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说服迁移

统计大明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说服迁移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说服迁移

朱慈烺的话直接上下面的人无话可说,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人谁会天天闲的没事跟比自己低的人比来获得幸福感?

人往高处走,当然是要往上看才行。

只是皇上都说了,那要不要让大家跟那些奴隶比比?

在垦殖公司这些人看来,那些战犯就是奴隶,服役二十年,大部分可能不到解除战犯身份就死了。

就算那些年轻的到时候真的解除了战犯的身份,到时候也都三四十岁往上了。

一声的青壮年都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是老年的苟延残喘,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这些人唯一运气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不用在成为战犯,只不过也只是不是战犯而已。

大明军部有明确规定战犯家属三代之内不得从军。

内阁也有规定,战犯家属不得申请公民身份,除非有重大立功表现由内阁或者皇上特批才能成为公民。

这基本上就堵死了他们的路,只能等到从孙那一代才行。

跟他们比,大家确实还算幸福的,可是这比着怎么这么别扭。

朱慈烺敲着桌子:“朕已经打算好了,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新加入大明不久,那里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里的牧民还只会放牧,一场自然灾害就让他们陷入饥荒生死存亡的边缘。

而你们这些垦殖公司,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种植和顶点放牧的经验,朕打算迁移一部分垦殖公司到中亚到西北去。

到那里你们就是老师,朕还会分给你们更大的草场,更肥沃的耕地,还有迁移的资金。

到了那里,你们就是最富裕的部落,身边都是你们的学生,你们跟他们比,是不是幸福感就上来了?

然后大明北疆这一片,朕也会从中亚和西北迁移一部分部落过来,到时候这边的部落身边住着的也都是穷邻居,那么幸福感是不是也提升了?”

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怎么听都像歪理,这样做真的好么?

朱慈烺看着这些人:“现在有什么问题可以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朕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

该说就说,今天要是不说,这后面在想找朕说话,让朕给你们解决问题,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个垦殖公司的管事上前:“伟大的皇帝陛下,您的臣民沙里奇像您问好。

我想请问,我们都生活在蒙古草原上,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如果迁移到中亚,我们并不熟悉那里的气候,天气,还有四季变化,甚至草场分布,那里有河流,哪个季节那里水草丰美。

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到了那里,我们怕不仅不能教别人,甚至自己的生活都会出问题。

还请陛下为我们解惑。”

朱慈烺笑了:“朕刚才不是说了么,朕会分给你们更大的草场,更肥沃的土地。

朕可以保证,到时候那边的草场会比现在大五倍,土地也是现在的五倍。

至于气候和草场分布这些你们更不用担心,朕会让人替你们挑好,并且派出当地的农学家指导你们。

你们要记住,你们到那里是让你们教他们如何定居,教他们如何从游牧变成半游牧,甚至定居状态。

而且你们到那里并不是大明不管你们了,大明的铁路已经修建到那里,大明会一直关注帮助你们,你们到那里将会是大明的使者。

朕在这里承诺,只要你们完成朕的嘱托,教会当地百姓定居,那么你们过去的所有百姓都将获得公民身份,永远成为大明的一份子!”

听到这些承诺不少垦殖公司都心动了,草场和耕地至少五倍大,更关键的是教的好就能让所有的部民成为大明的公民,这个足以让所有的百姓心动了。

朱慈烺当然也不会吃亏了,既然大明没有办法把更多的汉人迁移到那里,那至少也要让那里从单一的族群状态变成多族群混居。

这样各族都成为不了绝对的多数族群,杂居混居之下,只能使用汉语汉字交流,有了问题也只能通过大明来协调解决。

不仅仅是中亚地区需要混居,就是大明关外长城附近,大明也需要让他们混合一下。

从这次的流言传播情况来看,单一的民族聚居,很容易就出现这种流言广泛传播的情况。

朱慈烺之所以害怕也是怕这些人突然发难,到时候当地的汉人因此就惨了。

而多族混居就会好很多了,各族的诉求不一样,理念不一样,甚至信仰都有冲突。

到时候一起合起伙来对付大明的概率就更低了。

当然中亚也确实需要改游牧为定居,这更有利于大明的统治,有利于中亚地区的稳定。

而且定居的游牧民族生产效率更高,能够生产更多的畜牧产品还有粮食。

而长城附近的这些蒙古人确实也是大明最早接触定定居牧场经营的族群,让他们去当老师也是最合适的。

这一个垦殖公司的问完之后,很大一会没有人在提出新的问题。

正当朱慈烺以为没有什么可聊的时候,一个胖胖的中年人站出来:“陛下,我是归化城东垦殖公司的管事王大宇,现在已经是一位公民。

为陛下为大明做事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荣耀。

我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在长城外都是跟皇明商号做生意,我们种植和养殖的东西也都是按照皇明商号需要进行准备的。

而我们假如迁移到了中亚,到时候是跟谁做生意呢?我们种植养殖什么还是由皇明商号收购么?

这里因为离关内近,我们生产的东西很容易找到销路,而且能卖上不错的价钱。

据我了解,中亚那里离大明关内有几万里之遥,我们在那里种植养殖的东西,还有人要么?还能卖上价钱么?”

朱慈烺敲着桌子:“你的这个问题朕可以回答你们,你们完全不用担心,这次迁移,你们的迁移目的地都是大明的铁路沿线。

而且跟你们做生意的依旧是皇明商号。

有了铁路这距离就不再是运输的障碍。

而且反过来想,正因为那里离大明关内远,所以很多东西都不方便从关内购买运到那里,只能从你们手里买,这不正是商机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