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对倭国开战

统计大明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对倭国开战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对倭国开战

统计大明

朱慈烺找来周遇吉、吴启晨、朱姬润和王之谦四个高层:“朕打算发起新一轮对倭国的战争,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这四个人里面除了王之谦之外,其余的几人都莫名其妙,怎么突然要对倭国动手?

朱慈烺看了看王之谦:“你来跟他们解释以下原因。”

王之谦拱手答应,然后组织语言:“上个月的时候,锦衣卫破获一起间谍案,有倭国势力企图统一倭六国迎回天皇。”

吴启晨问道:“陛下,这些间谍是倭国某个国家派出的么?”

朱慈烺摇摇头:“不是,这是一个旧大名妄图恢复自己当年的封土,私自推动的。

从这群人的规模来看,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再少数。

通过锦衣卫调查发现,这样的组织在倭国不下几十个。

朕觉得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轮肃清,让他们知道大明的意志。”

周遇吉点头:“陛下说的是,倭国作为大明绝对国防圈的一部分,早晚要纳入大明版图,既然现在有这么好的理由,那晚动手不如早动手。

臣觉得调动七个师的兵力登陆倭国本岛,然后在消灭各地的倭国殖民地。”

朱姬润无奈的摇头:“陛下,这一战臣觉得完全不用大明出兵,而且仅仅因为一个民间的组织而对倭国发动战争,这理由好像不是很充分。”

朱慈烺淡然的看着他:“哦?那你说该怎么办?”

朱姬润拱手:“陛下,臣以为,陛下可以责令各国严查这种组织,派出监督人员锦衣卫追查他们的查办力度。

如果有人阳奉阴违,或者同情暗中资助这些组织,那么大明再出雷霆手段歼灭之,即可以震慑宵小,又能做到师出有名,不至于被各国恐惧。”

朱慈烺看了一眼吴启晨,吴启晨拱手:“臣觉得朱总管说的有理,这一战最重要的是师出有名,最怕的就是这些藩国生出兔死狐悲的情绪。

同时还能督促各国查处自己国内的反明势力,可谓一举多得。

比起直接开战动员的兵力更少,而且花费的钱也更少。

而且周总参叫的挺欢,你这几十万军队一动用,万一耽误了大明对奥斯曼帝国的大战怎么办?

相比起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倭国的这次动乱不过是小事而已。

如果陛下这个时候要打倭国,那么就要动员三十万兵力,而且倭国的三十万兵力就不能被大明所用。

如果陛下这个时候不打倭国,那么不仅自己的三十万兵力不会被牵制,倭国总共三十多万的军队也能协助大明作战。

这一个念头就是六十万兵力的差距,还请陛下慎重,周总参,你觉得呢?”

周遇吉也无奈的拱手:“吴相说的对,确实对奥斯曼帝国战争准备的已经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不宜在开一场战争,两线作战一直是用兵之大忌。

陛下还请慎重。

倭国虽然不大,但是真要动手臣估计大明需要动用二十到三十万的兵力,而且战后进驻等倭国的局势未必会比现在更加安定。”

朱慈烺有些意外,这一次朱姬润张嘴提出了建议,竟然得到了吴启晨和周遇吉两人的同意。

再看看一边一直不吭声的王之谦,四个大臣三个意见统一,一个默认了,那还说啥,只能这么搞了。

虽然这跟朱慈烺想要的结果不符合,不过朱慈烺也不急于一时,他还年轻着呢,有的是机会慢慢玩。

朱慈烺挥挥手:“那就拟旨申饬吧,派出督查组监督他们消灭这些反大明武装的进度。”

打仗没有打起来,朱慈烺非常的不爽,这一想到这群小矮子,朱慈烺就感觉如芒在背,感觉非常的不安,不搞对方一下子心里就是不痛快。

朱慈烺正琢磨的时候,朱姬润去而复返:“陛下,其实大明现在在倭国的利益远比倭国本身的要大,倭国动乱损失最大的不是倭国而是大明。”

朱慈烺抬起头:“哦?这个怎么说?”

朱姬润拱手:“首先大明最大的利益就是对倭国金银矿的开采,按照陛下的要求,那边采用的开采方式是能采尽采,所以只要探明有矿的地方大明都有矿场。

而倭国地区目前探明的金矿产区已经有一百多个,银矿和金银伴生矿厂有三四处,每年为皇明商号带来直接的黄金白银就价值过千万两。

第二就是大明在倭国地区有四大港,京都湾的千代田港、下关港、名古屋、神户已经成为倭国地区的前四大港口。

人口已经超过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经济更是一城顶上一国的存在。

大明在千代田和下关驻扎着太平洋舰队另外两个城市也都驻扎这海军陆战队,这些年来不停的修筑堡垒,可谓是固若金汤。

从以后的形式来看,倭国地区就算大明不动手,他们的人口也会朝着这些城市集中,最后都成为大明的臣民。

陛下若是对倭国有意见,其实只需要放宽四城的准入门槛,加强四城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投入。

比起打仗来大明能更快的战胜倭国。

除了四个城市之外,大明各商会还在倭国有着不少木材厂、造船厂、修船厂、钢铁厂、纺织厂、硫磺矿、硝石矿等等产业,例如倭国地区已经形成了种桑树养蚕的传统,每年产出的蚕丝数量已经相当于江浙一省。

作为大明对新大陆的重要中转港口,倭国地区的稳定对于大明整个太平洋航线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朱慈烺本来心里不痛快,现在听完之后那心里更不痛快了:“为什么倭国那边会有造船钢铁这些工厂?

朕不是禁止过关外地区建造这些工厂么?”

朱姬润奇怪解释了一句:“回陛下,倭国作为太平洋航道的重要中转站,又是太平洋舰队的驻地,那是必须有修船厂的。

而且倭国本身就有造船厂,大明商人去只不过是进行一些技术升级,生产的也是商船,应该没有什么吧?

还有就是钢铁厂,那边以后要承担修理舰船的任务,有钢铁厂也正常吧?

又是都开在大明的城市内,臣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