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八百六十四章最后准备

统计大明 第八百六十四章最后准备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八百六十四章最后准备

新军师这边打的非常憋屈,只是多了区区五千骑兵而已,凭啥就碾压他们,有本事正面对决试试!

但是新战法,又是军部为了凸显新编师的强大预设的有利于新编师的战场,所以新军师被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新军师一直找机会跟新编师决战,但是对方完全依仗骑兵的优势,根本不给决战的机会。

新军虽然强大,但是碰上熟悉他们战法武器的新编师,他们的优势劣势对方一清二楚,打起来非常晦气。

加上一直以来,新军打仗,那都是兵力相等或者兵力占优势,就算兵力不占优势至少情报上会有锦衣卫支持。

像现在这样被打成瞎子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如果真的打仗还能等待救援或者退往某个城池或者河边,不用担心后勤。

但是预设战场,新军师退无可退,退出地图他们就输了!

而且对方的武器里面加入了大量的神枪手,还有擅长破袭战的特种战小组。

新军不仅出营的哨探会被对方针对,就算取水的士卒或者后勤营地对方都敢袭击。

原本躲在营地就没有事,现在躲在营地每天还要承受被对方神枪手狙击的风险。

派人守死人,不派对方特战小组直接用迫击炮爆破弹偷袭,一发炮弹就染红一大片,要么自己的士卒‘战死’要么就是营地被烧,粮草被烧。

因为对方骑兵的包围,新军师还被判定为增援和物资补给断绝。

最后终于忍不住的新军师在付出大量伤亡之后探听出新编师的营地,不得不发起进攻。

新编师利用营垒战壕等等分批阻挡,付出了三分之一的伤亡之后,全歼了新军师。

这一场演习持续了三天,朱慈烺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

至少证明新军的这场自我革新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八月中旬大明新征的二十五万新军完成新兵训练进入整编为师的阶段。

第三师到第六师集结往松江府分批送往莫卧儿帝国,新的十个旅将会一同前往莫卧儿。他们的实战训练将会在莫卧儿那边进行。

不管莫卧儿帝国那边准备好没有,大明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周遇吉叫嚣着着三个月灭亡莫卧儿为陛下明年的端午节献礼,朱慈烺觉得这个说法不吉利,让对方把计划改成四个月。

献礼不献礼无所谓,只要灭亡了莫卧儿帝国,朱慈烺就比过年还开心。

因为这次的四个师也都是老牌师,不存在实战训练的问题。

只要到地方完成适应性训练就可以参战,所以周遇吉把总攻时间定在新年一月一号。

大年初一打仗省了鞭炮钱,留给莫卧儿帝国的时间还有三个半月,也不知道沙贾汗到底能不能准备好。

进入十月最后一个旅登上了运输船,大明一下子安静下来,连那些随处可见的谣言都变得少了,大家每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盯着报纸,看看战争有没有开打。

因为百姓们普遍认为,对莫卧儿帝国的战争会在今年结束,因为报纸上到处都在宣传对叶尔羌作战的事情。

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明年要打叶尔羌,好多人都投钱了的,千万不能因为莫卧儿的战事耽误了叶尔羌的战事。

朱慈烺对此也无可奈何,虽然莫卧儿的胜败对大明重要的多,但是不是利益相关百姓自然不会买账。

对叶尔羌的战事也进入加速准备阶段,后两个骑兵师会在年底之前完成招募,这次招募的是骑兵第五和第六师。

朱慈烺为暂编骑兵第四师保留了番号,不过并没有取消他们暂编的称号,胡人自然要低大明百姓一等,给他们立功的机会已经是莫大的恩赐,难道还想跟大明士卒一样不成。

这个暂编名号非大功不会去掉,如果有大过可能直接解散,暂编如果战败还会被取消番号。

大明没有什么丢失联队师团旗取消番号的规定,但是如果战败或者重大过失一样会被取消番号,这个战败不是死战战败,而是之溃败或者溃逃中被围歼或者整体投降,投降比例超过百分之二十等等情况,都会被取消番号。

反正老百姓要失望了,最后一批新军十月上船,估计战争开始的时候都不一定运到。

莫卧儿战事会按照一月一号开始,莫卧儿帝国的准备也进入了最后阶段。

不是沙贾汗真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只是发现在这么耗下去,他的财政有点撑不住了。

八十万士卒吃喝拉撒,加上训练消耗,沙贾汗撑不住了。

大明虽然也是八十万士卒但是实际上大明自己负者的只有四十五万。

就算加上四十个本地人组成的靖安旅,也不过六十五万人,更何况大明现在的税收已经数倍于沙贾汗。

就算如此大明也是冒了一屁股债,全靠着朱慈烺超量发行纸币来支撑战争,原本今年出售外贸许可证回的那口血,这次又全部吐了出来。

朱慈烺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大明必须赢,如果赢不了,至少也要拿回足够的利益,必须在明年胜利日之前结束战争。

大明还没有实力同时开启两场长途战争,如果莫卧儿帝国战役不能在五月端午之前结束,或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对叶尔羌的战争就不得不推迟。

这一年大明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的海船来往于莫卧儿和大明之间,原本预计的运力宽松更多船只用于商贸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反而因为物资运输需求巨大,使得海船租赁费用一直居高不下。

不过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大明造船业井喷之后再喷,爆发之后再爆发,目前建造海船的船坞已经达到了两千个,每年能建造三千艘以上的海船下水。

如果一条海船的使用寿命是三十年到四十年的话,大明未来将会有十万条海船航行在海上。

如果每条船需要船员两百到三百人来计算,大明将会有两千万到三千人常年漂泊在海上。

再看看大明的人口基数,不过一点六七亿而已,也就是说这是个伪命题。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明的造船能力已经开始过剩了,只不过因为这两年一直暴涨的订单显示这虚假的繁荣。

现在大明有上百万人每天钻山入林伐树顺便为大明寻找合适作为桅杆的树木,大明海贸花了八年时间走完了欧洲百年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