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师一国

统计大明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师一国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一师一国

朱慈烺再到扬州的时候这里比起上次要萧条了很多,也没有人再来请朱慈烺吃大餐了。

因为王室土地置换计划需要新军回到关内各处坐镇之后才能开始,所以目前扬州依旧是缺少撒币的人。

朱慈烺并未在此多做停留,继续一路沿着运河北上。

而辽东各师则陆续返回关内,其中第一师直接从辽河口坐船在登州上岸登陆。

然后整个山东都意外的是,第一师竟然没有在动,而是直接在山东布防一副住下来不走的样子。

嗅觉灵敏的已经闻到了不对,新军驻泊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是在太子即将北上路过山东的时候。

在登州人的心情忐忑中,朱慈烺到达徐州,山东这边最紧张的就是登州招远的玲珑金矿那些矿主了。

看着这些第一师官兵不仅不走,还单独一个团驻扎招远县,他们就知道自己已经大难临头!

虽然名义上是清算汉奸,对当初吴桥兵变中参与的这些汉军旗进行审判,除了相互检举之外,凡是有冤屈的皆可到衙门上告。

只要有百姓检举,或者在他们相互告发中被发现有罪的,全都带到犯罪地点,砍头!

一时之间杀数千人,整个登州附近曾经被叛军祸害的地方全都拍手称快,称赞‘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这更是让这些招远矿的矿主们脖子凉飕飕的。

因为从去年开始,江南开始流行起成立各种商会,玲珑金矿这边也赶了个时髦成立了一个商会。

结果去统计司备案的时候,确没有通过,统计司的理由是:自崇祯元年之后,没有税收记录,想要登记商会必须补交自崇祯元年至今的税收。

招远金矿商会这边傻眼,结果大家一商量,没有税收记录?咋成立个商会还要交税?那干脆不成立了。

自从魏忠贤之后,这帮人已经好多年没有交过税了,反正商会这个事情大家也没有觉得有啥好处,没有好处就补交税款?没门。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年后,突然‘太子近侍太监,皇明商会事物藩国总监督’陈玄公公路过山东的时候特意拐到招远。

当时陈玄公公说是来查看炼金工艺,以及采金方法。

招远金矿这些人就觉得,这明显是太子想要染指他们的金矿,想要收税的节奏。

所以这些人坐在一起一合计,直接给否决了,理由很强大:

自从天启元年魏忠贤被派到招远督办采矿之后,滥收矿税,剥削矿主,大家生活无以为继,采矿亏损甚剧。

之后矿工逃户众多,再有吴桥兵变叛军更是蹂躏登州一年有余,招远众多矿场均被捣毁,矿工或者从贼,或者远走他乡。

所以这几年招远等地金矿并未开采。

陈玄听后大怒,这种光面推拖他岂会信,所以直接带人亲自去金矿,这些矿主早就把登州经营臣自家后院。

陈玄一出登州城,这些人就得到消息,然后矿场纷纷停产,陈玄扑空之后,从矿场附近寻了几个老年矿工而回。

之后几个月大家也都心中担心,毕竟是太子的近侍,若是想对付他们还不简单,心里都后悔做的太绝,可是当时利令智昏,这些人根本没有想到这事。

谁知道接下来三个多月,朝廷那边丝毫没有动静,大家提起的心就放下了。

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有想到竟然产生了如此祸事。

想想扬州盐商的结局,这些人无不脊背发凉夜不能寐。

原本负责组建商会的‘花太岁’,花小荣再次召集十多个相熟的矿主,大家在花家大宅商议此事。

花小荣原名花展陆,祖上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之后一直在招远地区,最后经过努力和幸运发现金矿成为一个矿主。

花展陆改名花小荣完全是受水浒传影响,因为故事主要发生在山东一带,所以山东这边感觉亲近,纷纷模仿。

因为酷爱小说中‘小李广花荣’这个角色,所以给自己起名花小荣练习弓箭,人民给他起了个江湖诨号‘花太岁’。

现在虽然人到中年,没有当初的任侠想法,但是因为家资丰厚,仗义疏财,所以花太岁的诨号反而比名字传播的更远。

因为金矿这种产业人员密集,矿工又有膀子力气,所以这些矿主们难免需要养一批监工游侠,震慑这些矿工。

而花小荣因为爱结交游侠,所以自然手下常有一批好勇斗狠之徒,不少矿主想找这样的‘优质’矿监都要花小荣为中介。

这种事业就是相辅相成的,手下狠人多,自然就能多占矿,多占矿自然收入更高,平时欺负剥削矿工也更有底气,自然收入也高。

所以花小荣虽然落个仗义疏财的名声,但是其家产确越积累越厚。

这也是他被推举为会长的原因。

花小荣坐在正厅首位:“众位,看来朝廷不能容下我等,大家有何办法躲过此劫?”

下面的人一片沉默,他们怎么敢跟朝廷掰手腕,要是世道乱了,他们联合抗税也没有什么。

但是现在大明一片和平,更是有整整一个师的兵力驻扎在登州附近。

当年参与吴桥兵变的那写叛军可是不少都被抓回来,审判之后砍头示众。

百姓都觉得这是在为大家报仇,但是招远这些矿主确觉得,这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杀鸡儆猴。

他们在厉害能有这些叛军厉害,当时朝廷剿了一年多还是让对方跑了,最后还在辽东建奴那边当了王爷。

但是这些汉奸虽然厉害,但是一样不是被新军抓回来,一个个砍头示众。

整整一个师,三万人,这是让人绝望的数字,民间流传新军一个师可灭一国!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讲武堂学习的卫所士卒回乡说的。

按照他们的说法,实际上消灭建奴一个师足够了,但是因为他们作恶多端,所以太子一个都不想放过。

所以才集中大量兵力,这不是灭国战争,这是灭族战争,而且一次灭两族。

而现在剩下的大明周边藩国,完全不够大明一个师一击之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