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188节 焦姐

旅明 第188节 焦姐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188节 焦姐

就在穿越团队全力准备首脑峰会的当天。

上午10点来钟,城东闽王祠。

闽王祠也叫忠懿庙,主祀五代闽国国王:王审知。

闽王王审知在福建各地可谓家喻户晓。此君在职二十九年,保境息民,轻徭薄赋,奖励工商,鼓励垦荒,三年之内,人民衣食无虞招集流亡,中原避乱人士,相从入闽,拓垦山林,兴修水利,一时闽中大治。

历代官府对闽王祠多有修缮,最近一次是20多年前的万历年间。平日里闽王祠香火旺盛,愚夫愚妇多有拜祭。

一位中年妇女,此刻正在祠门前凌乱的香烛瓜果摊前穿过,往祠内走去。

这女人皮肤粗糙,相貌丑陋,眉目愁苦,脸上不施粉黛看样貌的话,妇人大约是30岁上下的年纪,身穿青布裙,手臂上挎着一个细竹篮,一身仆妇打扮。

迈入墙上镌有“绍越开疆”四个大字的祠堂大门后,妇人一路低头躬行,跟在熙熙攘攘的香客身后,穿过前庭、祀门、后庭,来到正殿。

耐心等一段时间后,妇人轮到一个蒲团。

从竹篮里拿出线香,妇人开始对着头顶面态祥和,紫袍黑须的闽王神像,完成一系列上香,下跪,磕头,敬祈的流程。

最后,妇人诚心诚意的从签桶里摇出了一支木签。

起身后,掏出把铜钱,仔细数了一些出来后,又把剩余的揣回怀中。接下来妇人便拿着铜钱和竹签,去寻那殿外解签的道长。

“施主所求何事啊?”

“求吉凶。”

下一刻,妇人恭敬上交铜钱和竹签,道人随后给出了解卦:泽火革,旱苗得雨,上上签。

听到“出行有益,交易夺魁,疾病渐好,求名必遂”的卦辞后,妇人大喜过望,没口子的道谢几声后,这才转身出了闽王祠。

沿着闽王祠前的石板街一路南行,不多时妇人便来到了骡马桥菜市口。只是越接近菜市口,妇人原本神色已经舒展了许多的脸上,又露出一丝忐忑和害怕来,而且她越往前走,脚步越慢,到最后几欲停步。

就在这时,一个人影突然从斜次里冲过来,一把挽住了妇人的臂膀。

本欲张口惊叫的女人定睛一看,好悬长出了一口大气:“焦二你这做死的人,吓煞我了!”

来人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此人身穿一件半旧的鹦哥绿夹绸袍子,头戴软帽,脚下蹬着一双薄底快靴,袖袍挽起,一副泼皮闲汉的标准打扮。

只见闲汉一脸焦急地说道:“姐,你快些个子,莫要让两位大爷再等!”

边说,闲汉挽住自家阿姐的胳膊就往前疾行。

这妇人原本是要挣扎推脱的,但是想了想方才从闽王祠得来的签,于是暗叹一声,任由自家兄弟将她带进了路旁一间酒楼中。

现在不是酒楼上客的时候,所以楼内没几桌客人。闲汉焦二把自家阿姐带到二楼,从两桌青袍汉子中间穿过。焦二一边左右赔笑,一边将阿姐推进了包厢。

包厢里有两个人。从桌上茶盏的温度来看,这二位已经在屋里等了不少时候了。

其中一位是条胖大汉子。这人四十来岁的年纪,秃头无眉,一脸横肉,身材胖大上身穿一件对襟黑绒马甲,下身一条肥大软裤,长满黑毛的肚皮畅露在外,腰间缠一条巴掌宽的金丝貔貅口腰带,端地是气势不凡,霸气侧露

此人名叫伍世贵,江湖人称伍爷,武艺高强,是骡马桥一带的黑道老大。伍爷家中开着赌坊和当铺,手下养着徒弟和几十号泼皮,焦二正是其中一个。

而坐在伍爷身旁的,则是一位穿着素淡布袍,面相普普通通的中年人。

焦大姐进门后,见到坐在上首的凶人伍爷,腿顿时软了半分,说话就要下跪行礼。然而今天伍爷一改常态,只见他迅速起身,没等焦大姐行礼,便将瘦弱的女人搀扶到椅上坐好。

“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焦大姐无需多礼。”惯常凶狠的伍爷,这时从满脸的横肉中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貌似和蔼地说到。

一旁焦二见自家阿姐低头不答话,场面尴尬,不禁开始发急,赶紧赔笑着打圆场:“多谢伍爷赏脸,唔这个家姐近日忧心侄儿病情,有些神思不属,怠慢则个,赎罪,赎罪。”

伍爷先是哈哈一笑,然后摇了摇头,这才对一直低着头的妇人说道:“焦姐,你莫要再思量了,左右是淘换两个不值钱的**子,又不是什么金贵物事,街坊邻居一场,伍某人还能害你不成?”

