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赳赳老秦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赳赳老秦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赳赳老秦

陈老六排着队不停的向前张望,生怕到了他这里村长手里的牌牌没有了。

还好到他的时候还剩最后一个,村长意外的看着陈老六:“咦,你咋在这呐!你去送货你家的羊咋办?”

陈老六摆摆手憨笑:“安家的羊都被当兵的买走了,三百多只都买走了,俺就留下了一百多母羊做种。

这一百多只羊安婆娘自己就能看着了,这不是闲的没事琢磨着挣点钱花花么!”

村长拿着牌牌:“你家马车什么情况,这边要登记一下,还有马匹的情况都要写清楚。

行了,其他人都散了吧,这是最后一个了,被陈老六得了,你们下次请早吧!”

陈老六跟乡里的文书也认识,他家可是养羊大户,每年不少往乡里跑。

文书提笔:“陈老六,你家的车能拉多少?”

陈老六嘿嘿笑着:“俺可是从肃王家的马车行买的四轮马车,顶好的车子,能装两千斤!马匹也是五年的当龄壮马,河套马,劲可大了。”

文书笔顿了一下:“下次不要说肃王家的车行了,要说姬润车行,你这是给朱大总管招黑呢!

他哪里是肃王,这都是退出王室了!你最远可以跑到哪里?”

陈老六哦了一声:“大家不都叫着肃王呢!没啥,血脉管着呢,你看陛下就认了这门亲,要不然自己的钱怎么会交给肃王管,这还是认他这个亲戚!

我哪都能去,咱们大明的官军能打到哪,我就能把货运到哪里!咱不挑活!家里也没啥记挂。”

文书笔顿了一下:“你可想好了,最远可是有五六千里呢,从家里跑到一趟来回就是半年了!”

陈老六嗯了一声:“半年就半年,俺当年也是吃过苦的,走西口一走两三年也是干过的,熟悉路!”

文书没有再劝:“行吧,那就给你登记上了,等着县里的分配了,这些天要把车子修好,马匹也要保持健康,一旦马车或者马出现问题立刻到乡里报备。”

陈老六激动的点头:“没事没事,都是新的能有啥事。”

文书摇摇头:“正因为都是新的,所以才容易出事,你别没有养过马,再把马给养生病了,多跟人家学学……”

陈老六得意的说道:“咋不会了,不是说了俺走过西口么,这口外不就靠这些大牲口运东西么!

别说马了,骆驼俺也喂过!”

文书眼睛一亮:“你还会喂养骆驼?走过沙漠么?”

陈老六点点头:“咋没有走过,在沙漠里走三五天都走过!”

文书仔细的把陈老六跟过驼队,会养骆驼,走过沙漠的特点都写上:“要是让你跟着驼队行动,你愿意么?就是拉着骆驼走沙漠你愿意么?”

陈老六想了想:“那俺的马车咋办?”

文书呵呵一笑:“你的马车官府还能要你的不成,到时候你可以寄存到官府的寄存点,或者租赁给当地的愿意拉货的百姓,有的是办法,只要你愿意带着骆驼队就行,你说干不干就行,工钱可不比你赶马车少,还要多一点。”

陈老六咬咬牙:“那有啥不干的,只要给钱就行!”

登记完了,陈老六回家,婆娘正在挤羊奶做油酥和乳酪,看到陈老六兴高采烈的回来了:“当家的,是不是成了?”

陈老六点点头:“最后一个,被我给得着了!比快去烙饼,然后炒炒面,在做点油酥乳酪啥的,我这出去一趟可能要半年才能回来呢!”

婆娘点头:“哎,你放心吧!我这就去找你嫂子还有他姑过来,我们娘几个一起给你做,保准够你路上吃的。”

陈老六摇摇头:“你别做这么多,先做五十斤炒面,五十斤的烙饼吧,我在买点肉干啥的带上,然后其他的再装点土豆玉米啥的,到时候烤着吃就行。

那玩意耐放,谁便烤烤就能吃了,路上要是碰到集镇,我还能再买点东西吃,马车上也不能装那么多东西,要不然还咋拉货,多准备点黑豆,干草也要带点……”

整个村子发了三十个货运牌,本来是按照硬性任务定下来的,要求每个村子必须凑出三十辆马车随军运送物资。

但是到了地方,村子里一听说有军队的运输任务,个个都争先恐后,这个可是好活,军队给钱爽快,事情还少,都是固定线路,安全也有保障,这活干的踏实。

接下来两天全村的妇女都集中在这三十个有任务的家里开始烙饼,炒炒面,炒黄豆的忙活。

大明自古就有穷家富路的说法,在家前日好,出门一时难,各家各户都把压箱底的好东西,准备过年的吃食都拿出来做出来给当家的带上。

男人们也洗刷马车,洗刷马匹,给马匹喂足草料,夜里在添一次精料,把已经在养秋膘的马匹的膘在养的厚一点。

整个从陕西往西的西北,大明这次下发了三十五万张这样的动员令,大县分到五千张到六千张动员令,小县分到两千张。

陈老六所在的平凉府华庭县正好是个中县,县里分到三千五百张动员令,陈老六所在的村子分到了三十张。

说是动员令,百姓都习惯称这个为运货的牌牌,因为这个是冲压机一体成型的一块铁牌,百姓要把这个挂在车头,以显示自己是军队后勤车辆的身份。

到时候所有哨卡无故不得阻拦,各总道路路口都可以优先通行,有车辆对行,道路不够过双车得对向必须避让。

铁牌下面还有一对铜铃,陈老六家的闺女还给编织了一对红穗,被陈老六绑在车头。

五天之后,乡里通知车队集合,等陈老六到的时候广场上已经集中了两百多辆马车了,陈老六还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乡里竟然有这么多马车。

队伍集齐之后,乡里挨个给他们发了一面小旗帜,让他们插在车头,然后整个车队集齐之后朝着县里出发。

路上陈老六还看到了其他乡里的车队也在跟他们一样,大家热热闹闹的赶着车,一路上唱着老秦腔,乐乐呵呵的朝着华亭县县城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