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七十四章继续聊预算

统计大明 第八百七十四章继续聊预算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七十四章继续聊预算

朱慈烺为了促进大明商人的迅速壮大,鼓励大家成立商会,效果是显著的。

但是经过初期的发展之后,坏处也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商人富裕起来之后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开始寻找表达的方向。

资本的根本目的就是逐利,为了利益可以践踏法律扭曲人性,更不要说去申诉税收过高了。

在有些商人的眼里皇明商号就是大明最大的商会,既然皇明商号可以不交税,为啥他们就必须交?

他们完全忽略了皇明商号承担了大明大部分军费还有赈灾的全部这一事实。

对于这样贪得无厌的人,朱慈烺绝不姑息,必须给这些人套上枷锁,时刻鞭策才不能让他们知道乖巧。

仅仅复兴三年因为偷税漏税被砍头的商人和官员就达到三百七十多人。被流放的更是十倍于这个数字。

现在税收是大明的基础,谁试图动摇税收,就是动摇大明的根基。

这也是明明外面战争这么激烈朱慈烺还要保证国内驻扎着超过一半的军队的原因,一旦内部空虚了,这人心的贪欲就滋生了,野心也开始疯长。

从今年的决算来看,农业部和交通部花了最多的钱,其中为了抗击蝗灾,今年很多工程都被延期。

翻看明年的预算,农业部认为明年北方旱灾可能会缓解,但是洪涝发生的几率增加,所以黄河以北防涝黄河以南防旱,只有秦岭淮河以南可能正常。

所以明年旱灾波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中都省北部地区等地。

尤其是河南地区,旱灾已经持续五年之久,土地干裂,经常卷起沙尘暴,行数十里不见人烟。

不过随着水利工程的修建,打井和蒸汽抽水机等等的使用,旱灾地区粮食自给率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左右,加上其他区域灾情的缓和。

预计明年中原地区受灾人口将降低到三千万以下,后年将会逐步好转。

朱慈烺当然知道,后年就是崇祯十六年了,大后年崇祯就要上吊歪脖子树了,明朝灭亡旱灾结束,这个时间点很准。

不仅旱灾结束了后面天气还回暖了,粮食也丰收了,你说气不气!朱慈烺不自觉的看了一眼玉泉宫的方向。

受灾人数在减少,粮食产量在增加,明年即使不依靠海外,自己的粮食也能实现自给自足。

所以今年过年朱慈烺就取消了禁酒令,粮食多了起来酿酒喂养牲畜又成为了可能。

吃饱了又可以谈环保了,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让新大陆和南大陆等地的动物不至于因为大明的捕杀而灭绝。

明年的新年法令里将有一条结束大规模围捕野生动物的行动。捕鲸业也不再肆意扩张,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科学捕杀。

当然停止大规模捕杀不代表不捕杀,只是减少了捕杀的数量,至少军队不再参与,各垦殖公司也回到自己以垦殖为主的正轨上,不再以捕杀野生动物为主业。

交通部因为大量劳工的参与三横三纵路网已经初具雏形,但是随着旱灾的缩小,需要修路的地方缺劳动力,路已经修好的地方还在大规模旱灾中。

所以交通部明年申请成立新的建设兵团,把这些受灾百姓的松散管理改为军事化管理,以达到远距离迁移上工的目的。

建设兵团这个射计在大明都不是新鲜玩意,因为崇祯八年和九年的时候为了改革京营编练新军,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组建建设兵团。

不过那个时候的建设兵团是以京营的士卒为基础,承担的任务也都是新城建设,京津地区道路修建河道疏浚等工作。

一直到现在这群人的工作范围还没有离开北直隶地区,不过说道效率,也就那样吧,还不如给商人承包施工效率高。

但是在人员管理上,确实比起其他形式的工程要安全的多,军事化管理更方便。

至于为了方便管理成立建设兵团的问题,朱慈烺已经批准了,因为这些交通工程往南还好人员密集,不担心啥,往北之后沙漠戈壁,原始森林,草原沼泽等等都有,千里无人烟那都不是夸张。

这样的地方为了工人的安全还是不要让他们乱跑的好。

所以在新一年的交通部预算里,这一块的费用占据大头,特别是从西安到嘉峪关的交通,更是重点中的重点。

交通部在军部的要求下,准备四月之前完成全部工程,并留下一支精锐工程队,在需要的时候跟随军队西进铺路架桥。

第三块就是教育和考试,明年又是一个大考年,大明需要大量的人才来经营新占领的土地,可以预见整个莫卧儿地区至少缺少一万名以上的官员。

更不要说明年下半年可能发动的叶尔羌战役了。

所以明明朱慈烺不想让大家在学儒家八股,但是以现在的形式来看,儒家的人当官的比例虽然降低了,但是数量确又增加了。

特别是朱慈烺允许孔家到莫卧儿传教……教学之后,那边至少对学政和讲师这一类职业的需求暴增。

以至于明年的大明国考对于为官的最低要求已经降低到秀才以上都可以报考。

从目前的预计来看这个通过比例还不会底,毕竟到莫卧儿帝国那边为官在不少人看来比被发配还惨。

除了儒家之外,新学经过七年的普及,不少人已经完成了五年初等教育,而崇祯半年九年的那一批人都即将完成中等教育了。

按照西学的模式,这个时候应该准备高等教育学府的衔接了。

而大明没有这样的学校也没有办学经验,所以参照讲武堂的办法,教育部规划明年建立两所大学。

因为在中等教育阶段已经把大部分能学到的知识学完,所以大学的主要目标就是科研。

前两天教育部的上报过奏章,还希望皇家科学院能够配合科研,让学校里的大学生能尽快熟悉大明最先进的科学知识。

朱慈烺闻到了阴谋的味道,皇家科学院那可是朱慈烺的心血,为了这个先后投资了数亿两白银,集中了大明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善于学习的学生。

教育部显然是觊觎朱慈烺的研究成果,从蒸汽机这以项目的成功看到了皇家科学院的重要性。

朱慈烺直接批复,大学优秀学员可以加入皇家科学院,但是大学不应该限制他们的研究方向,应该鼓励他们探索前人之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