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技术壁垒的尺度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技术壁垒的尺度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技术壁垒的尺度

朱慈烺还考虑过这样一种形式,后世为了遏制华夏的发展,欧罗巴人和丑国采用了封锁加解封的双重策略。

对于华夏没法掌握的技术,采用封锁,对于华夏将要掌握的技术进行解封倾销,使得这边的相关产业没有发展的机会,最后达到掌握科技制高点的目的。

大明要是也采用这种办法,那么欧罗巴的蒸汽机研究生产企业绝对是连饭都吃不上的。

但相对于遏制其蒸汽机研究产业,大明更重要的是遏制对方的生产力发展,蒸汽机可不只是一件商品,他更是一种生产工具。

既然能够通过战争解决问题,抢的来的东西为啥要好好跟你谈?

现在欧罗巴已经偷师到二代半到三代左右的蒸汽机技术,大明也是时候全面开放这个技术,当然这个全面开放到底是限制再那些范围就要好好研究了。

翻看内阁的计划:“你们的意思是包括藩国在内所有的大明以及大明的藩国都开放蒸汽机使用和生产限制?”

吴启晨拱手:“是的,陛下,内阁觉得既然藩国在将来的战争中对大明有辅助作用,那么大明加强藩国的实力,也就相当于加强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这个解除也是有限制的,例如开设制造厂的必须是大明公民,雇佣的技术工人也必须是大明公民,而且这种蒸汽机也不许流向大明和大明藩国以外的地区,否则严惩。”

朱慈烺敲击着桌子,这个决断还真的不好下,藩国虽然现在是跟大明是一条战线的,以后还是不是一条战线就不好说了,这人是会变得,尤其是藩国那么多王室多少人舍不得自己的权力对大明防备甚深。

不过从目前来看,大明的藩国已经好久没有增加了,自从大明击败莫卧儿之后,再获得的土地都是直接纳入版图,不在扶持当地的藩国。

大明现在的藩国主要就是高丽三国,倭国六国,中南半岛还剩下阮氏、占城、大城和最南端的柔佛王国。

苏门答腊岛上有亚奇国,巨港国,爪哇国,吕宋那边还有苏禄国,婆罗洲岛的马打蓝王国,文莱王国,北婆罗洲王国。

还有就是南亚的锡兰王国,总共二十二个藩国。

一千还有黎氏、莫氏、小琉球和缅甸四个,小琉球是自己归附了,黎氏和莫氏因为大明缺粮食的时候主动露头被大明吞并了,缅甸因为作死被大明兼并了。

十多年的时间,就兼并了这个四个藩国,然后就引起一部分藩国警觉,这要是按照这个速度,大明要兼并所有藩国那还不要五六十年。

再说了,就算兼并了,这些藩国也未必跟大明一心不是,就像现在大明有那么多国土,也未必是所有人都跟大明一心。

更多人是畏惧大明的武力,不敢反抗罢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大明的低税收和稳定环境。

但是当一些年过去之后,有些人把这种稳定当做理所当然的时候,商人的**是填不满的,现在的税收是百分之十几,看着不多,但是商人多花一分钱都嫌多。

将来这些地方的异族或者当地成长起来的二代三代汉人,时间久了野心生出来,各种闹事都是不可避免的。

技术的扩散容易,扩散之后想要再收回来就难了。

看着大明现在是占尽优势,好像只差临门一脚,随时都能跨入电气时代,但是这个时间是二十年还是三十年,谁也不知道。

而且后世那么多蒸汽朋克信仰鬼知道蒸汽机的发展极限在哪?

万一这二三十年大明技术跨代没有完成,其他地区的蒸汽机技术又追赶上来,那大明岂不是随时都有内乱的风险。

所以这个技术扩散朱慈烺是谨慎的。

对于吴启晨,朱慈烺没有必要瞒着:“朕觉得这个全面放开做好限制在关内地区为好,关外之地和藩国地区应该依次放开。

这取决于他们的汉化进程和忠于大明的程度。

这个也是机械扩散的过程,机械加工行业有其特殊性,它并不是普遍撒网的普惠型效果最好,相反机械加工乃至整个工业,必须集中集中再集中,全产业链集中在一个地区,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大明先推动关内地区的工业进步,然后等关内技术升级之后再把落后的产业向外扩散,这个才是正确的道路。

而且保持关内地区的工业优势,科技优势,文明优势,这样才能形成大明的向心力,这个才是核心。”

吴启晨想了想:“那么陛下应该在‘江河四湾’区进行全面的放开,这个不正是陛下希望打造的六个工业集中地么?”

朱慈烺敲着桌子:“大明虽然有江河四湾这个概念,但是确并没有给这些区域划分清楚边界,如果想要在这些区域都开放蒸汽机和机器加工工业,那么大明首先就是要明确这六个区域的范围。

还有就是,这六个区域中,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是大明公民占据优势,渤海湾区,长江三角州杭州湾区,珠江红河大湾区这三个区域公民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其又属于关内。

但是剩下的孟加拉湾,几内亚湾和密西西比河河口区这些地方大明公民并不是占有绝对多数,控制技术扩散的难度就太大了。

所以综合来看,关内全面开放,孟加拉湾、几内亚湾和密西西比河区三个地方有限开放这个才是好。”

吴启晨没有立刻回复,想了一会问道:“那么陛下完全可以进行技术代差式的开放,例如关内全面开放到第三代,而关外开放到第二代。

这样一来即使泄密,对于欧罗巴来说,这些技术也已经是他们掌握的技术,没有什么价值,也能促进当地的工业发展。”

朱慈烺沉吟了一会:“那就先按照这个拟定一个计划吧,朕这段时间再想想。你还有什么事情么?”

吴启晨弯腰:“陛下,还有就是关于捕鲸的事情,大明工业增长太快,这导致用于润滑的鲸油一直有缺口,目前的鲸油产量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全面开放大明需要捕杀更多的鲸才行。

但是陛下当初做出限制,大明捕鲸也一直都是皇明商号在做,臣请开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