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316节 曲线救国

旅明 第316节 曲线救国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316节 曲线救国

关于马匹的战略价值,这里其实牵扯到了整个穿越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对今后社会发展的推演。

总得来说,在当前这种极端需求进口物资的情况下,帝国高层是不会对马种投入多少资源的——马匹有没有用?有!是必需品吗?不是!

霍雄对于政策的把控是很准确的,所以他明确告诉黄旭,畜牧总公司不会掺和这场浑水......扩大马种并不是帝国眼下最急需的事业,所以陆军如果要坚持这样搞,那就请他们挤出内部资源,至于公共资源,这个肯定不行。

黄旭明白霍雄的意思。但是像马种这样需要长期输血的工程,用内部资源实在太不划算,所以黄旭还是努力了一把,试图说服霍雄。

于是两人就在坐在摩托上开始了一轮讨论。

......

关于牲畜的利用,通常分为力役和食用这两个方向。

力役包括耕地和骑乘。

后世那个科技昌明的世界,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就包含着几千年历史的马耕。

马耕是效率最高的耕地方式,欧陆农夫和早期的北美拓荒者都是用的马耕,重型挽马的效率在拖拉机出现之前是最高的。

然而马耕在东方大陆这里就玩不转了——汉地是多山之国,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9%。换句话说,汉族从来就不是一个适合养马用马的民族。

这个数据还要砍掉北方适合养马的草原:在清代以前,蒙古从来都是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根据地,所以要归并到无法养马的山地数据中去。

只有百分之20左右的平原地形可以利用的古汉人,根本没办法像欧洲人或者北美人那样将马匹上升到日常耕田的地步......平原上住满了人,连绵的山野里只能存活矮小的滇马,北方人用锄头和牛,南方人用水牛,受环境所限制的民族,基因里没有烙上养马的内容。

所以千百年来东方大陆最主要的耕地方式是锄头和牛,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只能用盐铁和茶叶从蒙古和青藏换马。

至于历史上那些酷酷的骑兵故事,包括霍去病和赵云......事实上从秦灭六国一直到百万红军渡长江,无数次的内外战争中,汉民族解决对手的主要方式从来都是海量的步兵,少数骑兵精锐并不能掩盖骨子里战马的匮乏。

......

事情具体到新位面的穿越众这里。

前文已经说过,陆军将来到了北方后,完全可以就地购买蒙古马和各类劣马,包括驴骡组成骑马步兵去杀敌,这边没有必要花费巨大代价去培育种群。

这样一来,马匹的骑乘功能就不是当前急需了。要知道,这个位面的战争可不像后世的一战二战,工业国家之间打得天昏地暗,战马的死亡率都在几百万匹——这个位面是奥特曼打弱鸡,帝**队的优势太大,战争通常是一面倒,根本不会那么残酷,也用不到百万马匹。

去掉骑乘功能后,剩下的就是耕地功能......然而在这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新时代,耕马很难说能赶上趟了。

穿越众建立的国家,会在短短几年,十几年内走过旧世界千年的发展历程。

帝国新出炉的贵族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先知——早知三天事,富贵万万年,所以先知们不会选择落后的生产方式。

整个东亚地区,最适合爆粮食的是哪里?除了台南平原之外,毫无疑问就要属泰国的湄南河平原。无论是气候还是水土,湄南河沿途的平原地带都是天赐的稻米产地,东亚第一。

在后世,拼命出口的泰国稻米年产量是2100万吨。这个数字中绝大部分的稻米都是出自于上述土地。另外,巨量的菠萝香蕉荔枝这些水果占据的土地还没有计算在内。

在穿越众的规划中,一旦国家的综合工业能力达到最低的输出要求——炮舰,拖拉机,肥料,农药,那么在舰队护送下的移民船队就要在暹罗湾准备登陆了。

用机械化方式在泰国和台南平原爆出耕地和稻米,这才是效率最高的明末粮食生产模式。

以上这两块天赐之地,再加上煤气拖拉机,土化肥,农药这些大杀器,即便是一年两熟,这两块地方的产出也足够养活所有的明国灾民,顺便支撑帝国早期的殖民行动了。

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成功后一窝扛着锄头的农民挤在村子里幸福地高呼皇恩浩荡......新位面不允许出现这种低效率的场景。

所有的农民都必须去新世界......与其在小冰河时代几千万人被饿死,病死,杀死,不如送他们出去殖民。

这些人需要以高昂的死亡率为代价,为子孙开拓出热带种植园,以及北美和新西兰的农场。明大陆这一片多山的土地,除了那点宜居的平原地带外,其余人口在穿越众规划下都是要迁徙走的。

在这种关于未来的战略推演下,马耕又被放到了很靠后的位置——集中资源在两块平原上机械化农业是内阁既定战略,如果有一天需要用到马,那也是移民去了北美之后的故事了。

......

