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末代驸马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府

末代驸马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府

作者:白马啸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45:31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府

堵胤锡又问了黄蜚有关王世忠的一些情况,心中又增了几成把握。他抱拳向黄蜚道:“黄左督,如果此事成行,你当居首功。”

黄蜚笑着摆了摆手,“什么首功不首功的,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可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堵大人就莫要如此客气了。只不过黄某愚钝,有些事还需要堵大人明言。除了夺取武昌之兵权外,堵大人是否还有其他的谋划?是否需要我等做些什么?”

堵胤锡眉头微蹙,沉默了好一会,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缓声道:“既然黄左督如此问了,堵某自当明言。”

说着,堵胤锡将桌上的酒菜都撤下,他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面上描画了几下,一张简易的地图便显现了出来。

接着他起身从盘子里抓起一把花生米,依次放入各个势力内。多则四五颗,少则一颗。他向众人笑了笑,“没有地图,只能用这个替代了。花生米的多少代表各方的实力和兵力,和实际有所出入,诸位能看明白就行。”

也不待其他三人回应,堵胤锡便继续道:“目前诸多势力中,以满虏最强,其据有辽东、山西、河北、陕西、甘、宁六地。”

黄蜚插嘴道:“还有巴蜀。”

堵胤锡淡淡笑道:“吴三桂两面三刀,他投靠满虏,又暗通朝廷,一个投机小人而已。占据巴蜀天府之国,拥兵近十万,却不敢自立。且看吧!在天下局势未定之前,他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的。将来哪方实力占优,他就会转而归附哪一方,暂时可以忽略不计。”

黄蜚皱眉道:“但他现在可是已经开始进军川西了?”

堵胤锡点了点头,语气里满是轻松道:“巴蜀山川大河纵横,千丈高山数不胜数,险塞要隘更是不计其数。以前不是有句俗话吗?‘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难平’,在蜀地,称王称霸都可以,但进去难,出来更难。况且目前川东有忠贞侯坐镇,川西有杨展等将,曹总兵虽然前去滇地,但只要平定沙定洲之乱,他定会率兵回援川地。有这么多心向朝廷的将士在,短时间内根本无需担心吴三桂。”

黄蜚微微点头,“这样说倒也有几分道理。可惜的是,巴蜀之兵与朝廷完全隔绝,短时间内恐怕再也无法出夷陵与朝廷一起夹击闯贼了。”

堵胤锡没有再讨论此事,而是接着说道:“就算除去巴蜀,满虏实力仍旧不可小觑。不仅在于其所占地域广阔,还在于其所占地区的百姓多年内都处于饥荒和战乱之中,民风剽悍擅斗,遍地都是可招之兵。在南地,招一个兵需要提供二两银,两匹布,一石米,以后还需要按月给予其饷银。就是如此,愿意从军者也是寥寥。但在北地,只要给他们口吃的,百姓就会应者如云。也就是说,满虏只要占据北地,就会有充足的兵员。”

黄蜚眉头拧成了一股绳,脸色十分难看,堵胤锡所说的他深有体会。

刚来南京之时,朱慈烺令黄蜚和白翥招募兵卒,以重建京营,为此还提供了一批金银。当时黄蜚以山东的情况推测,感觉足够招募十万士卒。为此还夸下豪言,说定然不负所托,但事后发现很少有人愿意从军。

七拼八揍,也只招募了不到四万士卒,而且是大部分是北地或者江淮流落到南方的难民和穷苦百姓。

目前南京京营说是有五万士卒,但素质层次不齐。

黄蜚和白翥私下谈论过多次,让这支大军靠着长江天险和南京城墙守城可以。但若拉他们上战场和那些精兵悍将厮杀,那就是自杀。

想到这里,黄蜚长叹了一口气,感觉此事有点无解。

堵胤锡看到,笑了笑道:“黄左督是否是在无法招募足够的士卒而叹气?此时堵某可以帮黄左督解决。”

黄蜚眼睛发亮,“此事当真?”

堵胤锡点了点头,“昔日戚少保招兵,选择的义乌矿工不就是在南地吗?南地从来到处都是膏腴之地,不缺血勇之人,也不缺好气斗狠者。例如两广之地,土客之争,地域之争,民族之争。年年争,天天斗,人人斗。石头、木棒、锄头,除了直接动用刀枪外,什么武器都用上了。如果以忠义引导他们,同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钱粮辎重。相信很短时间内,便可招募到足够的,敢战能战的兵卒。”

张煌言望向堵胤锡道:“堵大人,你前段时间联结众臣意图推举沈侍郎为两广巡抚,让黄左督督领广府,是不是就有这样的考虑?”

堵胤锡轻轻的点了点头,“在周显建立可以在海上作战的水师之后,长江天险就已不算什么天险。其船队可以在闽浙海岸登陆,可以在广府登岸,可以在任何其船只可以航行到的地方登岸。在此情况下,已没有什么前方和后方的区别。但一些朝廷重臣看不到这些,他们依旧抱着守江必守淮的策略,认为只要夺回江淮,守住扬州,就可保住大明的半壁江山。但今后事实会让他们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说完,堵胤锡转向沈廷扬道:“广府自唐代以来便是重要的港口,有大量百姓私自出海,我朝数个大海盗都出自粤地。我本觉得沈侍郎你懂制船,知海运,推举你掌控两广。以广府为基础,学周显施行海贸之策,以赚取巨量金银,然后配合黄左督创建一支守卫我大明的百战雄狮。”

“可惜的是,圣上只同意黄左督督领广府,却拒绝了你担任两广巡抚的提议。这里面的利益纠纷和曲曲弯弯,我也就不细说了。只是以后黄左督行事,就必须仰仗新任的两广巡抚张肯堂了。他为史阁部的亲信,为人方正,不失为一君子。但和我们的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以后还需黄左督多做忍让。”

黄蜚皱了皱眉头,没有放心上。他去广府是为了招兵而去,可不是听那些文臣叽叽歪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