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九百零五章铁路才是根本解决方案

统计大明 第九百零五章铁路才是根本解决方案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九百零五章铁路才是根本解决方案

话筒和喇叭用的和电报都是相似原理,话筒部分是一个电阻,根据声音的大小产生不同的电阻,使得通过的电流大小不一。

喇叭也是一种电磁线圈,通过切割磁感线震动传声膜就能实现震动发声。

原本电话应该是电报的进阶技术,大明走的不是寻常技术路线所以两样一起研究出来了。

朱慈烺试验了一下,声音失真,杂音大,不过确实已经成功。

朱慈烺笑着点头:“先做几套用着,然后在慢慢改进吧。”

有了电池和电机技术,很多关于电的小发明应该会陆续出现,大明似乎走上了一条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并行的道路。

当然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已经成熟正在如火如荼,电气革命还只是开始,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参观完电实验室的两件东西,朱慈烺再次对蒸汽机那么着急起来,蒸汽火车到现在还没有成功,让朱慈烺非常着急。

转到蒸汽实验室,远远的就看到一条铁轨围着蒸汽实验室,一群工匠在一个火车头样式的东西上来回拧动。

看到朱慈烺来了,这些人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朱慈烺问管事的:“怎么样了?”

管事的擦擦汗:“目前卧式的应为密封性问题难以解决已经停止,现在主要在试验立式蒸汽机,这一台原型机试运行了半天就出现了故障,我们正在排查。”

朱慈烺看着这个巨大的铁家伙:“蒸汽机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故障,现在工厂里的蒸汽机不都能安全运行一旬之久了么?”

一旬是大明的常用单位,也就是十天,因为大明劳动法规定,大明公民工作每旬至少要休息两天,所以能安全运行一旬的蒸汽机,基本上就能满足工厂的日常使用,还能趁着工人休息的时候检修机器。

但是朱慈烺不理解明明已经很成熟的机器安装到火车头上,就老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管事的见朱慈烺不耐烦脸上的汗就更密集了:“因为……蒸汽机齿轮传动系统……非常复杂,且……因为……牵引力大所以需要零件硬度、耐磨、耐高温等性能都比较特殊,需要……”

朱慈烺摆摆手:“多久能完成?”

管事的犹豫半晌咬咬牙:“最多一……八个月,八个月之后一定能完成可以运行三天以上的火车头。”

朱慈烺点点头:“很好,另外,脑子不要那么死板,一个只能用半天,那就多准备几个就是了,沿途有火车站,大不了过半天换一个车头就是了。

给你三个月,研制出能稳定运行一天的,试验铁轨也开始铺设,先铺一条从通州到京城的吧。”

通州不仅是京杭大运河终点,天津来的货船运往京城的也都会从通州卸货,然后由马车运往京城。这段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四十里的路程既能满足实验需求又不至于花费太大。

管事的松了口气,要是把运行稳定在一天,那么压力就小得多了,炼钢厂那边新一批的钢材就要运到,到时候在修改一些地方就能达到。

换车头这个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那是实际使用部门的操作,他作为实验人员,总不能随便搞个东西先糊弄着,人家说容易坏,你告诉人家说勤换就行。

现在蒸汽火车拉上三百吨每小时能跑三十里左右,半天的时间就是一百八十里,从连云港到嘉峪关仅仅需要三天的时间换十二个车头就能到达。

三百吨就是六十万斤,这一趟火车拉的就够十万人马一天吃的了。

即使火车容易出故障,但是大明只需要保证两站之间只有一列火车运行,那么就不会发生事故。

以连云港到嘉峪关为例,可以每百里设计一个车站,那么这段路程上就可以同时开行一百二辆以上的火车,以三个小时到达一辆计算,那么一天可以到站八辆火车。

如果五十里设计一个站点,那么每天就可以到达十六辆火车。

就算以现在每车三百吨的运力算,一天也能送往前线四千多吨的物资。以大明目前的战争需求,这些物资足够战争所需了。

再加上从连云港到嘉峪关三四天就能到,如果运送士兵,这个效率,大明还怕个啥兵力不足!

如果京城到通州线路确定没有问题,那么这条线将延伸到天津,然后南下到武汉广州组成京广线。

从广州过广西云南,走缅甸到达莫卧儿最后一直通到印西边境的广莫线。

北面从京城过山海关,到海参崴,再到奴儿干都司修建京奴线。然后京城到张家口赤峰,科尔沁,北海到北疆城的京北线。

然后从连云港一直向西西出嘉峪关到叶尔羌地区的连叶线。

这两横三竖的铁路大动脉修成,大明才算把现在占有领土连在一起,这还只是初步的连接。

仅仅这五条大动脉朱慈烺估计最快也要二十五到三十年的时间,所费的钱财更是以亿记。

不过一旦这些线路修成,大明就彻底的连接成一个整体,成就当世无可撼动的超级大国。

除了这些核心线路之外,新大陆也需要一条铁路,南大陆也需要,京城到蒙古再到准噶尔也需要一条。

还有广州到南越,再到占城、柬埔寨、泰国一直到龙牙港也需要一条铁路。

京城到松江府需要,胶州要连接京松和京广线。

一个庞大的铁路网需要朱慈烺用一生的时间去规划,朱慈烺估计到他退位的时候大明的铁路网都未必能修够。

所以还等个屁啊,抓紧时间干活才是正事,这个五年计划结束大明钢产量突破一百万,下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大明的钢产量至少要到三百万吨!

大修铁路,先定下一个小目标,下一个五年计划先修它个一万里!后世霉国十年完成了二十万公里的铁路建设,现在大明用五年来修五千公里而已,应该可以吧?

行不行试试才知道,朱慈烺开口说道:“实验铁路要多招募培养铁路工人,多派学生学习,为下一步铺开建设做好准备。

工厂那边也要配合制造相关机械,确保大建设开始的时候,零件生产能够跟上建设的速度。

包括机车这边,也要培养工人,一旦铁路试运行成功,那么机车至少需要一年上千台的产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