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荣亲王 > 第二百九十四章 荣国府元妃省亲(上)二合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荣国府元妃省亲(上)二合一

宁国府,登仙阁。

黛玉闻言,心里十分惊讶,以她对贾环的了解,是不会信口开河的,连他都这么说,恐怕自己对外祖母的认识还不到位。

不过,主观上,黛玉并未立刻认同,只是轻轻摇头道:“环哥儿,难不成外祖母真的会下狠手吗?再怎么说,袭人肚子里孩子的父亲,可是大脸宝那个家伙啊。”

一听这话,贾环就在心里冷笑一声,别看贾母平日里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实际上,王夫人够狠吧?

但比起她来,还差了不少。

贾母的狠,狠得不动声色,狠得一点余地都不会给对方留,而且,加上她见识远超普通人,在府里的地位也高,所以能够让她下狠手的事儿已经不多了。

但若是她知道袭人肚子里还有大脸宝的孩子,说不得为了贾家的富贵,为了宫里的贤妃不受牵连,区区一个孩子,怕是不会让她舍不得。

“罢了,这事儿以后再说吧,就算要告知老祖宗,也要等贤妃娘娘省亲结束之后才行。

如今荣国府那边已经够忙了,我虽然不想过去,但暂时就不给他们添乱了。”贾环轻轻牵着黛玉的小手,柔声叹息道。

身旁,黛玉一想,也觉得应该如此,于是轻轻点头,算是认同这个说法。

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

而今日,对于贾家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喜事临门的日子,因为荣国府二房长女贾元春,当初被送进宫参加小选,却先被封为凤藻宫尚书,随后没多久有被升为四妃之首的贤妃娘娘。

这对快要日薄西山的贾家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幸事儿。

这不,元宵节来临之际,贤妃回家省亲之时,自正月初八之日起,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

比如,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幙,并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荣国府外,又派有工部官员和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备道,派遣人打扫街道,撵逐闲人。

又有贾赦贾琏父子,被贾母临危受命,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一应所用之物。

直到昨天正月十四,才全部搞定。这一夜,贾环所在的宁国府上下睡得十分安稳,而荣国府这边除了贾母之外,主子下人纷纷不得安眠,甚至更为夸张的王夫人,更是一夜不曾睡着。

正月十五,打更的刚刚打过五鼓,荣国府之中,自贾母往下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

省亲别墅之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虽然人非常之多,可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大声喧哗,以免冲撞了贵人。

而在西街门外,贾赦带着人静静等着,贾母等有品级的女子,也在荣府大门外等着。

至于宁荣街上,无论街头巷口,都系上围幙挡严以防被闲杂人等窥视,毕竟贤妃是孝康帝的妃子,一般人可没这个资格见到他女人容貌的。

众人正等的不耐烦时,忽然,只见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连忙请人入内,问其消息。

只可惜,这太监也是个平常高傲惯了的,根本不给面子,只是冷言冷语地说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贾母面色有些不好看,一是大早上的就起来梳妆打扮了,连东西都还没吃呢,其次等到了现在,实在没有太多精力支撑自己了。

再加上这太监的态度,让她老脸有些没面儿,顿时气呼呼地不说话了。

一旁,凤姐虽然没有品级,也不想来的,可今日贤妃省亲这样的大事儿,贾母身边也没个合用的人,所以就把她叫来了。

凤姐虽然不情愿,可也不想驳了贾母的面子,再怎么说,贾母在荣国府里,还是最有权势的人。

连忙将贾芝这个小家伙丢给平儿照管,又快速让人帮着换了正装,这才来到大门口和贾母等人汇合。

见她面色不好看,凤姐连忙笑道:“既这么着,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且请回房,等是时候再来也不迟。”

贾母本想拒绝,可身体实在是撑不住了,于是暂且自便,先回去休息了。

省亲别墅之中的一应事务,便悉赖李纨和凤姐照理,当即派执事人带领太监们去喝酒吃饭。

且说直到傍晚,因为天气的缘故,所以很快就看不清了,于是李纨和凤姐让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

刚刚点完,就听外边传来马跑之声。

紧接着,就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

这是一种信号,太监们自然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于是原本松松散散的太监队伍,一下子便各自按方向站住。

这时,因为上下打点的缘故,所以早就有人通知到位了,贾赦贾政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

过了许久,忽然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匹赶出围幙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不多时又是一对太监,亦是如此。

少时,来了十来对太监站住之后,这才听闻远处隐隐有细乐之声。

紧接着,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

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物品。

这些太监一队队过完后,后面才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

贾母,贾赦等连忙路旁跪下迎接,毕竟,虽然贾母品级够高,可哪里比得上贤妃的品级,所以跪拜乃是正常。

刚跪下,便看见飞跑过来几个太监,快速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

等到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

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非常精致。且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

