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修改计划

统计大明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修改计划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修改计划

进入五年计划的第四年,各种计划都在加速推进之中,不过相比起孙传庭重点关注的是内阁制度的健全,吴启晨更关心的是各项工业数据和工程进度有没有达到预期。

目前来说大明目前最大的工程就是铁路了,经过三年的建设,大明不仅拥有了五家能生产钢轨的工厂,工程队也培养了十几支。

朱慈烺嘀咕了汉人血脉里对于基建的驾轻就熟,这使得这个计划过于保守。

吴启晨禀告着:“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完成整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任务。

所以臣以为,明年需要追加投资,以便铁路尽早通车。

而且经过计算,当铁路修到西安之后,再往西这种多点开花的建设模式已经不再合适,因为各种材料的运输,尤其是钢轨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如直接从铁路线上延伸。

臣觉得,等铁路修到西安之后,应该留下三支队伍日夜赶工,其余的则应该调往其他铁路线,否则,必然出现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的情况。”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吴启晨说的有道理,后世之所以能多点同时修,那是因为除了铁路还有公路,还有大型载重汽车可以用来运输铁轨。

而这个时代,一根十米长的铁轨,就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才能运送,更何况还有枕木还有石子等等。

尤其是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集中大量的人力在中途,连水都需要从很远的地方送过来,这无疑是一个成本非常高的事情。

朱慈烺沉吟一会:“你觉得,从西安到轮台这一段大明要修多久?”

吴启晨躬身:“如果三班轮换昼夜不停,那么最快一天可以铺设五百米铁路,也就是一里。从西安到轮台有五千里,那么就需要五千天,也就是十三年的时间。

而如果内阁的轮台钢铁厂三年后如期建成,能够生产钢轨的话,那么这个时间将缩短至八年。

而如果河套地区的钢铁能够开发,那么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一年。”

七年的时间,这还是铁路修到西安以后,目前大明的铁路紧紧修到开封,明年继续向西延伸就算速度加快,那也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修到西安。

也就是说十年时间到,大明到轮台的铁路还没有修通可能还要再等五年,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吴启晨可能也知道陛下的担心:“陛下,轮台铁矿开发完成,以后大明可以从吐鲁番地区往莎车再修一条铁路。

而包头地区的铁矿如果开发,那么从京城往北出张家口,经过归化和河套之后铁路就可以直接修到金山。

而河套地区更可以向北延伸一条铁路到达北海城。

虽然北疆地区铁路修建比较困难,但是只要大明从北海把铁路延伸,延伸到勒拿河上游也能极大的缓解北疆的运力紧张。

而空出来的工程队可以用来修建从京城到广州的铁路,还有广州到占城国,占城国再到莫卧儿地区的大铁路。

一旦这条铁路修成,则极大了缓解了大明调兵和物资运输的压力。

还有新大陆从金山港到密西西比河河口的铁路,非洲地区从亚丁湾到几内亚湾的铁路。

这些铁路都有战略意义,一旦修成将对大明有着重要意义。”

朱慈烺直接被说动了,确实与其硬干一条铁路,不如趁这个机会修建更多的铁路,西安到轮台段慢一点就慢一点了,大明完全可以用节省的资源修更多的铁路。

朱慈烺点点头:“既然你已经有成熟的想法,那就修改一下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铁路方案吧。”

吴启晨躬身问道:“那么陛下也同意开发包头铁矿了么?”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朕不同意开发那边的铁矿,是因为那里面好像含有一些稀有的稀土元素,现在拿来直接用来炼铁有点浪费了。

不过被你这么一说之后,朕又觉得,资源这种东西,能拿出来用的才是资源埋在地下的再多也没有用,那就开采吧。”

朱慈烺记得后世包头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特种钢材基地,这边的稀土资源也是具有占据着世界上重要的份额,除了白云鄂博之外,包头的铁矿中好像也含有稀土资源。

吴启晨听朱慈烺这么说之后,思考了一下:“如果这里的铁矿确实更有价值,那陛下更应该早日把铁路修到那里,这样京城永平地区的铁就能通过铁路运到那里。

这样一来那边只需要一开始开发一点,或者一点也不开发也可以完成布局。”

朱慈烺点点头:“那你就看着办吧,等铁路修通,那边的铁矿石尽量少开采,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调运铁矿石进行冶炼。

除了铁路还有什么问题?”

吴启晨拱手:“还有就是钢铁产量过剩的问题,目前大明主要的钢铁消耗是机器工厂、修路造桥、建造房屋和日常用品这四块。

而大明仅仅黄明钢铁的钢铁产量已经到达了千万吨,加上民间铁厂的产量,平均每个人一年能分到一百斤,这已经严重超过了百姓日常需求。

在没有新的钢铁消耗方向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炼铁量无助于大明整个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始终是对劳动力消耗的大户。

从最基础的采煤炼焦到采铁矿石运铁矿石,这都是大量消耗人力的行为。

所以臣以为,在没有必要的时候,大明不应该继续盲目的进行钢铁产量翻倍计划,应该选择重点扶持需求的钢铁产量增长,例如铁轨用钢,锅炉用钢等等。”

朱慈烺没有想到大明这么快钢铁产量就过剩了,一人一百斤很多么?后世的钢铁产量,一人一年怕不是能分到一吨。

不过确实,后世的时候,一辆车就几千斤,一艘轮船几万吨,一栋大楼又是多少吨钢铁,所以后世的消耗多了。

现在也没有汽车,也没有轮船,盖房子也没有流行钢结构扎钢梁啥的,就连厂房也都是以砖瓦结构为主,钢铁的消耗确实没有这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