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六十五章大明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第九百六十五章大明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真腊国原本不是真腊,而是大城王朝,就在柬埔寨旁边,也就是泰国的前身,因为一次朝会的时候,朱慈烺误把大城国叫成了真腊,所以一夜之间所有的官方称为大城就变成了真腊国。

弹丸小国的国名,谁会在意,陛下怎么可能错,因为这个国家本来就应该叫真腊,更有学者考证历史上这个大城国曾是真腊的一部分。

本来大城国就不是他的本名,所以改一改也没有什么。

只有大城国的使臣懵逼了一阵子,不过天朝上国怎么叫他们也管不着不是。

李岩早就看真腊国不顺眼,别人早早的都朝拜供奉,纳入了藩国体系,就他一个真腊觉得自己了不起,一直拖拖拉拉。

要不是大明一直没有腾出手来,又因为他不是交通要道懒得搭理他,这样的国家早就被灭了。

结果大明这边一再莫卧儿取得大胜,这家伙倒好,立刻怂了,立马投降入藩。

陛下也是仁慈,不仅接受了,还给了他出兵的机会,这家伙竟然在莫卧儿还混了一块地,虽然地方不大,只有一城之地,但是背山靠海,风景还不错。

这个地处偏远的飞地,没有哪位王子愿意来,毕竟离开了大城,那岂不是被边缘化,还怎么争夺继承权?

再说一个城而已,大城虽然大明看不起,但是其领土面积也有大明一两个小省大,为了一城放弃一国,这不是脑子抽了么!

最后怀着一样的心思,一众王子推举王长子前往担任这一城之主。为了表示对这块地的重视,特意把名字改为省。

王长子因为性格懦弱,加上被父亲和兄弟欺负,早就想逃离这是非之地,说以欣喜的收拾东西就来了莫卧儿。

众王子算盘打的响,但是没有想到形式确不随着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因为大明来了!

整个真腊国因为上了称臣的藩属国奏表整个国家上下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大量的大明商会涌入,不少的港口商铺,田地,矿山一样样的被买走,这些商会挥舞着大明纸币,几乎是看到东西就买,一副要买光真腊的架势。

等到真腊上下反应过来的时候,全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港口易主,接着就是大明的商船队蜂拥而至。

那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前来买卖物资的船只挤满码头,百姓们织出的土布要一两银子一匹,大明更好更密更宽的布只要九钱银子。

土布跟着降价到九钱的时候,大明棉布就卖八钱,一直到土布降到六钱,大明棉布才停止降价,以六钱一匹的价格出售。

大明商会不讲价了不是因为已经到了成本,而是大城王室表示了抗议,大城王拖着病体约见了大明理藩院院正,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商谈,彼此交换了彼此关系的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

然后各商会把价格定在六钱银子一匹,这个价格土布的利润已经很微薄了,一个月辛辛苦苦织布还挣不到半两银子。

整个大城国的土布织户受到了致命打击,不少工坊破产,街上流民和没有工作的工匠沿街乞讨。

因为不止止是织户,大明的优势产业还有陶瓷、铁器、木器、漆器、盐、糖等等很多。

面对这样的形式,大城上下暗暗着急,甚至不少人抱怨大明不给人留活路,在理藩院大城国的官员头都磕破了,街上的流民和工匠也有人串联想要围攻大明商会。

然后大明海军陆战队来了,大明战列舰分舰队来了,大城上下一下子安静下来,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吧。

大明也不是不讲理的,大明的商会经过商议,大量招募当地破产的工匠和织户,大量招募流民屯田垦荒。

从大明拉来先进的纺织机器,拉来铁定钢锭,拉来木器漆器匠人,就在大城办厂,促进大城国就业!

然后这些人涌入大明的工厂,社会再次回归了安宁,一切又像从前一样,而且不少原本很贵的东西现在都变得便宜了。

一切都像一样,但是好像又不一样。

一样的是高高在上的人依旧高高在上,不一样的是高贵的贵人里面又多了很多大明商人商会代表的身影。

除了商业上的变革,大明的报社纷纷在真腊成立分社,报纸低到五文钱一份,要知道就是这么大的一本书也都要几十两银子。

而且内容之丰富让真腊国上下觉得自己这群土包子刚刚开眼看世界。

大明真是太强大了,各种政策真是想百姓之所想,当大明百姓真幸福,要是咱们也是大明百姓就好了,为啥真腊有这么多的黑暗面?真腊已经坏了,必须要向大明学习!

仿佛一夜之间,真腊王说的话百姓再也不相信了,王宫流传出的正规的盖着大印的文书,都没有大明的报纸来的真实!

毕竟真腊国已经腐化了,已经堕落了,是肮脏的,说以各种政策法规一定充斥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和交易。

大明那么强大,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是自由的灯塔,大明是给真腊带来文明的,大明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失去了经济失去了舆论喉舌之后,这些王室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怎么辛辛苦苦花钱编练的新军也不听话了?

真金白银的武器钱是真腊国出的,军饷伙食后勤也都是真腊出的,为啥新军确要听大明的话?

当新军被调到莫卧儿之后,为啥只有老国王的命令和王长子才能指挥的动?王长子什么时候有这个手腕了?

还有这些朝臣是怎么了?为什么个个都喜欢往理藩院跑,为什么个个都争着跟大明的商会做生意?代理人?那不就是出卖真腊的资源给他们自己换好处么?

当某位王子在朝会上大声斥责的时候,为啥这些官员一副就应该如此的模样,什么穷的时候就应该拿资源换物资换科技,换百姓富足。

还有人说王室就应该按照大明的指示和指导来治理国家,早日提升自己的藩国等级,这样百姓才能得到更多实惠等等。

最关键的是,一大帮人拿着大明的长子继承权说事,大明都说了,立长不立贤,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大明都支持真腊国进行改革,革新的跟大明一样成立内阁和军部!

王室就应该顺天应人,早日推行改革!王长子就支持改革,我们都支持王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