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九十二章改土归流

统计大明 第九百九十二章改土归流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九百九十二章改土归流

整个拍卖会进行了三天,因为有皇上的承诺,成交价屡创新高,最后共售出七点二亿两白银。

对于西北的价值来说,卖这么点钱肯定是亏了。

不过总要有人开发这些地方对国家才有意义,无论是资源还是土地,并不是你储量大就厉害,要看你的开发能力。否则澳洲人和加人资源那么丰富为啥只能给人当狗。

支持国家运转的是税收,而把土地卖出去,大家从事生产自然会产生税收。

朱慈烺除了把自己的债券兑换成了铁路公路沿线的土地和重要的城镇用地之外,剩下的都用来购买沙漠和天山山林了。

沙漠和天山山林并不值钱,朱慈烺买的是未来的开发价值,不论是以后沙漠里的石油还是山里的矿产,对于皇家来说都是可以等待的收益。

而且沙漠经过改造未必不能变成良田,后世积极治理沙漠不也是卓有成效的么。

拍卖会结束,朱慈烺又一次悄悄的离开了,这次并没有原路返回,而是一路向北,先去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给很多人的印象一直是千沟万壑,土地昏黄,水土流失严重,窑洞贫困等等。

其实大明的时候,这里的森林覆盖了还有百分之三十几,一年之中春夏之时,这边的植物也是绿色,各种山坡梯田里也长着庄稼。

不过穷是真穷,不说其它,这次北上,朱慈烺的后勤车队就增加了一半,以应对物资匮乏的问题。

朱慈烺过陕北往榆林而行,一路上人已经很少了,朱慈烺一直执行着把山区的百姓迁出去的政策,这里跟西南又不一样。

因为这里都是汉人,朝廷的命令更容易得到执行。

除了留下一些河谷平原地区的百姓种地植树,深山沟壑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出,陕北的百姓主要迁移往北海附近、东北附近、新大陆和南大陆。

大明的三北防护林计划刚执行了四五年而已,不过因为大量的人口迁出,植被有机会恢复,这边的环境看着还不错。

过了陕北之后的榆林,这边又是另外一副景象,沙丘一个个相连,百姓沿着沙漠的边缘种树,朱慈烺到的时候正是二月底,最适合种树的日子。

为了表示对治理沙漠的决心,朱慈烺命令队伍中每个人都要种十棵树,包括朱慈烺和崇祯都亲自动手。

看着一颗颗小树被栽下崇祯问道:“这有意义么?听当地百姓说,这边种的树三颗也活不了一颗。”

朱慈烺坚定的挖着沙坑:“当然有意义,不要说三颗活一颗,就是十颗活一颗一百颗活一颗都有意义。

我们的祖先没有做好榜样,把这里祸害完之后留给我们,我们怎么能继续做坏的榜样,放任这里,将来再把黄沙留给子孙后代?

从唐朝往后历代为何再也无力经营河套,大明为了夺回河套为何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正是因为从长安到河套之间的这些地方土地已经失去了承载能力。

河套以前都是在我们汉人之手,后来放弃,是因为那边成了飞地,成了鸡肋。

咱们就是要把河套和长安重新再连接起来,把这里的沙漠再次变成草原。”

朱慈烺听说过后世的气候变化论,但是朱慈烺也听说后来毛乌素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

大明虽然没有高科技,没有生物学,没有基因育种,没有科学种树,但朱慈烺觉得,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不就是种树么,做就是了。

没有技术就创造技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做就有可能成功,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

趁着现在这边的环境还没有被破坏到后世那个地步,朱慈烺觉得他有义务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土地。

崇祯有些佩服起自己的儿子,这些明知道很难完成的事情,儿子都一步步的做最后都完成了。

崇祯第一次见到沙漠,原来沙子真的能够多到吃人的地步。

看着不停往沙漠里延伸的树林崇祯不禁感叹:“听说你在搞什么三北防护林,几万里的地方同时在栽树?”

朱慈烺歇了歇:“几万里同时栽树有点夸张了,不过每年皇家都会拿出一笔钱,在这样的地方栽树,西北的轮台哈密北,河西走廊上,黄土高原上,京城北方的沙漠,东北地区都有人在种树。

也许几十年之后,大明能年年看到河清的样子。”

崇祯也憧憬道:“以后真想再来看看,看看现在栽下的树有没有成材,看看沙漠是不是被我们战胜。”

朱慈烺微笑着:“一定会的,父皇要是想看,以后就到这里走走,等看完之后回京再告诉我。”

崇祯再次点头:“这次出来,朕看到了很多,以前躲在四九城里,以为天下大治只需要朕勤勉政事就行了。

现在才发现,百姓想要的跟朕以为他们想要的真的是不一样,原来百姓真的是只要一顿饱饭。

但是偏偏朕连一顿饱饭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朱慈烺安慰了一句:“不止您做不到,历朝历代又有几个皇帝能做到呢?做到的都被标在清史上成为人人称颂的明君了。”

崇祯虽然知道朱慈烺是在安慰他,但怎么觉得怪怪的?能做到的就是明君,那你的意思是我不是明君了?

不过想了想崇祯也没有生气,不用跟别人比,跟自己儿子比都比不过,他还佩称什么明君?

崇祯继续问道:“回去为什么要选择走草原这一条线?”

朱慈烺目光深邃的望着北方:“草原这边经过这些年的改造,已经可以进行彻底的改土归流了。

这边唯一的问题就是额哲部,他们依旧游离于大明的体系之外,这次从这边安慰一下当地的牧民,然后进行最后的改土归流,把这边交给内阁管理。”

对于政事的事情崇祯一直不想多问,不过听到交给内阁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皇明商号不是管理的挺好的么?怎么还要交给内阁?

这些人最能坏事,经常因为一个官员的盘剥导致一个族群的叛变,朕感觉交给他们还不如皇家一直管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