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154节 黄老爷

旅明 第154节 黄老爷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154节 黄老爷

阳春三月,小雨如酥,正是一年春好处。

杭州城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细雾中,小桥乌篷行人瓦檐,若隐若现,山水蒙蒙。

一顶凉轿正在青石路上缓缓前行。

簇新的细呢凉轿装饰精美,轿身轿窗轿杠无不用料考究,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自用之物。抬轿的四个轿夫身穿同款细布号衣,步伐整齐,配合默契,显然训练有素。

轿前引路的是两个身高体壮,一脸横肉,满身绸锦的豪奴轿后跟着的长随和小厮,手中举着苏州产的油纸四君子伞,亦是绫罗满身。

这一行脸上写满了“穷鬼退散”字样的奢遮队伍,此刻正走在太平坊外的青石板路上。位于杭州上城区的太平坊,富户云集,官绅扎堆,故而街面上时常有人修缮,青石板路平整光滑,一行人在小雨中步履很快,没多久,凉轿拐入一条路边的侧巷中。

这条侧巷名叫古柳巷,巷口有一株盘虬卧龙的老柳。巷子两旁尽是丈五高墙,整条巷只有四户人家这叫一体四户,听上去逼格略低,没有后世一体两户那么牛b。

说话队伍就来到一扇朱漆大门前,这时早有那门子打开侧门,有负责上来迎候的,也有负责返身进宅,提气长喝的:“老爷回府喽”

凉轿一路不停,顺畅的拐入侧门,来到轿厅,四个轿夫这时齐齐住脚,一声轻喝,缓缓落下轿来。

长随这时躬身在轿门旁轻轻说道:“老爷,进府了。”

听到轿内传来“嗯”的一声后,长随这才轻轻卷起轿帘,轿后有两人这时极端默契的微微一抬轿杆:天启七年丁卯科杭州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黄平黄志诚老爷,就从轿子里走出来了。

好久未见的黄老爷颌下已然留出短须,此刻他头戴一顶黑纱四方平定巾,身穿苏坊的玉色湖丝大袖直缀,腰间挂着坠子,香囊,手指戴着玉环,气色丰瑞,体态沉稳。

老爷下轿后,就在闻声而来的黄府大管家招呼下一路进府。沿途府中的管事、仆人、护院,婆子、仆妇、丫鬟、纷纷站在门前恭谦肃立,迎候老爷回府。

黄府的主宅是三进,两旁有七八所偏院,后宅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园子,占地广阔,气派不凡。

黄老爷目不斜视,身旁跟着管家,长随,小厮,一路跨过三进宅门,回到内宅的书房里。一进屋,四五个丫鬟便穿花蝴蝶一般开始伺候老爷更衣洗漱,端水饮茶。

黄平洗完脸后,换上一身素淡的细布软袍,脚下穿一双草拖鞋,来到里屋,试试桌上的青瓷茶碗里水还烫,于是便拿起桌面上的一些信件和名帖,一一拆阅起来。

黄志诚在中举后这半年时间里,已经渐渐适应了眼下这种做老爷的生活。就和后世那些一夜爆红的人一样,突然间你的一举一动都有人注视猛然间活在聚光灯下的感觉,一开始还真没有那么容易适应。

好在大明朝和后世还是有区别的,黄老爷很快发现,自己不需要担心什么:在自家的宅院里,他就是皇帝,他掌握着这所宅子里100多号下人的生死。

明后期由于人口增长,大批农村失业人口进入城市,社会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化,享乐,奢靡之风大涨。在江南地区,即便是寒素人家,一样“耻穿布素”,“家无担米,华衣鲜履”。

这同时,社会蓄奴之风大起,中下等人家雇佣奴仆已是常见,更不用说缙绅阶层。富户大族阡陌连横,广置田产,家中仆役成千上百,实属平常。

黄志诚中举以后,根据大员传来的命令,他开始一步步在杭州城里扎根,建立自己的人脉。

要扎根,首先就是屋宅。

因为黄老爷三山五岳的“朋友”比较多,各种诡异的事情估计今后也不会少,所以黄老爷家的屋宅必定不能太小。虽说理论上这些朋友是不会打扰他的,但是总得有备无患万一哪天弟兄们要开杭州城,怎么说黄老爷家也能埋伏一个连不是?

