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387节 诸事纷乱

旅明 第387节 诸事纷乱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387节 诸事纷乱

旅明正文卷第387节诸事纷乱保举折子在八月初通过军驿上传到京城后,等到九月中旬,朝廷关于曹川擢升的任命文书终于传回了广州。

“镇国将军上轻车都尉署都指挥同知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便是曹将军最新的头衔了。

大概是因为在接位以来的晦暗人生中,远处南国的曹海盗是唯一在雪片般的噩耗折子中经常带来好消息的部下;所以这次崇祯兄终于认真了一把,不但爽快地批了官职,还将那些配套的名衔都一并发了下来,算是帮曹海盗彻底正了名份,回报了那一系列厚实的军功。

镇国将军是从二品的高阶武散官,用于初授。散官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军衔,不对应职务,只代表职级。

就像后世有上校团长也有中校团长一样,镇国将军只代表了从二品的职级。至于这位将军到底是干领俸禄混吃等死的宗室子弟,还是手握重兵的边臣大将,完全在于个人。

之后的勋阶:上轻车都尉也是同理。这个从二品的荣誉称号通常是勋贵和世袭武将才能混到的。将来升到顶级后,就是后世经常能在电视和牌坊中见到的“柱国”。不过等曹忠臣升到那个级别的时候,估计也该化身国贼了。

署都指挥同知,这玩意同样是从二品的虚职。加这个名头只是惯例,代表着曹将军在广东都司衙门有了一间正式的闲散二把手办公室。另外比较有现实意义的就是,曹将军今后可以于战时名正言顺调动广东卫所系统那些军奴叫花子来参战了。

虚衔完了之后,“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这个没有级别的野战军官位,才是曹将军真正的实职。

虽说前面那一串爵衔都是空头的,没什么实权,但是对于曹忠臣来说,这里面还是有一些隐含意义的。

首先是崇祯对之前那些军功的承认和补偿。通常来说,只有立下军功的人,才会一夜间在散官和勋阶上连续跳级。崇祯这次颁下的一连串从二品的衔头,就是一次性结算了之前那些军功,正式给曹将军“定衔定职”。

再有,对于“草莽出身”的非正途人士来说,这一串爵衔还是相当给力的。它填补了草莽们天然缺乏的体制认可,曹忠臣现在相当于崇祯帝亲手给他戴上了二品肩章,将来子孙也能得到恩萌,这在新闻联播里都是能提一嘴的。

从时间上来说,这次的任命不算拖延。要知道一份折子到京城后,会有兵部,内廷,外朝,皇帝等等一系列部门的讨论商议后,最终才会成为决议。

除非是十万火急的军情,否则的话,从广州发一张普通帖子去京城,等那边回复过来,通常就是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路上就要用掉一半时间。

这就是封建帝国没办法扩大疆域的根本原因:信息传递速度太慢。

到了工业时代,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只要有无线电报,理论上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可以占据整个地球......二战前的大英帝国差不多就到了这个层次,首相坐在官邸可以实时控制位于五大洲的所有殖民地。

......

拿到公文那一刻,曹将军就算是正式接任了广东某野战集团军司令兼省军区副司令这个职务,而穿越众这时也终于把吊起来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要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十月,京城可是会被八旗兵围城的。如果公文稍稍拖延一下的话,到那个时候可就变数大增了:崇祯有可能改变公文内容,要求曹忠臣上京勤王,也有可能扣下公文不发,待战后再重新讨论各地武将的任用。

总之,一旦拖到十月,局势就会大乱,某些人的先知功能就会暂时失效。

虽说穿越众是不拒绝派兵上京勤王的,但事情一码归一码,眼下广州这边已经是万箭待发,就等着将军上任后开展工作,这才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好在计划最终还是成功,于是广东特区政府在拿到任命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发号施令了。

第一项工作是圈地。

漳潮副总兵衙门虽说远在南澳岛,但在广州是可以设置募兵和后勤基地的。因为按照编制,曹将军在南澳岛本来就有两营兵,其中闽粤各一营。注意,这两营兵是兵部造册发晌的正规“营兵”编制,属于可进可出,野战性质的募兵,不同于那些世袭的卫所叫花子。

