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末代驸马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主帅人选

末代驸马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主帅人选

作者:白马啸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31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主帅人选

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七十六章主帅人选三大营变成十团营的好处就是营数多了,便于将领对士卒的直接指挥,是当时于谦能在北京城外大胜的原因。

但这次分为十团营的原因,是因为明廷各方势力彼此相争。只有增加营数,让各方势力都能分得一杯羹,才能达到平衡。

十总兵中,史可法推荐了刘肇基,高宏图推荐了杨御藩,姜日广推荐了吴志奎,李建泰推荐了郭中杰。

此外六个,为朱慈烺钦点的金声桓,堵胤锡推举由文入武的张煌言,高杰的外甥李本深,从周显那里归附的谈震彩,郑芝龙的弟弟郑之豹。

其中,刘肇基资格最老,在崇祯十二年便升任辽东总兵,专门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卒。后在松山大战之前被洪承畴解除职位,接替他的便是名将王廷臣。南渡之后,朱慈烺下令让诸臣推荐将才,史可法便举荐了赋闲在家的刘肇基。

杨御藩是山东临沂人,南渡之后便直接依附了同是山东人的高宏图。

谈震彩在周显建五德营时便是一营主将,他决议背弃周显之时带走了近千劲卒,得朱慈烺看重。

郭中杰是跟随李建泰一路护送朱慈烺南渡的将领之一,属于北方系的一员。

吴志奎曾在淮西平叛,抵御隆武军,又在马士英平叛过程中立下大功,步步高升。姜日广轻视马士英为人,但对于因军功而升迁的同乡吴志奎却颇为看重。

金声桓、李本深,一个是左良玉手下猛将,一个是高杰的外甥,皆是刀口舔血多年的军中宿将。

金声桓因出城突袭,致李自成身死而得朱慈烺看重。而将李本深调回南京赋予重任是史可法的主意,他想借此拉拢和挟制高杰。

这九总兵中,除了张煌言和郑之豹外,都是曾经领过兵的将领,担任这新营总兵也算恰为适当。

但各将各有所属,恐难以齐心。

这也是朱慈烺的特点,性格仁厚,可以尽量使各方势力都满意,让之为其效力。但在乱世,一个皇帝太弱势,没有办法达到一言九鼎,最多也算是一个守成之君。

除了他们九营之外,还有一营,由鲁王朱以海担任总兵。与其他营不同,这一营士卒都从勋贵子弟中招募,因而后来被人称之为皇卫营。

多数勋贵子弟平时养尊处优,只是在北京南渡之中才遭受了一些颠簸流离之苦,怎受得了军营的枯燥和辛苦?

即使朱慈烺已经对他们特别优待,也也只有少数人愿意进入,剩下不足的只能从一些大臣的子弟中招选。

其实,北地失陷,大量藩王、郡王和勋亲南逃,这批人聚居在南京无所事事,都需要靠朝廷来供养。

但以目前大明半壁江山的赋税,已经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致使很多人过的也只是比普通百姓强上一些。

朱慈烺设立此营,也是想为这些人提供一个生计。

但即使那样窘迫,这些皇亲国戚依旧放不下自己所谓的身份和尊严。可见,他们已经烂到了极点,而且完全认不清形势。

朱慈烺本想以朱元璋夺取天下的伟业和中兴大明来鼓舞他们来为大明效力,但这些人已经是油盐不进。

平时训练就哭爹喊年,若上阵杀敌恐怕有半数人都要直接尿裤子。

打仗不行,但惹事却一个比一个擅长。

欺压良善,惹事生非,甚至穿着禁军的衣服在南京城内做着强收保护费的勾当,闹得南京内外鸡飞狗跳。

而朱慈烺限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又不能加以重惩。最后只是下令朱以海平时将他们圈在皇城里面,禁止私自外出,这才稍微控制住了他们。

指望他们去中兴大明是不行了,但朱慈烺依旧没有解散他们,心想只要他们对大明忠心就可以了。

但数年之后,正是这皇卫营给朱慈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十团营主帅的人选,更是各方争论的重点。

有大臣推选了曾经平定登州之乱的名将朱大典,但很快有御史大夫举报他为官贪婪,要拿他入狱。

虽然朱慈烺没有太追究此事,但朱大典显然与此主帅无缘了。

有大臣推荐了黄得功,但有人举报他御下不严,纵容手下将士抢掠百姓。更是以其驻兵采石矶,承担卫护京师重任为由,阻止调其回南京为帅。

还有大臣推荐了黄蜚,但又有大臣说他曾在周显手下效力,而且资格尚浅,不足以承担这样的重任。

其他,如推荐郑芝龙的,想以大帅之职为诱将他调回南京。

有推荐福王朱由崧的,地位尊贵,又是皇室成员。

有推荐徐达后世子孙魏国公徐文爵的,觉得祖宗英雄,后世子孙就是好汉,要给予开国大将的后世子孙机会的。

有推荐国舅爷左梦庚,是左良玉的儿子,曾统御几十万大军,对皇帝忠诚。

甚至南地士人领袖钱谦益、曾经蓟辽总督袁可立之子袁枢、在闯军逼近北京时代崇祯帝出征却半路溃散的李建泰,等文臣也在推举之列。

为了这个主帅之位,众臣争争吵吵了两三个月,都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最后,还是朱慈烺下旨让史可法以兵部尚书的名义兼任十团营提督,这才以史可法的地位勉强压制了其他的声音。

但因为史可法不通军事,且朝内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处理,最后决定从江西调回杨廷麟担任都督,主管十团营。

此外,内侍太监卢九德担任监军,而因贪墨而受御史抨击的朱大典担任号头官,负责各营的练兵事宜,其他各级官员也配备齐全。

于谦建立十团营时,是从三大营精锐中挑选,每营有一万人。那时的大明虽然经历了土木堡之变,但整个王朝底蕴犹在,依旧处于较为强盛的时期。

此刻的大明仅剩东南一隅,各处地方势力并立,赋税不足。朱慈烺倾尽全力,也只能保持每营三千人数。

后来为了供养这些士卒,朱慈烺秘密下令张肯堂和黄蜚在广州秘密开办钱庄,这间接促进了南粤商贸的崛起和繁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