本着这个原则,黄志诚中举后,就开始正式在杭州城里相宅子。好在到这个时候,已经不用老爷自己受累,新雇的管家,管事,汇合一票房牙满城乱跑,没用几天,黄老爷就盘下了古柳巷的这所大宅。

宅子在上城区,是从一位致仕老爷手中盘下来的,占地广阔,适合黄志诚的要求。盘下宅子后,他又花了不少银子将宅子装修一番,这其中还包含着一些看似平常,实则很有深意的改动。

搬进宅子后,黄志诚就随手雇了100多号各色下人用来充门面。如此大的宅子,理论上100多人略有点寒酸,然而黄老爷原配早逝,后宅无主,所以眼下这点人将就着够用。

在置业添产的同时,黄志诚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没有落下:交游。

身负着刺探江南地区社会情报任务的黄老爷,在迎来送往,交友酬酢这些工作上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从科举同年,房师座师开始,黄老爷利用这些成为举人后自带的原始关系络,一步步扩展着自己的人脉。

今天从外间归来,就是因为他一早去了画社那里应酬交际,到傍晚方归。

黄志诚花了一盏茶功夫,将桌面上的两封书信和一些名帖都看过后,转头吩咐丫鬟,召管家进来。

管家姓吴名持,正值不惑之年,圆圆一张脸,看着就喜庆。

杭州这种服务业极度发达的明代大城,就和后世的纽约一样,高端服务业市场早就形成规模。

似吴持这种有能力管理一所大宅的职业经理人,黄志诚当日一中举,就跑来七八位。有自荐的野路子,也有手持某位老爷荐书的正规军三年一度的乡试同样是服务业市场的狂欢,像黄老爷这种寒门出身的士子,一旦中举,妥妥就要改门立户,招兵买马,全套下人配置所谓给我一个举人,我就能创造一个家族

吴管家就是这样一位职业经理人。他是杭州本地人,父兄都是管家,也就是说,吴家全家都是管家,所谓家学渊博这话有点绕口。事实上吴管家之前就是在苏州府大户家当差的,后来遭遇到职业天花板但凡聪明点的人家,是不会在兄长做总管的情况下,给弟弟安排外宅管家职位的。

吴管家于是竞争外宅管家失败。当然这属于非战之罪,主家当时也替他写了一封言辞溢美的荐书用来找工作。

新出炉的黄孝廉在调查完吴管家背景后,觉得此人很适合当下的局面:黄老爷和其他中举的那些丝不一样,黄老爷不缺银子,也不缺各种狠辣手段,他现在缺的是人脉。

管家和绍兴师爷这类人都是一个概念,属于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阶层,像吴管家这种管家世家出来的地头蛇,正合黄老爷所需,于是吴管家就火线上岗了。

“那几个乡下人还没走?”吴管家进到里屋后,还没来得及行礼,老爷就劈面问到。

“回老爷,未走,在更房里窝着呢。”吴管家这时神色一正,立身回到。

穿越众当初之所以选了黄平这个穷秀才来代替,就是因为黄秀才全家死光,没有亲属。然而当黄老爷一朝中举后,捷报传回台州,天台山下那几个破村子就开始往杭州来人各种所谓的亲戚,各种所谓的朋友,各种所谓的老乡络绎不绝

原本就心中有鬼的黄老爷,自然不会接见这些跑来打秋风的。倒不是怕容貌露出破绽:在这个30岁就满脸皱纹的时代,离家十来年的黄平,即便擦肩而过,这些所谓老的乡都不会认得。

黄平怕的是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一不小心说错了当年什么家庭成员的身份辈份之类。再说了,黄老爷有必要和这些泥腿子接触吗?举人老爷的面是那么好见的?

吴管家知道自家老爷对待这些乡邻的态度。就他私下里猜度,大约是老爷当年离乡的时候,和这帮乡亲闹了什么不快据说老爷将忘妻下葬后,田土就地发卖,再没有回过老家。

“现在报应来了吧,这帮混账泥腿子!”吴管家这时站在屋内,看似脸上毫无表情,实则心中暗爽。从他的角度来说,自家老爷现在这种对待乡里的态度最妙不过要不然哪天跑来个台州二傻子当了老爷心腹怎么办?

“唉,就照老规矩办吧,还是把人安排给赵管事。”黄志诚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太好的办法。这些狗皮膏药杀不得,也骂不得,赶走又怕坏了名声,影响自己辛苦建立的“人设”,只能是交给赵管事了。

赵管事就是赵五田,当年的屏风山土匪,现在是黄府一个不起眼的管事。

赵管事是黄府里唯一一个知道老爷真实身份的人。作为黄志诚和杭州站联系的桥梁,赵五田肩上的责任重大,一切有关于穿越众方面的事项,黄老爷不方便出面的,平日里都是由赵五田出面去操办。

7

Ps:书友们,我是素罗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