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126节年会议

旅明 第126节年会议

作者:素罗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02:13

第126节年会议

穿越位面的1628年,注定不会是一个平静的年份,响彻大员周边的火炮爆炸声,提醒着人们,战争随时都会来临。

无视窗外的噪音,大办公室里此刻座无虚席,正在召开1628年度,穿越势力的第一次扩大会议。

会议由夏先泽主持。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是审核即将在大员岛中心动工的皇城图纸。图纸由设计师冯冠杰提供,事前在论坛上有几轮初稿,今天是最后定稿日。

看着冯冠杰在展示板上贴出来的最后效果图,屋里大部分人脸上露出的,还是那种见到土包子的嫌弃表情。

“这不还是个二层半的居民楼吗?”有人当即不爽。

“不就是想要新天鹅堡吗?握草,材料呢?人手呢?”这几天被人喷来喷去,早已经肝火旺盛的冯冠杰,用指头戳着鼻梁上的眼镜,凶狠得条件反射式地怼了回去:“就这点资源,别说登基,等到迁都那一天,你们心爱的新天鹅堡还没盖好呢;到时候大爷们全去对岸盖新地标了,这个就是烂尾楼一座!”

......这下都闭嘴了。

出现在效果图上的,是一座穿越众最熟悉不过的长方形二层居民楼,楼顶是小两圈的全通式超市大厅,整个建筑是“吕”字型结构,方头方脑,毫无个性......

“大员土质不好,所以地下室只有一层。”冯冠杰气顺了点,手里拿着根竹鞭,开始在图纸上点来点去:“地下室挑高三米二,今后曹总那些进口箱子,包括所有的重要进口物资,就在地下室整理和存放。”

“地表一二层是砖混结构办公楼,公用办公室,公用厕所。窗户是双层,外层木板,内层的平板玻璃,要等咱们自己的玻璃窑上马。”说到这里,冯冠杰看了夏先泽一眼,然后继续介绍:“三层是无立柱全通商务大厅,今后开全体大会,还有登基大典就在这里。”

好多人听到这里,下意识看看坐在夏先泽身边,正在笑嘻嘻听讲的曹董事长。

哪怕论坛上关于今后的路线问题还在辩论阶段,但是在这之前,君宪制是各派已经达成的共识;所以当初规划中的政务大楼,已经被更名为皇城......“这就要当皇帝了啊!”屋里这些生在红旗下的中年男人们,最近一段时间每当看到董事长,心里总是五味杂陈。

“大厅的科技含量比较高。”冯冠杰没功夫注意这帮建筑盲的表情,自顾自往下说:“钢筋混凝土全通式大厅,外带玻璃幕墙。既然不用立柱和隔墙,那么库里储备的那点盘圆钢筋,就要配合土水泥用来浇屋顶。另外落地式的钢化玻璃墙和一些铝制配件没有存货,需要一箱配额,这个......”

说到这里,冯冠杰停嘴看向夏先泽和曹川。

“一箱够吗?别干到一半又要加预算!”夏总看来当年做地产的时候,没少被这帮搞建筑的坑害,此刻心有余悸。

“绝对够!”冯冠杰习惯性的露出低沉语气来加重诚实感:“2厘米厚的钢化玻璃,50块摞起来,高度也不过1米,就这连今后的损耗都算进去了。玻璃大小就比照传送空间的规格来定做,边长2.8米的平方块,剩余空间放备件,还能空余出一点位置弄些射灯过来,到时候晚上灯光一打,效果刚刚地!”

夏先泽扭头和曹川耳语几句,大概曹某人已经意识到,未来要在里面登基,看来这间超市就是自己在白金汉宫的典礼厅啦,于是轻轻点头,这边夏先泽目光一扫,看没有人反对,于是也点点头,一箱配额就这么定出去了。

......

“皇城”图纸敲定,下一个项目是台江造船厂。

造船厂本身并没有出现反对的声音,主要是关于配套设施的争论比较多:木料不缺,可穿越众的工业体系现在遇到了第一个难点:铁。

资源是有限的,到底是把手头的资源,投入到台北的铁砂矿挖掘中,还是投入到闽浙粤的生铁收购中,眼下这两种方案都有支持者,就像后世关于“造不如买”的争论一样,这事也处于讨论中。

17世纪的台北,是有天然铁砂矿的,虽说总量不多,但足够穿越势力挺过初期。然而眼下就跑去台北开分基地,穿越众的运输线要面临巨大的军事风险:包括盘踞在台北的西班牙人,包括盘踞在台湾中部笨港一带的福建移民,这些人是郑芝龙的属民。

要想安安稳稳开发台北的铁矿和硫磺,就要首先赶走西班牙人和占领笨港——穿越众眼下所有的精力都倾斜在基础工业上,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和老郑还有大饼脸们干仗。

所以暂时先从闽浙粤三省购买明人的生铁,就成为今天大会上决定的第二个议题。这个方案还派生了另外两个决定:窑区进口小电炉,窑区和赤崁新区之间挖电缆沟。

小电炉不用说,那是必须的。但是要进口将近3公里的电缆和电力配件,只为了赤崁人民用上电灯和船厂用上电锯,这个非必要项目,今天在大会上遭到了强力阻击:想想非洲人民还吃草呢,你们就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最后这个方案遭到阉割:先挖沟,等啥时候本子的铜凑够了,咱们能自产电线再说......

两个议题吵吵完早已经过了饭点,老爷们草草吃完工作餐,又开始替土著们操心了。

说是替土著操心,其实是要干土著一把。

和其他遇到的问题一样,每当人们想干点什么,总会发现有很多前置条件先要满足......

盐场。

嘉南平原是中国最适合晒盐的地区之一: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全年雨量集中在夏季,海水咸度高。

历史上这里晒盐300余年,布袋,七股这些金牌盐场,每年的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上。

穿越众自然也是要晒盐的,那句话怎么说?穿越不晒盐,菊花要撒盐。

盐是重要的商品,尤其是在大明某些缺盐的省份,比如海对面的福建;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窑区基地下一步就要针对盐来上马设备。

穿越众用不着跑到北面10几公里外的七股地区去晒盐,整个台南沿海都可以。然而考虑到已经成为工业基地污水排放渠的新港溪,那么,未来的盐场最好还是稍稍往北一点,越过新港溪,在曾文溪和新港溪中间选址为妙。

然而这样一来,盐场就面临着一个现实威胁:新港溪以北,是麻豆社和萧垅社的地盘,而这两个土著村落联盟,迄今为止并没有向穿越势力臣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