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风口消失了

统计大明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风口消失了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41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风口消失了

这个争端由来已久,但是这个争端上升到党争的地步还是今年新出现的情况,这可不是什么小问题。

多少朝代党争内耗导致整个国家不问对错只知党派。

而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这更明显是区域化的党争,最后会导致区域之争,甚至战争。

霉国南北战争怎么来的?还不是因为劳动力不足争抢劳动力来的。

现在大明工业发展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凸显,朱慈烺又强行加快工业化使得劳动力矛盾更加尖锐。

这些人之所以只能打嘴仗是因为大明之君主制,军队全部掌握在皇上手中,军队没有参与这次讨论。

而霉国之所以引发南北战争是因为他们是联邦制,大家是合伙人关系。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朱慈烺放任这种争端不管,那么最后矛盾必然越来越尖锐。

但怎么解决问题?人不能凭空而来,工业化不能停止,农业也不能放弃,算来算去只有禁止这种无序竞争,降低入籍门槛了。

以前要求熟练使用一千个常用汉子,能够读写汉字才能申请入籍,朱慈烺直接大笔一挥,只要掌握五百个常用汉子,能够掌握日常交流用语就能入籍。

这一门槛的降低,让以前困在读写等的那些异族能够加快申请,以前需要一年以上学习才能入籍的人,现在只需要三个月的突击学习就能完成。

仅仅这一条瞬间就能解决数百万用工问题。

第二个政策就是推出退耕还林政策,加上饮用水源地保护计划。以环境保护的名义,禁止所有山坡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耕种行为。

国家出钱赎买他们的土地,让他们离开这些地方,以后这样的地方只能种树种草,当然大明不会不管你们,都进城去吧,都安排工作!

这样一来很多地方都从适合耕种的地区变成不允许耕种,那么农民就必须进城,反正到处都需要用工,不怕安排不了。

大明这些年朱慈烺一直在推行三北防护林和治理沙漠等工作,大家也逐渐有了环保的概念,在让报纸好好宣传宣传,形成舆论氛围。

到时候百姓就不会觉得这只是为了用工慌而出台的政策,当然这也确实不是只是因为用工慌想的办法。

退耕还林这是一直都想搞的,只是以前大明不需要专门出台这样的政策,移民的时候顺便就把这些事情给办了。

这些年一直把山区的人口迁出,把黄土高原的人口迁出都是在做这事,现在只是把以前顺便做的事情变成规定而已。

不说多,这个政策只要范围划大一点,最起码能搞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出来迁移到城市。

而饮用水源保护大明还没有这个概念,除了京城搞了,朱慈烺当初为了这个特意把玉泉河圈起来保护。

大多数地方还都是吃饭的水和唰粪桶的水都是一个地方取的,上游尿尿下游喝。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染必然加剧,饮用水源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朱慈烺的政策可不是水源地多少米多少公里不能有啥厂有啥污染,直接就是水源地区域能不许居住,都到城里去!

为了大家的吃水健康,这一条说出来,大家应该都没有意见。

这样一来又划出一大波人,让大明山美水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第三条有序推进养老金制度普及,农民之所以不敢进城打工,不敢全家一起进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打工再久,最后还是要回家种田,要不然老了吃什么。

所以普及养老金制度,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百姓敢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至于福利太好社会负担太重这些担忧,朱慈烺反正是等不到那一天,也在防止那一天。

例如朱慈烺推行了教育全免费政策,二孩三孩等多孩补贴政策,为的就是降低大家养育子女的负担。

现在大明只要愿意生孩子,你孩子不断,基本上全家的吃饭问题靠补贴就能够了。

崇祯八年,大明一年的出生人口不到两百万,今年半年的时间大明新出生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全年至少有六百万新生儿出生。

这十年的十年大明新出生了将近四千万出生人口,从以前的一点五亿人,已经上升到现在的一点八亿多人口。

再过十年这四千万人将成年,大明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而且大明跟后世还有一点不一样,这个时候可没有女方找男方要财力的说法,只有男方找女方要陪嫁。

朱慈烺也一直没有搞房地产行业来拉动经济,大明现在的房价,以一个正常的工薪阶层五年工资足够买一套不错的房子。

当然这个不包括京城,京城房价虽然贵一点,但是朱慈烺退出了区域中心概念,正在对人口进行分流啊,房价上涨压力也不大。

只要人口还在增长高福利加重社会负担就可以被抵消。

一旦有一天人口过剩了,或者因为太发达大家都不愿意在要孩子了,那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反正朱慈烺是等不到那一天,他也没有本事解决这个后世都是难题的难题。

三条政策一下,懂的人都懂,整个舆论对于人口争夺的声音迅速平息,没有眼色的那些人叫唤两声报纸也不报道了。

整个报纸都加入到吹捧皇上这三条政策是多好,是多仁慈,是多么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管吹没有吹到点子上,反正跟着吹一波是没有错的。

因为除了推出三条政策之外,朱慈烺再次强调了报纸审核的重要性,撤掉了报纸审核机构的负责人。

新的负责人上任之后立刻领会了朱慈烺的要求,一旬之内关闭了十七家报纸,并且严格了办报纸的审核流程。

大明创业不用申请执照,需要工作人员上门去登记,但是报纸确不行,报纸发表之前是必须要经过审核的。

朱慈烺之所以撤掉上一个负责人,正是因为其审核不严格,不仅报纸上舆论风向出现地域争端不管,有些报纸没有审核就发表他也没有管到位。

报纸自然知道自己引起了陛下的不满,报纸监管加强意味着大明报纸行业的开荒时代彻底结束。风口消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