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462节 接触和态度

旅明 第462节 接触和态度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462节 接触和态度

4月4日晨,在经过一轮信使往还,确定了接待规格和人数后,三屯营南门大开,一身大红官袍的曹总兵,带着随从迎出了吊桥。s

在曹总兵前方,两队人马正沿着三角形的两条边线缓缓驶来,将将到面前时,合成一队。

这两队人总数是两百人,其中包括了老孙头和老马麾下的大部分将领,以及一些亲兵家丁。所以,这两百人完全可以配得上一个响亮的名号:大明光复接收大员代表团。

见两位大佬走进,曹某人这时并没有下马,而是哈哈一笑后,弯腰抱拳,坐在马上躬身行起了礼:“曹川参见大学士,参见马经略!”

孙承宗和马世龙两人,此刻同样是满脸笑容,拱手抱拳,仿佛没感觉到对方小小的失礼:“曹大人免礼。”

互相行礼后,孙老头坐在马上,上下打量一番,然后笑呵呵地说道:“不愧是能大败后金兵马的强将,果然一表人才!”

“呵呵,老大人过奖,快请进城。”

双方第一面的寒暄,算是在很融洽的情况下结束了。然后在曹总兵引路下,孙马各自带着手下,依次打马进了三屯营南门。

城里经过这几天的粗略收拾,街道上的血迹和零碎杂物都已经不在,显得干净整洁了许多。唯一缺点就是人气全无,空荡荡像一座鬼城。

三支队伍进了总兵府大门,纷纷在校场下马,然后外来者们就看到了那一筐筐随意摆在一旁的人头。

经过上百名劳工的努力,外加挑灯夜战,总数为1500的硕托军人头,现在已经全部腌制好,就等打包运去京城了。

然而在穿越众这里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却对孙承宗一行人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自老奴十三副铠甲起兵以来,大明何曾有过如此辉煌的战果?莫说是1500了,就是一次性有150个真鞑子的人头,那都是了不得的战绩。

而且接收团里现在人人都知道,这姓曹的还在永平三城拿下了不少于2000人头,其中大概率有金牌VIP阿敏的人头!

这时的孙承宗,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只见他大步走到筐前,拿起几个人头端详一番后,转过身来对着某人动情地说道:“俱为真鞑,好,好,此乃不世之功!曹川你浮海而来,能在边地做下如许功绩,当为我朝第一名将!”

既然人家说话中肯,那张冬东自然还是要略略谦虚一下:“还是仰仗了手下弟兄肯卖命,末将在这里谢过老大人谬赞。”

“曹川你也无需过谦。”这时候,在一旁验看了人头的马世龙同样满脸赞许的说道:“我辈武将能立下如此大功,自有京城夸功天下扬名之时,何须做那小儿女姿态。”

“是是,曹川受经略的教!”

校场上这一幕,令几个在场的穿越众都有点小惊讶――貌似两位大佬今天态度都很不错,并没有想象中的刁难苛责,而且对于曹将军的战功也都明确表示认可这出乎穿越众的意料啊?不该这么顺利啊?不是应该跑来抢点吗?

其实穿越众对两位大佬的立场有点判断错误:人家今天来,就没打算找事,而是就事论事来的。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孙承宗当年,之所以能从一个翰林院学究一夜间化身为挂兵部侍郎衔,督师辽东防务的一方大佬,并不是因为他雄才大略骨骼清奇,仅仅因为他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日讲官而已。

孙承宗之后在督师辽东任上,不但推出了练兵修城,步步为营的对后金大战略,而且还主持修建了以宁远为核心的,辽西走廊国家堡垒防御体系。

且不论这一套对后金的战略体系管不管用,总之,吞噬了明帝国巨额财政的宁锦防线和关宁军阀集团,就是在孙承宗手中发展壮大的。

掌管了如此巨额的国家资源调度权,老孙头当时的权利是相当大的,巅峰时,连九千岁都要退避三舍,不敢溯其锋芒。

等到老孙头终于被九千岁搞下台赶回老家,那已经是几年后的1625年了。就这,被强制离休前,朱由校还特旨加官进爵,赐蟒服银币,老孙头可谓是荣归故里,标准的大佬离休模式。

两年后,老孙的好学生/总后台/木匠皇帝落水而薨,崇祯上台,然后老孙就彻底安心荣养了注意,通常情况下,新皇帝是不会再启用前朝权臣的。

结果谁也没想到,后金入关了。

大明承平日久,这后金第一次入关,给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带来的心理震撼是无以伦比的。于是彻底慌了手脚的崇祯,再也顾不得忌讳,临时征兆了已经67岁高龄的老孙头出来官复原职,总领勤王兵马。

老孙头的基友马回回也同时复出。

以上,是孙马二人今天能站在三屯营总兵府的缘由。

而穿越众误判的一点是:其实老孙和老马两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下岗了。

是的,这二位在昨天沟通过后,赫然发现在明国境内的所有敌占城市,这两天都已经被光复了。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他们这种临时性质的“总理勤王兵马”的核心官职,就已经失去了大半意义,有点像下任总统选出来后,还在岗位上最后几天的“跛腿前任”。

