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七百二十四章大明科技瓶颈

统计大明 第七百二十四章大明科技瓶颈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七百二十四章大明科技瓶颈

船队从黑龙江转到松花江,在上岸往南进入辽河,再从辽河进入渤海,最后在天津码头停靠,实际上要是想,舰队可以再入海河,一直能航行到通州。

不过那完全没有必要,极地一师大部分官兵,要么就是山西籍要么就是辽西走廊和北直隶籍,在天津举行招魂仪式之后,就会被灵车运往各地。

这条线路目前是北疆到大明的最近线路,虽然路程曲折,但是比起绕过白令海峡要节省一半的道路。

再说海上风高浪急,又是新海域大明还不熟悉。

要是物资丢了还好说,这要是棺材运到半路上丢了,怎么跟人家家人交代?怎么跟陛下交代?

六月底朱慈烺从京城出发,新禁卫第一师第一团和骑兵师第三团伴驾,锦衣卫缇骑一千人。

比起上次南下跟随的军队少了很多,本来按照参谋部的规划,要禁卫一师和骑兵第一师一同伴驾出行的。

被朱慈烺否了两个师六万人,再加上随行的官员、仪仗、锦衣卫等等,一次出行七八万人随行,太铺张了。

最后减到随行一万五千人以下,这才罢休,本来朱慈烺觉得有一个骑兵团就够了,京畿地区,能有什么问题,不过大家都不放心,最后只能按照大家的请求配置。

到了天津,朱慈烺斋戒三天,焚香静心,举行仪式前的准备工作。七月一日,天晴风和日丽,天津港严阵以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再这样的环境下黎氏王子终于到达了天津港,黎氏王子远远的看着就觉得港口的气氛不对,虽然被眼光普照,但是整个港口笼罩着一片压抑的气氛里。

一条军部的小船过来接引,把他带到军港,远远的他就看到那处高台上,龙旗飘扬,白幡和黑色挽联映衬,密密麻麻的站着大明士卒。

黎氏子悄声问道:“怎么回事?”

一边的官员简单跟迎接的人聊了一下,心情沉重的说道:“今日陛下到天津港为阵亡将士招魂,我们当肃穆观礼。”

说完领着黎氏子站在码头沉默等待。

黎氏子一下子想起前天看到的报纸消息,好像今天确实有天子为牺牲将士的招魂仪式,不想他正好赶上。

正站着,远处突然礼炮齐鸣,接着号角和唢呐响起哀乐,黎氏子眺望,远海上一片白帆缓缓的显露,慢慢靠近。

船上礼炮也在轰鸣。

一直到船只到港停稳,礼炮才结束,原本黎氏以为下面就该是大明天子讲话,然后仪式结束。

没想到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首先,是一队队士卒手捧龙旗上船,然后黎氏子看到一具具覆盖着龙旗的棺木从船上抬出来,放在码头的空地上。

黎氏子一开始以为这些棺木是将军的,但是抬出了几百个,个个都有,他这才明白,真的是每个都有。

三千多具棺材,摆在那里,非常壮观,但是整个仪式数万人沉默着,气氛非常压抑。

黎氏子站的腿都酸了,棺木才抬完,接着整个场地想起山呼海啸的高喊:“魂归来兮!英灵不远!返家乡兮!佑我袍泽!”

然后黎氏子看着穿着龙袍的大明皇帝,走下观礼台,亲自都棺木头,缓缓鞠躬,一、二、三。

每次鞠躬,大明天子都喊一遍,然后周围的士卒也跟着喊一遍。

接着黎氏子又看到一个穿龙袍的七八岁少年扛着白幡在那里摇晃。

黎氏子不懂这个仪式,不过看装束应该是某个亲王之类的吧。

然后场地里,道士和尚穿插在棺木中间,用柳条之类的沾水在那挥洒,每一个棺材都有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在那念经。

然后仪式终于接近尾声,黎氏子看到大明天子亲自扶着第一个棺木离开码头,然后再次回到高台,站在那里目送着一具具棺材抬上灵车,由大明士卒带着离开。

这些灵车都是统一样式,都有五个士卒护卫,沉默着离开。

等到大明皇帝离开,迎接的官员才对他拱拱手:“还请王子到理藩院歇息。稍后有人会送您前往大明京城。”

黎氏子拱拱手:“多谢!”

举行完招魂仪式朱慈烺回天津行宫休息。今天没有安排什么别的活动,黎氏子到天津他自然知道,不过按照计划,他不会去见他。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前往天津造船厂,见证崇祯十年式二号舰和三号舰的下水典礼。

这并不是巧合,实际上十天前两条船就已经可以下水,完全是为了等朱慈烺前来观看下水仪式,这才推迟。

到了船厂朱慈烺感觉比起上次来又大了很多,除了中间两个船台上外形已经成型的两条崇祯十年式之外,还有另外四个同型号的船正在铺设龙骨。

远处在建造中的崇祯九年式更是有十多条之多。

大明现在迫切需要加强海军,所以船台和船上都在全速生产。

登上特意搭建的观礼台,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在那各自忙碌,问一边的管事:“天津船厂这边还有多少战舰再建?”

管事的躬身行礼:“目前再建的有崇祯十年式六艘,崇祯九年式十八艘,飞鱼快船十条,大型军马运输船两条。”

朱慈烺看着另外四艘:“这四条什么时候下水?”

“大概明年五月份。”

看向一边的海军将领:“海军新的造舰计划中十年式怎么安排的准备的怎么样?”

海军将领敬礼:“天津造船厂追加崇祯十年式两艘,金州造船厂和胶州造船厂各追加一艘。”

朱慈烺笑了:“很好,金州船厂和胶州船厂也能生产十年式了,很好!”

现在是七月,舾装三个月,海试最起码也要两个月,然后交付海军,海军也要适应性训练,所以最快也要明年下半年这两条十年式才能形成战斗力。

这也是第一舰队为什么要在龙牙港驻扎一段较为长的时间的原因。第二支舰队成型需要时间。

不过等第二支舰队成型之后,大明后面就可以三个月成型一支的速度加速暴兵。

在跟西班牙决战之前,大明会一直维持这个暴兵速度,预计到时候崇祯十年式将超过三十艘。

船只下水,朱慈烺问一边的管事,新船设计的怎么样了?

管事低着头:“还在设计论证,目前已经开始生产工具,船身扩大之后,很多工具尺寸就不够了,铆接工艺也在实验材料,钢铁容易腐蚀,用铜钉不仅价格高而且硬度不够。

现在正在试青铜钉、铜铁合金钉、包铜钉等新铆钉,火炮那边也在研制新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