伍爷说到这里,顺手将桌面上一块丝帕掀了起来,露出底下两块雪白的银锭,然后玩味地看着焦姐。

下一刻,焦姐缓缓抬起头来,露出满脸的挣扎和恐慌:“伍爷,背主做窃,若是事发,我等贫民小户,担待不起啊!”

“我当是为何。”伍爷这时大笑一声:“焦姐,你莫要怕,那等漳州来的土包子,岂敢在我福州城里撒野?此事若有后患,全部着落在我身上!”

想一想后,伍爷探身对焦姐说道:“做完这一票,你便寻个借口把工辞了,拿着赏银先去给你儿子养病。待我侄儿病好,瑞福斋马掌柜那里,我给你寻个洒扫的差事如何?月钱只高不低!”

看到焦姐脸上的恐慌渐渐退去,伍爷脸上愈发得和颜悦色起来:“这二十两银子你现下就拿走,倘是银子使完,侄儿的病还未好,你再来找我。街坊邻居的,还能见死不救不成?”

就在焦姐天人挣扎之时,一旁那个温和不起眼的中年人,用一种略显怪异的口音张口说道:“罢了罢了,你儿子咳成那样,一般人也治不好。这样,银子你拿走,我午后派人送药过来,今日见效,7日内包好,如何?”

焦姐这一刻张大了嘴巴。

而伍爷在微微一怔后,则是“嚯嚯”地笑了起来:“焦姐,有宋大人出手,你儿子的命算是保住了。这可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还不赶紧谢过大人?”

顾不上思考这位老爷是如何知道自家孩儿病情的,下一刻,焦姐“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宋嘉面前:“大老爷慈悲,银子民妇不要了,只求老爷出手治好我家孩儿”

宋嘉这时微微一笑,伸手拿过焦姐带进门的那个竹篮,然后将桌上的两锭银子,外带一对不足10寸高的青釉梅**,一并装进篮子,再用一块粗布盖好。

躬身把篮子塞进焦姐手中后,宋嘉温和地说道:“岂有办事不拿赏银的道理?你拿了银子,我们才安心嘛”

“出行有益,交易夺魁,疾病渐好,求名必遂”这几句卦辞从焦姐脑中飘过,此刻她终于不再犹豫,眼中渐渐露出一丝坚定来。

当天午后,目睹自己10岁的儿子吃完几颗怪异的白色药片后,多日来第一次安稳入睡,焦姐知道,自己请假的时间已到,是该出门上班了。

把那对梅**小心藏在竹篮底下,焦姐一路行到离家不远的一处铺户门前。

这处铺户地理位置并不好,不在街口,也不在闹市,而是在一条小街中段。

来到这家名为“恒广康”的绸缎店门前,焦姐略略整了整衣襟,和门口两个膀大腰圆,怎么看都不像伙计的青衣汉子打了声招呼后,径直走入门内。

恒广康这间貌似没什么生意的绸缎店,和大部分明代的铺户一样,都是前店后寝的格局。

焦姐一路穿过前店,二进院子,然后面不改色得从后院正在练习枪棒的10几个汉子身边走过,进了柴房。

从柴房出来后,焦姐裹着头巾,扎着袖套,提着扫把和簸箕,开始打扫起整间院子来。

到了下午4点多,焦姐打扫完外间,开始提着水桶,拿着抹布和掸子,打扫起东家的书房来。

“恒广康”的掌柜姓郑,郑芝龙的郑,名叫郑三才。

郑三才是郑芝龙同志未出五服的表亲。此人能言善辩,能写会算,深得郑芝龙信任,于是被安排在福州这个重要部位,担任郑氏海盗集团驻福州办事处主任。

通常来说,来恒广康这家绸缎庄做买卖的,大多不是来买绸缎,而是来买认旗的船东们近年来要想平安从金厦一带过路,最好还是买一杆郑氏的认旗比较妥当。

当然了,认旗这种高档消费品,买的人自然不会很多。所以郑三才主任每天需要处理的公事,通常早上10点以前就会结束。

于是乎每天下午,焦姐便会将二院和后院的两处大小书房,统统打扫一遍。

今天焦姐格外勤力,提着水桶,进进出出在两间书房打扫了好一阵。其中有两次焦姐手中的木桶里其实没有装水,而是装了一个梅**,上面盖着抹布。

大小书房的博古架上,原本各有一对青釉梅**的。这两套瓷器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玩意。就是当初装修时,从街口瓷器行里顺手买来的一般货色。所以同样款式规格的梅**,很容易就能从瓷器行找到。

焦姐今天的任务,就是从两间书房里各自替换一只梅**出来。

傍晚时分,焦姐将两只替换掉的梅**交给了接头人,与此同时,一行不起眼的队伍,簇拥着一顶青竹小轿,也来到了福建巡抚衙门的后门前。

7

Ps:书友们,我是素罗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