至于之后的事,那还要看崇祯本人的态度,这个谁也说不准。崇祯可以让老孙头立即卸任回老家,也可以解散勤王军后重新安排职务。

虽说远在京师的崇祯还不知道当前局面,但是孙马二人和在场的军将都是知道的。在官场上混老了的两人,现在心里清楚,自己不方便再利用这个身份做出什么重要决定了,尤其是关于这位曹总兵的决定。

硬来的话,姓曹的马上就要去面见皇帝了,现在做的一切不利于对方的决定,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被姓曹的挟滔天大功在皇帝面前点眼药水,八磅壶那么多。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孙马两人是没必要和曹总兵为了点人头撕逼的。

要知道二人的职务已经到了战区正副总司令的级别。曹川这边的性质既然是勤王兵,那么就是人家天然的下属。无论砍了多少鞑子人头,两位司令指挥运筹的功劳都不会少一分,砍的脑袋越多,其实孙马越高兴。

所以说,其实在大局上,目前孙马和曹总兵的利益是统一的。

当然了,刚才之所以两人大力夸赞曹总兵,这中间除了利益问题外,发自内心的感慨的也是少不了的――孙马都是和鞑子常年打过交道的人,他们太清楚几千颗人头的难度了。

校场一幕结束后,两方的气氛徒然和缓了许多,然后所有人先去了总兵府大堂,留下其余不相干人等在大堂等待后,曹总兵和孙马二为径直去了二堂密谈。

这个动作是合理的:出去办事的部门经理回公司述职,肯定是要第一时间单独面见总经理,这之后双方谈话完毕后,才会有沟通好的报告呈现在董事长案头。

现在,曹经理给大区两位经理述职的时刻来临了。

三人在二堂就坐后,就坐后,穿着绿袄的警卫员给各位大人端来了茶水。

老孙头这边端起茶,先没有扯正事,而是好奇问起了关于这些绿袄兵和花衣兵的装束问题。

曹总兵这边早有准备。关于发型,他依旧用“僧兵”的老套路给糊弄了过去。

关于那些花衣兵,张冬东明确告诉老孙,这些是他的亲卫兼部队的“夜不收”,穿花衣的原因是为了在环境中隐蔽。至于说效果嘛,如果老大人有兴趣,事后可以亲自目测一下。

文官孙承宗对这个回答不感兴趣,倒是武官出身的马世龙听完后,兴致勃勃地打算事后看一看花衣的功效。

扯完闲篇,喝了点茶水,这时候孙承宗开始办正事了。

首先,他要求曹总兵陈述灭鞑的全部经过。

这个要求是肯定会有的,所以早有准备的曹总兵,当即开始做汇报,把穿越众从天津发兵以来的所有经过,作战方案,战役过程,包括歼敌5000,“实收”人头4000这些细节都一一讲了出来。

大部分过程都是真实发生的,这边也没有做什么隐瞒,都全部描述了出来。

其中做了“艺术加工”的有两处。

一是添加了降将李际春在永平里应外合消灭鞑子,在无名谷单杀硕托的桥段。

这个桥段两位司令都没有放在心上,事情太小,根本不值得大佬费神。

重点是下一条。

由于刚才在校场收获了善意,所以曹总兵就挑选了一个更加“和谐”的方案对这次战役做了表述:这一次战役,是事先经过两位司令同意的。至于说证据当初老孙头和曹某人之间有通过信,这就是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曹总兵述职完后,端起茶碗,低头喝了起来。

现在,友谊已经释放,就看两位司令接不接招了。

而孙承宗和马回回彼此对视一眼后,用手指轻叩桌面,默不作声地沉思起来,堂上一片寂静。

刚才曹总兵这关键一句话,已经将两位司令事前没有参与战役的大漏洞给补了起来,等于是曹氏背书了孙马二人对战役指挥有功,提前参与了计划。

这个表述对于穿越众来说,其实不费什么代价。因为前文说过,无论如何曹氏都属于勤王兵马,孙马二人的运筹之功是夺不走的。

所以现在就是最好的局面:双方没有因为什么狗屁事情而翻脸,穿越众也不用吃力不讨好,在皇帝那里揭孙马的老底,说二人是酒囊饭袋,和战果无关。

这样一来,等于是片区经理和总经理对上了口供,将可能的矛盾龌龊私底下消化掉了。未来大家各自呈送给大明董事长的报告,内容上就不至于出现互相攻讦的场面。

然而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孙马二人要是接了这一颗巨大无比的战果,那么大家就等于是在这件事上绑定了。未来任何关于曹某人的秸难,尤其是东林党在朝堂上的压力,身为东林老干将,老孙头这边就要负责摆平了!

于是老孙头无言沉思了起来。

旅明

旅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