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四百四十四章烈士祠首祭

统计大明 第四百四十四章烈士祠首祭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四百四十四章烈士祠首祭

过了端午节,朱慈烺从十二日开始每日沐浴更衣食素,三日后的五月十五日,就是忠烈祠落成后的首祭。

这次祭典,不管别人朱慈烺是非常重视的,他甚至鼓动过崇祯参加,但是被礼部官员极力反对才作罢。

礼部官员的理由很简单,自古只有臣拜君,哪有君拜臣的道理,如果强该规矩,不仅不能体现皇上的崇敬之心。

反而会因为天子击败,损害了士卒们的阴德,不利于其阴灵安寝,也会让他们的后代子孙不安。

朱慈烺觉得也有道理,常言说过犹不及,真的要是皇上亲自祭拜,那么把君臣之礼置于何地?

不过太子代替天子祭拜,礼部官员道没有反对。

朱慈烺也觉得这事一次收拢军心的绝好机会,既然崇祯不想要,那么他就笑纳了。

从五月初京师晓谕各里坊,十五日当天不得批红挂彩,不得着奏乐歌舞,不得宴饮比赛。

所以这一天京城格外肃杀,凌晨时分,朱慈烺的车驾就出皇宫往忠烈祠而去。

今日太子着特制黑色冕服,随行锦衣卫以黑衫罩住红衣,随行新军也配黑色腰带。

路上奏军乐,击战鼓以招忠烈之魂。

到了忠烈祠,礼部官员和兵部官员正在准备祭祀站位,朱慈烺本来可以在车里休息一会。但是他怕出了什么纰漏一直盯着。

好在大家也知道太子对这事的重视,所以加倍小心,总算没有出现差错。

当第一缕晨光升起,所有人站定,奏军乐,升大明玄黄日月龙旗,升大明血红持刀盾龙陆军军旗,升海蓝帆船底游龙海军军旗。

代表着大明国家、陆军和海军旗帜所致皆为军魂安息之所在。

朱慈烺站在最前面看着旗帜缓缓升起,因为大明还没有国歌,所以只能这样一边奏乐一边升旗。

后世的义勇军进行曲固然振奋人心,但是朱慈烺可没有那个实力填词成为大明版。

如果不改词第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那画面太美,不敢看!

旗帜升起,然后礼炮齐鸣,礼炮十六门代表着大明的十六位皇帝,鸣礼炮二十六响,代表着向大明建国二百六十八年战死的忠烈的致敬。

朱慈烺一开始打算打二百六十八炮,可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火炮质量,两三分钟一发的射速,中间大炮过热还要冷却。

搞不好一天什么都不干了,就剩放炮了。

礼炮采用的是子母炮,也就是大明版的后装火炮,嗯!理念超级先进,领先世界数百年,

无奈生产工艺落后,子母炮就是一门母炮提前预制多个子炮弹,这些炮弹都装好炮弹和火药,放在铁桶里,发炮时只需要把铁桶塞入炮膛,爆炸后抽出铁桶再换下一个。

基本上和现代火炮一个理念了,不过因为密闭不好,所以射程近,威力有限,又因为铁质量不过关增加了炸膛的风险,所以一直不被大量采用。

不过这种炮打仗不行,在这种礼仪场合用来当礼炮确非常合适,礼炮又不放炮弹,就是听个响,所以不存在膛压过大的问题。

快速更换的子铳又去掉了清洗炮膛的时间,让礼仪炮声得以连续,不至于发一炮等半天的尴尬。

子铳的取出又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减缓了炮管过热的速度,不至于使得礼炮发射一半就要冷却火炮。

总之用现在最好的钢材打造的这十六门火炮大大给朱慈烺长了脸,不过跟后世阅兵礼炮还是有点不一样,因为引信不能精确控制,这放炮总能听见一两个杂音。

但是这已经是训练了一两个月的成果了,朱慈烺也不好苛责太过。

礼炮鸣响之后,朱慈烺代表崇祯宣读册封圣旨,内容就是忠烈祠建好,朕心甚慰,把各英烈供入忠烈祠永享香火供奉。

再次强调大明不灭供奉不绝的约定。

下一步就是由士卒送忠烈之灵位入忠烈祠,这个其实就是一个仪式,为了照顾崇祯的脸面。

毕竟圣旨都没下,里面先供奉上了,这把崇祯面子放在哪?

所以主殿的忠烈灵位要在宣读完圣旨之后才入殿供奉。

主殿的灵位上书写着两行大字:“为大明而战死英灵永垂不朽,为华夏而战死英灵永垂不朽。”

这块牌匾上的字是崇祯亲自书写,由军中最好的工匠雕刻,木料是最上等的御用金丝楠木。

本来一开始打算用太监刻,但是太监们不敢,怕自己身上阴气重惊扰了英灵,后来问了军中将士他们也不喜这块牌子由太监雕刻,所以改为军中工匠雕刻。

把灵位送入正殿,然后朱慈烺带着百官祭拜,因为礼制朱慈烺只能行鞠躬之礼,在朱慈烺的坚持下,礼部同意把三鞠躬改为九鞠躬。

在礼部官员看来烈士并不是祭天地神灵,不能混淆一谭,太子又代表的是皇上。

但是身后的官员还有军中将领这要进行三拜九叩大礼。

之后朱慈烺入正殿,敬香,在鞠躬九次,之后入二殿,二殿为历代为华夏而战的著名人物,例如卫青、霍去病、公孙瓒、岳飞、等等。

这些人朱慈烺要依次上香行三鞠躬之礼。

然后入三殿,第三殿则为大明建立以来未驱除鞑虏恢复华夏而战死的大明将士,还有本朝战争中战死的将士著名人物。

朱慈烺再次上香鞠躬行礼。

三殿之后是碑林,这些碑都是用上等的汉白玉雕刻,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人名,而第一个最大的碑则是一个无名碑,即用来祭奠那些战死而不知道名字的或者不便提名的人的碑。

这要是挨个拜朱慈烺估计要累死了,所以朱慈烺在第一个碑那里进行了行礼,然后由将士挨个去上香。

过完这一步之后,剩下的就是告灵环节,也就是献上捷报,献上大明地图,告知先辈大明今日之盛况,还有最新取得的成就。

没有什么能比捷报还有开疆扩土能抚慰英灵的了。

最新的大明疆域全图,再次把长城以北数百里纳入统治,大明也再次在辽东建立据点,这些都要告诉先辈,以慰亡灵。

最后则是再拜别灵,之后礼成,整个典礼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