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七十八章三洋帝国

统计大明 第四百七十八章三洋帝国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四百七十八章三洋帝国

想要增加茶税收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增加产出,增加交易,提高茶叶价格。

而增加产出要么就是规定百姓强制种植,要么就是以市场为主导,价格提高了,销量增加了,自然百姓的种植热情就高了。

这次皇明博览会,正是提高销量的好时机,而且朱慈烺觉得其实红茶还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大明百姓爱喝绿茶,但是大明以外的百姓确以红茶为主,因为红茶口味更醇厚,制作成茶饼更易于运输保存。

大明国内市场是没有啥开发价值了,但是世界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现在可不是后世,建奴对于茶叶保护的不重视,导致西方列强可以任意在大明购买茶籽幼苗甚至聘请茶工。

导致后来茶树已经广泛分布世界各地,大明现在也仅有周边的高丽、倭国,还有东南亚一些地区有茶树。

这些地方的茶树一部分是历朝使节商人携带交换或者赏赐带回去的。

也有的是通过河流、飞鸟等携带自然传播。

总之大明的茶叶还是占有统治地位的,朱慈烺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渠道把他推销出去!

朱慈烺看完茶税目录之后沉吟了半天:“给京城传信,以后禁止携带茶种、幼苗出大明。茶种和茶树列为禁止出口物资。”

李若琏记下这个命令,朱慈烺继续说道:“取消川茶专供茶马交易限定,以后川茶可以自有交易。

命令皇明商号收茶不在局限于四川,而为了防止政策改动导致茶叶滞销,未来三年皇明商号采购川茶不设上限。”

朱慈烺又想了想说道:“山西新军整编为陆军第一师和山地第一师,其中第一师驻扎山陕不便,而山地第一师驻扎四川。

第一师师长为周遇吉,山地第一师师长为秦良玉。

山地第一师完成招募合练之后,立刻对西南茶马道沿线进行清缴,确保西南商道畅通。

皇明建设军团第四第五军团移驻西南,在山地一师的保护下修整西南道路。”

朱慈烺南下已经几个月,加上禁卫军在京城的训练,禁卫军各师已经编练完成了。

而各部翘首以盼的新的整编计划确一直没有下达,朱慈烺这次突然下令整编,不要说新军那边,就是李若琏都很意外。

朱慈烺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未来大明的北方将会进入长期的稳定期,但是南方因为山高林密河流纵横,确一直问题不断。

而且朱慈烺想把大明的领土扩大到中南半岛,把大明变成三洋帝国,那就需要强大的山地部队。

大明的三洋帝国就是往东大太平洋,往北的北冰洋,还有西南连接的印度洋。

西南山地雨林气候,非常不适合正规军作战,按照朱慈烺的规划。

以海军陆战队占领港口城市,以陆军师占领平原城市,在以山地部队深入山林,各司其职才能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而山地第一师最终选择秦良玉作为师长,也是因为他白杆兵的威名。

白杆兵,就是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为其丈夫马千乘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

此兵种所持的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秦良玉就是靠着这支军队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勤王、剿匪诸役,获得赫赫功勋。

这种白杆长矛是明末秦良玉根据当地的地势特点而创制的武器,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当然武器固然是一部分原因,士卒才是白杆兵强大的根本原因,白杆兵选择的都是四川石柱地区的壮小伙。

他们长期生活在山林,对于山林熟悉,身体强壮吃苦耐劳,这才是白杆兵威名的根本。

如果有这么一支优秀的山地部队而不用,那才是朱慈烺的傻。

而且秦良玉可是难得的忠臣,其子马麟等人也都是一等一的猛将。

不少都看出朱慈烺对于白杆兵的喜爱,白杆兵获得的讲武堂名额三年来一直都是西南第一。

朱慈烺还打算用秦良玉来打破西南土司屡屡叛变的怪圈,所以收编白杆兵,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朱慈烺之所以选择山西新军来混编白杆兵,一个是因为山西新军作为朱慈烺的起家部队,忠心有保证。

二来当初招兵的时候为了战斗力,朱慈烺选兵多选的是太行吕梁两山里的山民之子,北方的山虽然跟南方不同。

但是比起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平原士卒,这些士卒要更有经验一点。

而且南方有南方的经验,北方也有北方的技巧,两边结合之后,说不定有新的智慧火花产生呢!

命令下去之后,各方消息乱窜,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第一师作为太子心腹,把第一师一半调往西南。

这明显是太子要对西南动手的征兆,尤其是太子这一系列的命令大半是针对西南,由不得人们不乱想。

特别是在茶马道上做生意的那些商贾,更是吓得两股颤颤,盐商的结局就在眼前,他们很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杀的鸡。

朱慈烺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想法,西南地区太远,汉人本来就不占优势,朱慈烺可不希望杀的这些人都逃跑了。

到时候在迁移百姓花费的代价会更大。

朱慈烺开心的事情是,最近京城那帮大臣又狠狠的作死一波,结果不少除籍的皇族被发配西南,不少官员也被贬谪。

崇祯为了方便朱慈烺江南的行动,允许朱慈烺开府金陵,建立自己的办公班底。

要知道朱慈烺到江南这么久,插手政事完全依赖锦衣卫,其余的也都是依靠崇祯圣旨赋予的权力:厘清税赋。

这样一来,朱慈烺办事处处受制,传令要么依靠李若琏的锦衣卫,要么干脆只有发往京城,让京城那边在跟崇祯说,然后崇祯下旨。

这次崇祯允许他在金陵开府,他就可以自行任免官员,插手地方政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