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百九十五章故意的

统计大明 第一百九十五章故意的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百九十五章故意的

朱慈烺也懒得给他解释的太清楚,你一个搞情报的,对于这种大政方针指手画脚个啥。

能听懂是你的悟性高,是个人才,听不懂,那只能说你就是个干情报的!

我会告诉你,这些蒙古人只是暂时借住这里,等以后那边稳定,这些人要么分散内迁,要么回草原,河套以后是汉人的河套,不会留下蒙古人。

所以你一个租房子住的,闹什么闹,要不是看着你们还有点用,早就让你们滚蛋了!

朱慈烺微笑着问道:“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满勇哦了一声,抱拳:“第二个问题是粮食储备不足,最近大同那边运粮因为绕路遥远,所以已经停止了,现在河套……五原和朔方的粮食都是从宁夏卫那边运过来。

可能是宁夏卫那边粮食也不够的原因,最进三五天才运来一次粮食,运来的也只够三五天食用,最近肉食大量消耗几乎快要耗尽。

现在五原和朔方屯粮不足,河套地区牧民粮食草料储存不够一个月所需,若是一旦有战事有被断粮之担忧。”

朱慈烺脸色表情有点古怪,崇祯关心的问道:“怎么,皇儿有什么难处么?若是粮食不足可以令地方多拨付一点。”

朱慈烺抱拳道:“父皇,其实五原和朔方两地缺粮是儿臣有意为之,毕竟当地人心未附,要是给他们粮食多了,他们难免生出别的心思。

至于存粮儿臣已经在宁夏卫收购储存了一批粮草,通过关中兰州等地的调运,过冬应该足够。

江南的粮食运到之后也会有一部分运到西安,然后转运到宁夏储存,五原和朔方无缺粮食的担忧。

若是真的有战事,小规模战斗一月足以结束,要是规模大了,这些人也会迁移到黄河以南,或者直接迁移宁夏卫,一月粮食储备足够路上所需。”

满勇惊讶的看着朱慈烺,这样做真的好么?是不是有失大国风范?

满勇再偷偷看崇祯的脸色,为啥是一副欣慰的表情?您也觉得是对的?

好吧,既然您爷俩都觉得对,那就对吧,我瞎操心个啥?我现在告辞可以么?

崇祯笑着说道:“皇儿考虑问题周到,如此以来,那第三个问题也是小患了。”

朱慈烺好奇的问道:“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满勇连忙说道:“锦衣卫打探到,有一部分蒙古人野心未死,因为额哲部觉得河套当年是归林丹汗所有,有人就不满汉人屯田建造堡垒。

经过这些人的挑唆,当地一直有流言要赶走汉人重建蒙古王庭,恢复成吉思汗的荣光等流言。

最可怕的是曹文诏部也以蒙古人为主,锦衣卫查探到有人企图渗透到曹文诏部,打算让曹文诏部也加入进来。”

朱慈烺感兴趣的问道:“哦?结果怎么样?”

满勇疑惑的说道:“可能是因为曹文诏部离得较远,也可能是这些人更加心向大明,所以他们的鼓动并没有什么效果。”

朱慈烺点点头:“此事确实可虑,最近应为江南的事南镇府司对河套有些疏于管理,儿臣会加紧调派人手。”

满勇忍不住问道:“现在蒙古人并未真心归附,那些闹事的也有很多人支持,若是贸然处置恐怕会引起当地蒙古人厌恶反弹吧?”

朱慈烺呵呵一笑:“无所谓,就是要让他们知道那里是谁说的算,纵容只会更加加剧这种离心离德。

只有采用雷霆手段才能震慑宵小,他们要是有闹事的勇气杀了,杀了就是了。杀一批剩下的自然就老实了。”

朱慈烺这么说崇祯就有点不赞同了,杀人固然能震慑人心,但是确不能解决离心离德的问题。

太子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相信那些官员,崇祯就不一样,他虽然也不相信那些官员,但是他知道有些事情,还是要这些官员才能办好。

突然崇祯想起前几日翰林编修陈子龙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及华夷之辨,让人耳目一新。

而此人因为和复社矛盾,屡屡被复社攻讦,好像是上次朱慈烺故意挑起。

陈子龙为几社之首,族籍松江,上次朱慈烺挑起复社内斗分裂,正是用几社开的头,当时复社大谈粮食危机皆是由松江种棉花引起。

说要不是松江大兴棉花织布,那大明粮食就不会缺少到如此地步。

两方开战之后,陈子龙等人找来证据,证明江南各地都在种棉花,都在织布,再说正因为有人织布,大家才有便宜的衣服穿。

之后激烈争论,几社逐渐开始变得激进,认为朝廷之所以粮食不足,是因为耕地不足,大明既然耕地不足,那就应该往四周有地之处扩张。

到时候不仅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以后棉花、烟草、甘蔗等也都不用担心占用耕地。

这样一个人才,确因为温体仁故意排挤而没能考中进士,崇祯翻阅试卷之后,亲自补了进士名额,破格提升为翰林编修。

现在正好升一级派到五原朔方,看看他到底是大言不惭,还是确有经世致用之学。

而且多用复社的对头,也能打压复社的气焰,不是要种棉花种粮食么?那就去开发河套吧!

崇祯也想看看,朱慈烺说的扩展生存空间的理论到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崇祯想到这些就说道:“传旨,翰林编修陈子龙,忠于任事,克几勤勉……加封五原朔方巡查御史,处理地方垦荒民政事……。”

朱慈烺愣了一下,陈子龙去处理?他有这个本事?那家伙不是什么花间词派的啥代表么?

一听就是赏花吟诗作赋的无用书生吧?

不过好在这个人忠心还是有的,气节还是有的,能做到大明灭亡之后投水殉国,朱慈烺对于这样的人天生就有好感。

处理完三问之后,崇祯看了看满勇说道:“满勇此次西北之行劳苦功高,加封锦衣卫指挥使,掌北镇抚司事,与南镇府司协同处理诏狱事。”

满勇听完立刻大喜谢恩,崇祯偷偷看了朱慈烺一眼,见太子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喜欢统计大明请大家:统计大明笔下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