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九十三章前哨战在不周山

统计大明 第八百九十三章前哨战在不周山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九十三章前哨战在不周山

朱慈烺眯着眼睛:“包括从前年开始的各种工程,大明洒出大量钱财,动员了超过三千万民夫进行各种工程水利道路河流沟渠建设。

这可是历代都没有过的规模,比起暴秦和隋炀使用的民役都要多得多,大明因此耗光民力了么?百姓因此揭竿而起了么?

不仅没有,百姓反而因此活命,大家不仅有吃有穿,生活甚至比丰年还要稍微好了一点?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大明用民力是付钱的,百姓没有白出力,所以自然不存在虚耗民力一说。

以后这样的官方投资行为拉动经济促进百姓增收,将成为大明新的国策。

大家也看到了,不仅仅是百姓富裕了,国家的税收也增加了,而钱放在国库里,大的不会生小的,放到发霉生锈,也不能给百姓带来一丝好处,国家税收也不会增加。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钱不是财富,提高生产力,储备的各种物资,百姓富裕这些才是财富。

大明以后奉行的将是量入为出的预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挣多少花多少,把挣到的钱要么投入改善民生的事业,要么投入能增加百姓收入的行业,这样才是最好的经济模式。

时代变了,政策变了,你们不能在用老眼光老思维来看待今天遇到的问题。

就像这次战争,不是说朝廷说不打就不打的,钱已经花了,不看到收益,你拿什么给百姓交代,各位也有不少人买了债券吧?作废了可好?”

下面的人都不说话了,辛辛苦苦买的债券,等着挣钱呢,凭啥作废,其实有不少人都有小心思。

朱慈烺也知道下面有人琢磨着既然莫卧儿那边大明取得大胜,西北还看不到收益,就算看到也绝对不会比莫卧儿那边收益大。

那么反对出兵叶尔羌,把这两亿两的国债转到莫卧儿这边支付,这样岂不是赚的更多!

朱慈烺听到这个冷笑一声,这些人是在想屁吃!打仗的时候不出钱,打完了都想老摘果子!门也没有!

莫卧儿地区是皇家出钱打下来的疆域,朱慈烺不好好的赚一笔绝对不会把他交出去。

就算将来交出去,那也是一些残羹剩饭的边角料,那些核心产业,有价值的矿山,各种城市房产都将会是内库财产。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剩下的与其讨论打不打还不如讨论一下该怎么打,莎车城距离大明太远了,尤其是莫卧儿帝国被偷袭了国都之后,叶尔羌也不敢把军队全部都投入到吐鲁番地区。

那么大明想要再次重现斩首战术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其实对付叶尔羌大明最担心的不是对方有多强,而是担心准格尔参与,准噶尔参与之后沙俄在插一手,那么本来只是西北的一场小战,搞不好成为西北和北疆持续战争的导火索。

这两年大明在北疆执行的是防守策略,就是不希望多线开战导致兵力不济。

再加上西北和北疆这边打仗,大明的陆军步兵优势不能充分转化成战斗力,骑兵方面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也不至于形成碾压优势。

质量上没有绝对优势,数量上也没有,这就很难办了。

满打满算大明只有六个骑兵师能投入西北战场,十八万骑兵而已。

且不说叶尔羌自己咬咬牙就能凑够这个数量,准噶尔也行,沙俄也能组织其十几万哥萨克骑兵。

不仅兵力上不占据优势,地域也太广大,朱慈烺也不怕打不赢,主要是拖延的久了,大明不得不再征兵,扩大骑兵规模。

到时候西北战事会影响大明接下来的计划。

西北地区的战争投入并不比海上底,两亿两要是拨给海军,海军都有信心把西班牙赶出美洲大陆了!

这一对比就更显得西北战事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本来打叶尔羌一开始只是满足朱慈烺收复汉唐故土的雄心,让大明的地图看着更完整。

如果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扩大战事,在朱慈烺看来是非常不划算的。

所以快速消灭对方,防止准噶尔和沙俄插手是这一战的关键。而大明对莫卧儿战争的胜利确为大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那就是从莫卧儿方向攻击叶尔羌,莫卧儿的西北边疆距离叶尔羌的莎车城只有数百公里,如果从那边出兵,数天时间就能打到叶尔羌首都,比起嘉峪关要快的多了。

但是从莫卧儿出兵跟从高原出兵有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帕米尔高原,想从莫卧儿出兵必走帕米尔高原,想从高原出兵帕米尔高原也是重要通道。

所以大明和叶尔羌之战的前哨战并不是在嘉峪关外的吐鲁番,而是在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是是波斯语的称呼,平屋顶的意思,朱慈烺更喜欢称呼其为葱岭,或者不周山!

当年共工撞倒不周山的那个不周山指的就是这里。

所以明明是华夏的神山怎么能落入外族之手!

其实从周遇吉的东线兵团跟高原师会师之后,高原师就撤回了高原,开始往不周山这边移动。

不过因为当地已经数百年没有见过唐人,早已经忘记了唐人曾经是这里的统治者,所以当地人对与伊教,莫卧儿和叶尔羌的认识度比起大明来要高。

高原师在那边进度并不顺利,高原师又不是全骑兵师,但是叶尔羌的并确是,所以在本来后勤供应就不顺利,地形又不熟悉的情况下,高原师也不敢冒进。

大明可没有师级编制被歼灭的先例,高原师距离最近的支援部队都要一个月的路程以上,要是自己在情敌冒进,被包围了,那基本上只能靠自己。

而一个师三万人还不足以灭掉一个以骑兵为主的汗国。

当初所谓的一个师灭一国,指的是沿海那种国家,面对这种内陆的擅长骑兵国家,大明新军还没有这么飘。

而不周山作为比大明高原还要高的地方,那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大明就是有这个心,没有能适应的军队,拉过去非战斗减员比起战斗减员还要多。

不说人受不受得了,平原上的马也受不了高原的气候啊!

所以两个高原师就是大明能拿得出手的全部战力,再编练战后这样的高原师太多又没有啥实际作用不划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