既然骑乘和耕田这两样最重要的马匹功能被卸载和延后了,那么剩下的食用功能马匹就更是连边都沾不上。

同样是被剥夺了役用功能,但是牛这种生物依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家畜:牛扒,牛奶和土豆炖牛腩是真正能改变国民体质的最佳食品。

当霍雄把关于牛马的问题掰开揉碎解释清楚后,黄旭也无话可说了......毕竟时代不同,国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不同,所以对待牛马的态度也不能拿着旧世界的经验生搬硬套。

将利害说清楚后,霍雄最后还是以“技术顾问”的身份给黄旭出了几个曲线救国的主意。

考虑到眼下马场的情况,其实黄旭他们张罗胚胎移植都是多余的。因为除了那几匹阿拉伯马之外,马场连肩高合格的代孕母马都没有,何谈胚胎移植?所以霍雄建议黄旭先静下心来,把母马收集好再说。

关于母马,矮小的南方马是肯定不行的:身材差距太大,即便将来做了胚胎移植,马驹的身高也会因为母马的盆骨而受到影响。

关于这方面,霍雄指出:陆军其实是有操作空间的。因为内阁在意的是进口配额,至于陆军拿银子在土著那里买马,内阁是不会搭理这种事的。

那么从哪里买马呢?霍雄说了两个地方:杭州和印度。

杭州由于是大运河的终点站,所以每年都会有北方的牛马贩子运货到埠。江南的富豪们用好马拉车也不是新鲜事,所以陆军可以委托杭州站的同志去购买一些身高合格的母马,当然,价钱不会便宜就是了。

至于印度方面,可以委托欧洲人去组织母马的货源。

关于马匹的品种,陆军其实要求不高,因为军方的最终目的很简单,就是培养出可以匀速长途跋涉的温血骑乘马。

这个要求可比培养出能够冲刺的热血马低多了,事实上,大部分的温血杂交马都可以达到陆军的条件。

所以霍雄在这里透露出了信息:印度不但有自产的优秀品种马瓦里马和卡提阿瓦马,而且出于战争和祭祀仪式的需要,再加上南印度的气候不适于马的生长,所以上层阶级还经常从阿拉伯和西亚地区进口马匹,这里面就有大批的阿拉伯马。

听到这里,黄旭基本同意了霍雄指出来的套路。

而霍雄最后也做出了承诺:只要马场有了足够的基础母马种群,那么畜牧总公司在档案建立,杂交选育,胚胎移植这些方面会无偿提供技术支持。

当然了,需要皇帝出手的冷冻马胚胎,还是要陆军自己想办法。

“大不了用皇帝赏赐的私人配额嘛,反正胚胎罐体积又不大,你们又这么喜欢马。”霍雄在临走时,坏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走你的吧!”黄旭又给霍雄扔了一根雪茄后,笑骂着挥手让他滚蛋了。

至于说大家的私货......每人一个立方的私人配额早就被炒成了天价。要让陆军的军头们私人贡献出一点体积为公家的养马大业服务......黄旭想想都觉得很玄幻。

以己度人,就他这样喜欢抽进口雪茄的,那点私人空间迟早都要用完,谁也不能让他贡献出来,送美女都不行。

“任重道远啊......”黄旭站在青青的草地上,望着远去的摩托,长长叹了口气。

而远去的霍雄同志此刻心情却不错。有些话说开以后,大家反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也让一直夹在中间的畜牧总公司得以脱身:技术的归技术,政治的归政治,这才是办事的正确姿态嘛。

......从马场出来后,霍雄一路狂奔,没多久他就回到了热闹的赤崁大道,然后一头扎进了赤崁区政府大院。

赤崁区政府是一座“门”字型的三层砖混结构大楼。霍雄把摩托停在大院里后,熟门熟路就从裙楼上去。

到了三楼后,他用手抹了一把脸,换上了一副大哥前来收数的凶恶面孔,然后他大步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前,狠狠一把推开门的同时大喊道:“叫你们老大出来!还反了他了?敢躲老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