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六百三十四章钟表和镜子

统计大明 第六百三十四章钟表和镜子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六百三十四章钟表和镜子

第一天的巡视就这么过去了,傍晚朱慈烺就回了东宫。

其实这种父子间的不信任还是挺令人沮丧的,以前规划的很多改革朱慈烺都不得不放缓。

朱慈烺也不想即当又立,但是逼父亲退位这种事情,真的不是啥好事。

李世民的一生雄才大略,但是后半生确落得儿子相继造反,各种造反频发的境地。

最后选了一个包容的皇帝,确被武媚娘篡权夺位,大唐差点终结。

厽厼厽厼。朱棣更是有永乐之盛,但是后世评价依旧不高。

身后名不说,这样的行为对大明的伤害,对于以后继承人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朱慈烺辛辛苦苦一辈子,梦想着大明崛起,结果大明没有亡于外敌,反而亡于内斗,那才是最大的讽刺。

第二日朱慈烺继续巡视,今天的目标是皇明商号,作为皇明系最找的商号之一,皇明商号的发展朱慈烺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

其依托各种贡品组成的贸易体系,货物最大宗,但是利润确只是一般。

因为朱慈烺要求他们不能压低进货价格,贡品这种本来就是比市场质量好,自然价格高一点,但是开放了贡品买卖之后,其他商会并不是搞不到同质量的货物。

靠着皇家的招牌,皇明商号每年能大规模出货,利润率维持在百分之十几。

不过从皇明商号分出去的黄明特供确堪称暴利。

黄明特供,就是皇家专属的,一半都指皇明特供自己设厂生产的,或者内宫监等生产的物品。

后来像什么玻璃、望远镜、钟表、玻璃镜、化妆品、丝绵布匹、毛呢料等等。

黄明特供在京城以南和以东设置了不少工厂,不过朱慈烺并没有时间挨个去看。

今天朱慈烺主要就是看一下他们最新研制的怀表。

受限于技术,目前手表还不能大规模生产。

不过怀表确已经能制造,跟座钟使用等摆原理不同,怀表使用的是发条加擒纵机的结构。

而发条这种东西,说白了还是弹簧,所以怀表离不开弹簧。

欧洲在一百年前就已经有便携式钟表出现,最初因为玻璃没有发明,当时的‘纽伦堡蛋’是一个圆球带盖的设计。

不过这个时候的怀表价格高昂,需要精细的工匠仔细打磨,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得益于朱慈烺小时候没少拆家里的机械闹钟—里面的每个齿轮都能用来当小陀螺玩。所以钟表的内部结构,他还是能绘制简图的。

更何况大明还有大批的欧罗巴工匠,经过汤若望的招募,这里面有几个钟标师也加入了制造怀表的行列。

经过大明工匠和欧罗巴工匠的共同努力研究,终于研究出了第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实用怀表。

当然说是研究怀表实际上主要是研究制造怀表的机床。这种精密机床,号称机床领域的王冠,大明的工匠废了很大力气才制造成功。

#21434#21437#32#31508#19979#25991#23398#32#98#120#119#120#46#99#111#32#21434#21437#12290朱慈烺拿到这个半个手掌大的怀表,也是无奈,好在大明的衣服样式决定怀里能装很多东西。

朱慈烺翻看着:“走时准确么?多久上一次发条?”

管事太监紧张的低下头:“一天误差半刻钟左右,大约三个时辰就要上一次发条。”

朱慈烺皱眉失望的摇摇头:“还是要继续研究啊,精度上在想想办法,误差太大,发条也是,最少要用一天吧?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么?”

管事的擦擦汗:“主要是个头还太大,还有各工件摩擦太大,机床那边正在努力改进,预计最多六个月就能生产出更精细的机床。”

朱慈烺点点头:“很好,好好努力,该给的奖赏按照条例发下去,虽然问题很多,但是也多少有点实用价值了,先生产两千个练练手吧。”

管事的松了一口气:“是,已经培养相关工人,目前有一百多人生产零件,一天能生产十个这种怀表。”

朱慈烺惊讶的问道:“十个?”

管事的心里一紧:“主要是工人没有生产过,还有就是机器误差大,容易做废零件,等过一段时间工人熟悉之后,产量一定会提升的。”

朱慈烺嗯了一声:“这一批怀表,要生产一百枚金壳怀表,五百枚银壳怀表,一千四百枚铜壳怀表,在表面还要植入指南针!”

机械加工这种东西,产业工人是最难培养的,即使到了现代,一个合格的钟表匠也都是很难培养出来。

大明能完成怀表都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这表明大明的机床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怀表对于战争,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这两千个怀表朱慈烺打算用来给讲武堂的学生发福利。

也就是讲武堂的毕业生的纪念品中又会多一样东西。

而指南针这种东西更是一种实用的工具,特别是军队中,有这个东西所不定关键时刻能救人命。

管事的默默记下,又把下一样东西呈上来,这是一面玻璃镜。

锦衣卫在欧洲并不是啥都不干,不少有用的东西和技术都被源源不断的通过秘密渠道送往大明。

而玻璃镜制作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十六世纪欧洲人就发明了锡汞齐玻璃镜,意大利商人一度靠这个垄断镜子贸易发财。

后来法国偷渡了几名意大利工匠,学会技术之后,制作镜子的技术就逐渐扩散开来。

大明知道了制作方法之后,很容易就生产出了这种镜子。

不过大明的平板玻璃工艺刚刚起步,所以制作的镜子真实度和透光度都没有欧洲的好。

这次管事送上来的这一个就是最新成果。

朱慈烺拿着这个密封镶边的镜子,这个东西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贡有剧毒,这种锡汞齐镜子在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都容易出现问题。

不过大明采用的是胶封加漆封在镶边镶框的工艺,只要你不作死,一般也碰不到里面的东西。

朱慈烺看到自己清晰的人像,除了觉得挺帅之外,比起铜镜确实清晰很多,比起欧洲的镜子也相差不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