢植和郑玄不可能看不出来。

但《大学》这篇太重要了,不仅讲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还提出了普通人成为圣人的途径、立功扬名的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古文经文家的卢植、郑玄,不要说删除《大学》,就算是修改也不可忍让:“一定不能让他们得逞!”

卢植:“玄德,让登堂入室的师兄弟们都进来!”

郑玄:“对,是时候让他们明确道统了!”

卢植:“我与郑君的尊师,姓马、讳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伏波将军马文渊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

马融是关西巨儒,其弟子、传人极多,很有名望的有:时任光禄大夫的族人马日磾,日后做到太尉的高位;曾任并州刺史的侄女婿赵岐,日后成为九卿之一的太仆;时任九江太守的卢植,巨儒郑玄等人。

卢植:“师尊曾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郑君是关东首屈一指的巨儒,学问比我还深厚。”

郑玄:“惭愧、惭愧,卢君谬赞啦。”

这几个月里,卢植名声响彻扬州,在刘普、鲁玄等眼里,还真不太清楚郑玄。

卢植见刘普、鲁玄脸上迷茫,解释到:“因为党锢之祸,郑君名声反倒暂不如我。”

郑玄此时学术地位很高,学术辩论几乎没人能赢他。可惜类似赵歧一样,被党锢禁止入仕。故而很多人不敢公开向做他学生、朋友,论名声还略不如卢植。

卢植说:“如今九**的主力已经基本平平定,为师打算上表,辞去庐江太守一职,回雒阳参加东观校数书,在我眼中,一郡太守,远不如修订经书来的重要。”

辞去2000石的九江太守,做回600石的博士或议郎!?按正常人的思维,完全是神经病。但卢植就是坚决要做,就是那么视官职如粪土!就是那么特立独行!

卢植又对公孙瓒、刘普、鲁玄做了安排:“你三人颇有功劳,我已经向朝中举荐为县丞、县尉,相信朝中必会同意!”

太守之位,一向是中级官员们希望升上去的职务,是数百人争夺的焦点!卢植以前只是博士,之所以能一跃成为太守,一个是因为卢植确实文武兼优。第二个是因为卢植是关东人、师傅却是关西人,能得到关东、关西两派的同时支持。第三十因为九江郡闹叛乱,很多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主动放弃了。

刘备不明白为什么没有自己,幽怨地看着卢植。

卢植:“玄德,虽然你立下战功,但年龄太小,还不到20岁,性情急躁,学问也还不纯熟,从政经验也不丰富,为师认为你不适合单独出去当官,并未推荐担任县丞、县尉。希望把你留在身边多读几年书,多经历些不同的事务。待学问成熟,技能有成,为师好向朝廷举荐。”

刘备已经陷入呆滞中,完全不能接受没有官职的结果:“师傅,这不公平!昔日甘罗十二为相,怎么轮到我就不行了?我付出那么多努力,立下那么多功劳!”

哀莫大于心死,陶谦没有推荐刘备为塞尉,到了卢植还是没有推荐刘备为县尉,刘备此时已经怀疑人生,无语问苍天,心中暗垂泪。

卢植笑道:“都说你是个急躁性子,还真没有说错。为师推荐你为郎官。你岁数不够,一般会担任童子郎,开始慢些,等年龄到了二十,就很有机会外放为县长!”

此时,刘备兴奋的大叫:“师傅,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人家还小,小心肝砰砰,跳得快从口中蹦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