元春入室,更衣完毕出来后,又上舆被太监们抬着进了省亲别墅。

这时,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像,富贵风流,端的是一派繁华景象。

见此情景,元春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只是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元春下了舆,坐在舟上,只见下方清流一带,势如游龙。

在两边石栏上,水晶玻璃各色风灯全部装点规整,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

诸灯上下争辉,仿佛身处玻璃世界一般,珠宝乾坤。船上的装扮更是豪华,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幙,桂楫兰桡,装扮其上,这样的豪华程度,就连元春在宫里都很难见到,这里自不必再说。

而在此时,宁国府登仙阁中。

贾环正陪着黛玉和惜春说话,只不过两个小姑娘的心早就有些心不在焉,见此情景,贾环心里无奈苦笑。

因为他的缘故,今日宁国府上下皆闭门谢客,丝毫不想沾染半点荣国府那边的气派景象。

而黛玉虽然也想见识一下贤妃省亲这样的盛事儿,可一想到贾环,心里也不忍心让他一个人在宁国府这边无聊。

于是一大早的,她就带着紫娟和春纤两个大丫鬟,悄悄从角门跑过来了。

望着二人时不时目光看向远处的灯火交映,好几次二人都没有听清楚他的话,心里也有些自责。

古人本就你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所以大家都是喜欢热闹的,更别说贤妃省亲这事儿,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想到这儿,贾环对着门外喊道:“守诚,进来一下。”

“三爷,有何吩咐。”

片刻之间,守诚就快去走了进来。

贾环点点头,随后吩咐道:“我记得这次贤妃娘娘回家省亲,管事的太监是戴权的干儿子吧?”

“回三爷,是的,这次前来的管事太监正是戴内相的干儿子——陈太监。

而且今日中午,他就派人前来给三爷问好,只是被我给回了。”守诚点头回道。

“既如此,送些银子过去,请他帮忙安排一下,送林姑娘和四妹妹去见识吧,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见识一下,可别因为我就就在这里。”贾环微笑着说道。

闻言,黛玉和惜春俏脸有些红红的,显然是知道贾环看出了她们的小心思。

正要解释时,却听贾环笑着说道:“姐姐和四妹妹一起去看看吧,这样难得一见的场景,还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见到呢。

若是以后见不到了,岂不是会在心里留有遗憾?

你们乃是女子,又与贤妃娘娘沾亲带故,所以去了也不会有人说些什么。”

听了这话,黛玉和惜春点点头。当即跟着守诚走了出去。

“保护好她们,别让一些不长眼的给冲撞了。”

“三爷放心。”

守诚领着黛玉和惜春离去之后,贾环则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内,他看着远处的阑珊灯火,心里暗道:“世间之事,变化无常,如果不是看过原著,任谁也想不到,这样繁华的贾家,怎么就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贾环叹息之时,元春已经和贾母等人见面了,一如原著那样,大家相对无言,只是抽泣,最后还是元春强忍着哭泣说:“当初送我到那不得人的地方,好不容易才回家,大家不说笑只顾哭,我回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说着又哭起来。

随后面见府里的各人,包括薛姨妈,宝钗等人,等见了薛姨妈母女后,元春又问:“怎不见黛玉?”

早在宫里,她就知道了黛玉已经和贾环定了亲,而且临来之时,柳皇后怕她怠慢,还特意嘱咐几句,虽然看似简单提一嘴,但身在深宫的元春自然是秒懂柳皇后的意思!

闻言,贾母等人面色有些尴尬,她们一大早的就在等着迎接元春的到来,哪里还顾得上黛玉?

然而,就在此时,只听身边的一个女官快速跑了进来,轻声在元春耳边细语几句。

元春摆摆手,示意女官退下,随后开口道:“去请林姑娘和四妹妹进来相见。”

当即有太监跑出去传话,不多时,黛玉和惜春有些紧张地走了进来,先是一番见礼,随后就见到元春那打量的眼神。

二人胆子小,也没见过太多世面,皆是小心翼翼地站在元春面前。

良久,元春终于感叹道:“这样标志的人儿,当真世间少有,黛玉,四妹妹,上前来坐,让姐姐好好看看。”

二人闻言,慢慢走上前去,早有女官将椅子搬来,待二人坐下之后,元春拉着黛玉的玉手笑道:“真不愧是让环哥儿动了凡心的姑娘,别说他了,就说我一女子,看黛玉多时,也会被她吸引呢。”

“当不得娘娘夸赞,黛玉蒲柳之姿,哪里能让娘娘这般赞誉。”黛玉有些紧张地回答。

见状,元春又笑着说道:“在宫里服侍皇上时,就常常听见皇上夸赞咱们家的环哥儿,说他是个忠心体国的。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本事极大,要是没有他的帮助,好几件事情都没办法办好呢。”

元春这般夸赞,贾母眉头紧皱起来,她以前一直以为,贾环走的是太监的路子,没想到居然直达天听了?

“皇上和娘娘夸奖了,环哥儿虽然有些出息,但也不至于能够帮皇上办什么事儿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