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七百三十三章这个可以有

统计大明 第七百三十三章这个可以有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七百三十三章这个可以有

为什么西方后来可以进行电气化革新?那是因为西方是在蒸汽革新之后,积累了社会财富,发展了科技。

同时纸币的全面取代金属货币,使得消耗铜材料的大户减少,新世界的开发铜矿产宽裕。

而大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铜缺乏的国家,铜钱又是大明的主要货币。所以大明不具备直接跳过蒸汽机革新推行电气革新的条件。

而且电气革新还有一个关键前提,那就是由蒸汽机带动电机产生电力,早起的电并不是靠水里发电产生的。

那个时候电主要是靠蒸汽机驱动发电机,即使到了后世,内燃机燃气轮机等等甚至核电等等,也没有靠水力发电占据主导地位。

所以想要电气革新,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是绕不开的坎,由蒸汽机驱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后面各种技术爆发的基础。

朱慈烺观看了最新的蒸汽机样式,两个半球架在炉子上,然后后面是铜管延伸进入做功室,后面则是动力带动飞轮。

说着挺简单但是这些零件上还连接着分离式冷凝器把运输过程中冷却掉的水蒸气分离出来、汽缸外设置绝热层和加热管道防止因为冷凝损耗的蒸汽功率。

润滑油系统、齿轮结构和平行运动连杆机构、调速器、压力计、压力阀、泻气阀、冷却系统和提速机构等等。

朱慈烺开口道:“你们先不要把目标定在驱动火车上了,现在大明迫切需要看到你们的研究成果。

先造出实用的机器,然后推广使用,在使用中发挥大家的才智不断改进不断研究。

这用的人多了,到时候更多的人看到,更多人参与才能更快的出成果。”

管事的想了想说道:“那么降低气压之后煤矿抽水,磨面房等等都可以使用,对了还有织布机。要是织布机也使用蒸汽机,那织出来的布肯定更加均匀。

不过那需要他们改进机器,目前的织布机还不行。”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你看,稍微一想就想出这么多的应用,在实际使用中,一定有更多的应用,例如可不可以用在打铁炼钢上?

可不可以用在机床上,机床一直以来因为畜力和水力不够均匀出现加工精度不足。

如果采用蒸汽机是不是可以解决?到时候生产出更精密的零件是不是能让蒸汽机研究更进一步?”

管事的拱手:“我们这就设计一种可以实用的蒸汽机,那这高压蒸汽机是停下还是继续?”

朱慈烺坚定的说道:“要继续,不管要多久,不敢付出多大代价!这个蒸汽机一定要装上火车!

这关系到大明的未来战略!更关系到国运!朕希望五年之后,你们能做到,哪怕他一个时辰只能跑十里!”

管事的连忙拱手:“是,臣知道了!”

朱慈烺又问道:“你们还有什么需要么?”

管事的想了想说道:“臣听说钢铁厂那边正在试验合金,把各种原材料加入钢铁中,希望找到更优秀的材料。

臣希望这个试验结果能跟我们共享,我们对材料也有很多需求。”

朱慈烺奇怪的问道:“没有跟你们共享么?为什么?”

管事委屈:“听说是和火炮厂合做的项目,说是涉及军事机密,他们不让我们参与,只说如果有我们需要的会给我们提供,问题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朱慈烺这才想起,这个试验项目还是他批准的,因为后世各种合金都比单纯的刚才质量好很多,而且一些特种合金更是后世武器研究的方向。

朱慈烺就记得锰钢还是钨钢特别耐高温,还有不锈钢其实就是一种合金钢。

但是具体比例,锰钢中的锰怎么来的,怎么提存?是加入原矿石还是加入纯净的金属?这些他统统不知道。

不过按照统计学的观点,不懂就实验呗,多做几组就是了,通过实验对比自然就能找到正确的配方。

科学实验需要灵光一闪,但是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基础实验,有时候这些基础实验才是科学的绝大多数发明发现的基础。

两种物质配比的比例究竟怎么样才合适?

那就把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的去试,最后总能找到对的那个。

多种混合也是一样,就是不断的去试验,最终找到最佳比例,有时候运气好一次就成功了,也有可能像爱迪生公司一样,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实验了一千八百多次。

最后成功的发现了钨丝,然后课本上就变成了,爱迪生实验了一千八百多次……。

因为这个试验能极大的提高大明枪管炮管的寿命,如果火药在革新一下,大明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下一代战略研制,保密级别都非常高,即使作为一级研究院,在没有朱慈烺的单独允许授权,也是无权窥探的。

所以蒸汽研究院管事才会申请参与这项实验。

不过朱慈烺还是摇摇头:“这个试验你们还是不要参与了,你们对材料有哪些要求,都可以给他们,他们有合适的一定会给你。

或者他们新出什么成果可以向你们展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等着他们的成果的,你派人参与,那电气实验室那边是不是也想派人?还有喷漆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火药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哪个不对材料期盼?”

管事的拱拱手:“臣知道了。”

看到他的表情,朱慈烺觉得还是要鼓励一下:“虽然这四年你们没有拿出满意的成果,但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从当初的一次完整的做功都走不完到现在能正常运行两个时辰还多。

做功数也从六十息十下提升到现在的六十息一百下,这都是进步,如果按照最开始定下的标准,实际上你们已经算成功了。

但是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实验室的原型机成功,当初给你们的目标是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现在给你们提出的是应用要求,东西造出来就是要用的!

蒸汽火车的进程关系到大明的国土安全,关系到大明开疆拓土的速度,关系到大明将来能不能成为世界唯一帝国的计划!

所以你们的肩膀上的担子重,不过这个担子可以有!你看这不是就出成果了,今年能做到两个时辰,明年就能做到一天,后年就能正常运行十天,只要不断努力就能不断进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