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335节 开港(一)

旅明 第335节 开港(一)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335节 开港(一)

上海县在元朝时就已经有了建制。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镇设市舶司,衙门就在今天的光启路上。当时上海市舶司与广州等地的市舶司齐名,是全国7大海关之一。

到了明代,拜官府捉摸不定的海禁政策所赐,整个国家的海贸和与此相关的科技发展反而倒退了不少。像市舶司这种产物,在隆庆开关以后就只剩了广州一家,其余的则全部被官府撤销

而熊道这次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要“重开市舶司”,“重建国内第一外贸港”,可谓是任重道远。

当座船来到上海县外时,已然是掌灯时分了。

虽说从规划上讲,明代的上海不过是个县城而已。但是从繁华程度上来说,此刻的上海县,城里城外一片灯火,绵延关厢东西各五里,市场,客栈,佛宫,酒楼,贾肆,鳞次栉比,俨然一副江南巨镇的模样,说是明代版的“十里洋场”也不为过。

这种嚣华场面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无论朝廷在海贸方面如何消极,但是上海的区位优势是不可改变的。作为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从此地出发,无论北上京津,还是南下闽粤,抑或是渡海去日本琉球,航程都差不多。

即便像明人这样只做内需海贸,也足够上海县发达富裕了。而且上海县从来都不是小渔村,自宋元以来就一直是繁华的贸易港,所谓的“东南壮县”。

熊道的座船在过了金山卫后,就拐入了黄浦江,然后一路沿江而下,来到了县城大东门外的码头区,缓缓在官码头旁边的诸多栈桥中选了一条下锚降帆。

走出船楼,面对着后世寸土寸金的外滩叹了一口气后,熊道便带着众多从人下了船。在两盏富贵人家标配的煤油灯左右照耀下,熊老爷踏过跳板,和早已等在码头的地主接上了头。

地主和熊道差不多年龄,姓罗,名叫罗十之。此人身材匀称,脸型有线条,态度热情又不做作,算是有风度的老帅哥一个。

罗十之身上有个秀才功名,又是当地富商,一直以来都在大批收购熊道的货物,算是熊道的二级经销商。

见面行礼后,熊道又与侯在一旁的几个小商人寒暄了几句。这几位都是打听到此事后专程跑来熊老爷面露脸抬轿子的,要知道熊老爷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巴结好了,生意上随便漏一点下来就够小商人们嚼谷了。

应付完码头上一堆人情后,熊道和罗十之转身上轿,在前呼后拥之下去了城东,进了关厢三里处的罗家私宅“罗园”。

自宋以来,由于朝廷选拔人才的机制渐渐变成了科举,所以唐汉那些传承千年,把持着官僚职位的世家门阀便渐渐没了消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对公平的科举制使得寒门士子得以入仕,用后世的话说:“为下层人士打开了上升通道”。

然而在这种制度下,宋明新兴的士人阶层因为无法垄断社会资源,所以“旋起旋灭”,“富不过三代”这种家族兴衰史,却成为了一种社会新常态。

换句话说,田地,房产这些用来传家的财富,往往是在缙绅之间来回倒手的。因为很少有家族能代代出仕,所以祖辈利用官位获得的土地和财富,后人一旦没了护身符,就渐渐守不住了。

而今天熊道来的这处“罗园”,便是罗家去岁时从一户败落官绅手里收购的。

说起罗家,也算是科举制下的又一茬新兴家族了。

罗家是太仓人氏。罗十之的大伯在万历年间就做了一任工部侍郎,而这一辈里罗十之的两个族兄又在工部和鸿胪寺做官儿,所以罗家现在也算是鼎盛人家。

在这种局面下,发迹时间短,只有两房人的罗家互相之间还算照顾,所以罗十之这个二房家主也在前几年一不小心“考”了个秀才回来。

有了秀才这个位阶后,对于留守的罗十之也就够了:他平日里是就专门负责两家在江南的生意往来。

也许是罗家专攻工部,家学渊博之故,所以罗十之自从在杭州见到熊道手中的大型木料,95青红砖,水泥,玻璃这些建材之后,便“一见倾心”,很早就掏出了大笔银子成为了熊道的经销商。

罗十之大批进货自然是有底气的:这些物资连同匠人没过多久就被他送到了京城。那边在工部营缮司做员外郎的大兄也不是吃素的,后花园砌墙测试后,身为技术官僚的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建材的好处。

于是大兄当即命人快马加鞭直奔江南:“家里有多少银子都拿去进货。”

于是罗十之就抢在所有观望的人之前,从熊道这里高价买了个劳什子“二级批发商”的资格,以及每年在京城销售一定数额建材的许可现在是卖方时代,厂家不但不催促经销商完成销售任务,反而规定了每年的销售上限,生怕经销商卖多了这边生产不出来。

这之后罗家大兄很快把建材在京城打开了销路:工部的免费工匠穿越众提供的各种施工技术,使得达官贵人的府邸里很快掀起了一股换修水泥路,水泥地坪,水泥墙,玻璃窗的热潮。

与此同时,罗家大兄也借此机会结识了不少权贵,包括宫里的大太监皇宫也是随时要修缮的,自然会用到建材。

这样一来,罗家两兄弟不约而同就得到了好处:大兄这边赚到了大笔的银子,结交了臂助。而在鸿胪寺的二兄虽说是清水衙门,但是靠着家里提供的资源,他不久前已经提了一级,算是把级别先拱了上去。

从这一刻起,罗家就变成了熊老爷的忠实盟友: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利益才能让双方nbn至死。

这也是熊道此次来上海,偏偏住在罗家别院的原因:自己人,凡事都方便。11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旅明》,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