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七十九章他们说的对

统计大明 第九百七十九章他们说的对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九百七十九章他们说的对

崇祯还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会为粮食太多而忧虑,不过看到朱慈烺一脸淡定的表情:“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法?”

朱慈烺点点头:“粮食只要够吃就行,多余的粮食,百姓会拿来养猪养鸡鸭等等,这又会导致肉食的价格下降。

也许只要十几年时间,大明百姓不必等到过年才能吃肉。那个时候可能普通家庭每个月都能吃上肉,甚至三五天就能吃一顿肉。

从刚刚那个村子就可以看出,不少家庭粮食富余之后都选择了养殖鸡鸭猪羊这些牲畜。”

崇祯觉得朱慈烺在开玩笑,但是真实的事例摆在面前又向他证明着朱慈烺可能没有说谎。

三五天就能吃一顿肉是什么概念?家里不到一百亩地以上的小地主都不敢这么想,大明要是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那该是什么样子?

看到崇祯的憧憬朱慈烺解释道:“当然这个前提是得让大明百姓的钱袋鼓起来,大明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开更多的工厂,发更多的工资。

这样百姓才能挣到更多的钱,光靠卖粮食是过不上这样的生活的。”

崇祯皱起眉头:“如果所有人都去工厂了,那么粮食生产怎么办?”

朱慈烺摊摊手:“实际上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那么多人进入工厂。目前大明粮食生产数量已经是消耗量的两倍还多,那也就意味着,有一半的人口实际上不用再种庄稼。

而且随着牲畜的大量使用,种地的劳动力需求也在降低,一头牛能耕的地相当于两到三个成年劳动力。

也就是说,大明的农业人口仅仅需要以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就能生产足够的粮食,再多生产,那之后放着烂掉霉掉而已。”

崇祯算是明白了:“所以这次你考察之后还是决定出售这里的矿产?让别人办厂招募工人?”

朱慈烺沉吟片刻:“目前来看,这里开矿的利大于弊,所以朕……我打算让皇明商号出售采矿权。

出售了采矿权应该能卖个几百万,之后这些钱,正好投入这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上,先修一条公路也好。”

崇祯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就是感觉跟他当皇帝那个时候不一样了,感觉什么都不一样了。

曾经崇祯记得,自己老子和哥哥当初为了一点矿税跟那帮文臣吵的昏天地暗,结果一年也就几十万两银子。

现在为什么自己儿子随便一个矿场都能卖几百两银子,这几年怎么突然感觉钱好像变得不值钱了?

崇祯就奇怪的问道:“为何当初,朝廷几十万甚至几万两的银子都要吵上半天,户部库甚至连几千两银子都哭穷拿不出来。

那时候百姓也是贫困交加,家中无隔日之粮,加税每亩几文钱百姓就怨声载道甚至有人成为流寇。

怎么现在看你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乃至数亿两银子的花,怎么百姓手里钱也越来越多?”

这还真的很复杂,朱慈烺要好好的组织一下语言才能回答:“父皇,其实当初大明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就拿崇祯八年来说,当年辽响共耗费两千三百余万两,各地练响加派加上剿匪加派更是多达三千多万两白银,这些还不是军费的全部。

然后就是各卫所边军虽然军饷被克扣,但是两百个卫所当初太祖是把田地分给他们了,让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们每年应该有四千万到八千万两银子的粮食产出,虽然大部分都被克扣了土地被挪用了,但是这个账就摆在那里。

这就导致朝廷每年还要拿出近千万两银子养活卫所。

光军费开支这一项,算上隐形开支,大明每年都超过一亿两银子。

然后官员俸禄,除了每年的俸禄、禄米、还有禄田,冰敬炭敬,火耗收入等等,还有各种的吃拿卡要,加派摊派收入等等,一年开销也都数千万两。

最后那几百两是下面的人吃喝之后送上来的,也就是人家吃剩下的,维持大明朝廷正常运转的钱,所以才显得少。

您只往百姓身上加一文钱,发到部里,就变成了两文,到省布政使就变成了四文,道理州府就成了八文,到了县里就是十六文,县里在包税给那些税吏乡绅,从百姓手里收上来的时候就是三十二文。

也就是说实际上崇祯八年的时候大明百姓大概承担了两亿两以上的税收压力,而所有的税收又都是从田地上出。

崇祯八年在册的耕地只剩下三亿六千多万亩了,百姓要承担的每亩田租达到了近六钱银子。

这六钱银子相当于一石多小麦,南方种水稻可能会好一点,但是北方百姓一亩地收的小麦也不过一石半,还要上交六成田租呢!

只有夏天再种点杂粮,卖了杂粮交了租子和税收基本上一亩地剩下百十斤杂粮,包地十多亩,挖野菜才能凑够一家几口一年的口粮。

南方富庶就是因为南方一年能收两季稻子,每年有五石的收成,地主拿走三石,再卖一石交粮税,每亩地能净赚一石大米,卖了换杂粮,三五亩的收成就够一家吃的,能攒下一点家底,但也仅此而已。

老百姓一年到头种地交了地租再交皇粮,根本不剩下什么东西了,要是再碰上旱涝灾害,或者重病匪患官府摊派,那只有成为流民。

剿流寇要钱,要钱就往田地摊派,摊派一下,更多的百姓成为流民,所以匪患剿灭不尽,官逼民反。

现在大明虽然税收达到三亿两,但是免去了农业税,地租也降到两成以下,百姓的生活才有了本质上的飞跃。

至于税收总量,还真的没有增加多少,这些钱全靠工业生产和商业繁荣才实现。

假如一个百姓自己种地自己吃,平时在家编些东西种点菜到集市卖,一年到头一分钱的税收都不用交。

只有大宗商品贸易才会产生税收。”

崇祯怀疑的看着朱慈烺:“不对吧,朕记得大明税收不多,但是皇明商号挣的钱多啊,大明军费更是大半都是皇明商号提供的,有人说大明的军队其实是皇家的私军!”

朱慈烺饶有兴趣的看着崇祯:“对啊,本来就是皇家的私军啊,有什么问题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家的,那军队为什么不是皇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