所以穿越众从现在开始,就可以打着“征募青壮补充营兵”的旗号,设置募兵点了。

这年头当兵不容易,天天有人逃跑辞职炒将军大人的鱿鱼,再加上年纪大退役的,病死的,剿匪打仗送命的等等等等,所以理论上这些募兵点可以永久存在下去——只要姓曹的有钱。

募兵点不光会设置在广州城,像佛山,顺德这些人口密集的大县也会有所布置。

这些名为募兵,实则是招募劳工的据点,会在当地成为重要的布局支点:带有校场,屋舍,以及商务办事处的据点在未来也能临时屯兵,等造反时,一举出动将当地县太爷和小妾都抓起来。

派出一些师爷帐房去各处收购土地后,位于白鹅潭的快速舰队也准备要搬家了。

舰队之前临时驻泊是在白鹅潭,但是今后要保持长期存在的话,就不可能在白鹅潭了。那些机帆战舰和水兵们也不适合在广州城下每天进出。

于是军方就把新港口和兵营选在了黄埔。17世纪的黄埔区,只是番禺县辖下的一片普通农业地区而已。后世鼎鼎大名的黄埔军校,这年头还沉在水下呢——长洲的面积现在还很小。

新港的详细位置就在后世的黄埔旧港一带。那里原本就有一些明人建的小型私港,总兵府征用后,可以一边使用一边建设。

在未来,等刘香集团被消灭后,黄埔港会变成内河剿匪的大本营。在17世纪的珠江三角洲,水道遍布,港汊密集,有无数的水匪,胥民,土豪武装盘踞在这些水道上吸血。

特区政府既然要搞活商贸,那么前提就是先搞定这些无处不在的水匪。这个任务会比福建沿海剿匪难得多,因为珠三角的水道太多了,需要慢工出细活。

未来在黄埔港会长期驻留一批内河浅吃水型船只。另外,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高科技装备也会布置在这里:珠三角的地形太过复杂,没有无人机的话部队效率会很慢。

......

募兵点和港口这两处征地建设任务开始后,很快就消耗掉了特区政府的全部精力,所以关于在广东布局的其他计划就要稍微等一等了,包括之前计划好的新工业区征地等等都要顺延。

然而有一件事是不能顺延的:刘香。

现在既然官已经升了,那么刘香同志也就没有在铜锣湾继续当大哥的必要了。

于是在1629年的10月25日,在后金八旗兵马突破长城关隘的前一天,诸事准备妥当的快速舰队,在广州白鹅潭迎来了闽粤洋面上最后一股大海盗势力的投降。

由于某人的官职已经到手,所以刘香这次投降也就不需要大张旗鼓了。从香港一路上溯到白鹅潭的海盗总数只有一千人,二十来条船。

至于刘香剩余的大部队,此刻已经在另一支舰队“陪同”下,直接渡海去了台湾。

这种安排是最效率的。之前为了在广州城营造声势,穿越众不得不把大批投诚海盗重新配船运往台湾,这样转运是很麻烦的,而且这些海盗在广州城下管理起来也很难。

这就是刘香之所以拖到10月底才跑来投降的原因:台湾那边需要时间组织另一支数量更多的舰队。

虽说在数量上比较少,但是当刘掌柜踏上白鹅潭的码头时,广州军民依旧来了不少人捧场:刘掌柜带给这座城市的印象太深了,实在是大名鼎鼎。

按照穿越众的指示,拿着自家的财货在广州城里送了一圈后,刘掌柜最终得到了一个挂在曹总兵麾下的空头游击官衔——和当初郑芝龙招安时的官衔相同。

从这个官衔上就能知道,刘掌柜最后还是选择了从军的道路......如果他要当富家翁或者去做生意的话,就没必要贿赂广州官场买这个游击头衔了。

不过这个官衔在未来一段岁月里是用不上的:刘香要掌兵,得先在某帝国的军事体系里混到一定位置才可以。

当然了,穿越众也不会让这位名闻遐迩的大掌柜同志没了下场——想一想未来头发花白的刘将军指挥着战列舰四处替“穿贵”们讨伐不臣的景象,也是满带感的。

另外,刘香原本就庞大的私人财产以及这一次招安后卖船卖家当的资金,穿越众也不会任其贬值:刘香的几个子侄已经在商务部指导下购买了商行和工坊,将来刘老将军退休后,会发现自己家族钱多得花不完。

总之,刘掌柜只要肯放下架子学习新东西,那他的人生之路势必会更加精彩。

......

一切都搞定后,新科曹副总兵也终于要离开广州城,去自己的专属衙门上任了。旅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