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六十七章收税方式

统计大明 第四百六十七章收税方式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四百六十七章收税方式

其实这两年朱慈烺都在想江南的税收该怎么收?

就像后世一样,其实很多交易都是不需要发票等东西的,也不需要经过官府。

特别是服务业,例如青楼、饭店、车夫等等,他们要么生产和销售是合一的,要么干脆没有生产活动,很难收税。

而大明的很多作坊式工厂,其生产活动也很难界定。

盐专卖的制度并不适合普及,朱慈烺想搞帝国主义,而不是后世那样的大锅饭。

那么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税收制度。

首先是江南的大宗货物,盐、茶叶、布匹、瓷器和粮食。

盐就不用说了,官府专营,自然不会有税收问题。

茶叶和布匹和瓷器等大部分货品朱慈烺都打算采用按照封装收税制度。

茶叶要么制造成茶砖,要么装罐装箱,等封装完成之后,会在外包装的纸包裹上贴上封条,木板上用烧红的铁印打上标记。

只收这一道税,各地验税也是检查纸包装上的税号跟铁印税号是不是相同。

税号也是借鉴了后世的身份证制度,前两位代表着省份,三和四两位代表着所属的州,五六位代表着县。

之后再六位为该纳税户的户号,在后边就是生产日期,生产日期后面是该货品是今天第几个生产的。

这样复杂超长的一行序列号,虽然前期麻烦,但是只要过程中出现一点问题,那么就可以立即追溯到产地生产厂家。

不仅方便了收税,这一串号码还标出了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使得货物的质量和保质期都变得清晰可以查询。

茶叶只收大包装的税,低于一大包的流通是免税的,但是流通中,运输的小包装的总数不能大于一个大包装,否则就要装箱收税。

布匹也是一样,纸条套环封条,加上在侧面的布匹印上税号,到时候以核对两个税号为纳税原则。

而且在布匹侧面打上税号,就等于在整匹布上打上税号,这是防止有人把封条取掉套在另一批布上。

瓷器一样采用的是按箱收费,反正只是本地销售,本来就没有多少利润。

若是有人想讨巧运小量物品逃税,那么这一次半箱也不划算。

收税则是按照产地封装后一次性收齐,中途不再产生新的商税。

不过税已经不是以前的三十税一,而是根据货物的不同征收,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不等的税收。

例如粮食流通征税为百分之五,顶尖丝绸瓷器等制品的税收就是百分之三十。

除了这些大宗商品之外,店铺等服务业采用准入制度。

例如青楼,所有从业者都必须持证上岗,每年都要定期体检,而税收的多少就按照该楼的持证者数量来定。

饭店车夫也是一样,都需要每年体检,如果你能雇得起更多的人,那么你自然生意更好。

所以这些店铺都是征收人头税为主。

这也是江南为什么会闹的这么凶的原因,不惜以罢市相威胁。

原因就是,以前税吏来了,谁便给点钱打发了就是,或者干脆不用出钱,拿两样东西也就走了。

但是现在税收开支差不多要占到收入的百分之十以上,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底线。

但是在朱慈烺看来,这个税收只是正常操作,这可是商品流通环节唯一的税收,后面又没有个人所得税等等税收,这个钱数很公道,比起后世的税率也低了很多。

再说除了加税朱慈烺也做了很多实事,例如取消说有哨卡、关口还有各卫所私自设立的关卡各种抽税厘金等等。

只要纳税文书和货物没有问题,那么整个大明境内货物都可以顺利流通。

只会有税吏固定检查和不定期不定点的抽查,而这些检查都是不收钱的。

所以理论上来说,这些商人虽然交税多了,但是运输成本降下来了,反而赚的更多了。

在例如修整港口和道路,打击盗匪,这些哪一样不是为了维护商业环境。

结果这些人其他全不管,眼里只有那点税收,朱慈烺自然气的半死!

朱慈烺为了安定人心,可是特意把新商税详细的写在报纸上,把各种好处还有收税的必要性都讲的清清楚楚,结果这群混蛋依旧给他来这一出。

那就不要怪朱慈烺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慈烺回到金陵,整个城市虽然笼罩着别样气氛,但是确没有一家商铺敢关门。

这些人的骨气朱慈烺是向来看不起的,所谓扬州十日,史可法带人抵抗几天就放弃了。

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被十万建奴攻破,然后百万人被屠杀八十万。

这些人的勇气也就仅此而已了,这次南下朱慈烺可是带了近十万新军的,战力更强于建奴,这些人自然是只能乖乖的。

当初那些叫嚣太子杀伐之气太重的,这会都乖乖闭嘴,以前叫嚣的响亮,那是刀没有架在脖子上。

今天刀架在脖子上之后,一个个秒怂。

还有那些认为太子贪利不可以君天下的,现在也都不敢吭声,现在太子不仅仅是贪利了,干脆直接开抢,他们反而不敢啃声了。

回到南京之后,朱慈烺第一时间对这些行业协会进行大患血,他虽然要压制江南,但是并不能一直与江南为敌。

而想要转移注意力,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培养新的利益团体,他们即能吸引仇恨,又能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使得整个江南不至于全面崩坏。

第一个行会就是布匹行会,在朱慈烺恢复皇明商行的布匹采购之后,大明的江南织造局就再次复苏,成为一个重要衙门。

江南织造,原本就是用来采买皇室御用的部门,现在在皇明商号的管理下,已经变成皇明商号江南重要的采购部门。

而且因为皇明商号商铺遍布大明以及海外不少藩国,所以皇明商号采购就是目前江南最大宗的采购。

就连这些协会都要仰仗他才能分享这个订单。

改革之后的行业协会除了享受着采购配额权之外,还会优先获得大明皇家科学院的技术支持。

朱慈烺研究纺纱织布等机器已经两年多了,虽然整机还没有出来,但是不少创新成功如果应用还是能大幅度提高布匹长宽和质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