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辽东之虎 > 第一零五三章

辽东之虎 第一零五三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9:08

第一零五三章

车臣人注定是要在这个星球消失的族群,而且贪婪、狭隘、短视的他们并知道,灭顶之灾来临的是多么的凶猛,多么的残忍。

大明的场子被人砸了,不但场子被砸了,更是死了二百多人,这是近十年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多年来被不断胜利鼓舞的大明百姓,就好像是装满了炸药的炸药桶,里面的空袭还全部被汽油添满了。

一切只需要一点小小的火星,乌拉尔斯克的事情就是那点火星。

于是大明炸了……!

愤怒的百姓冲上街头,由于京城几乎没有了外国人。那些西域来的卖串的就倒了霉,这些还不算是大明人的家伙,被蜂拥而来的人群吞没。

拳脚狠命的往身上招呼,个别趁热闹打便宜手的,甚至抄起大棒子,一个劲儿的往踝子骨上敲。

至于他们挨揍的原因……也不知道谁说的,车臣人就是西域人。

所有的西域人都遭受了毒打,能爬起来的就不算挨过打,需要再打一次才行。

一大群学生“嗷”“嗷”叫着冲进了兵部,为首的学生拿出一大块布,上面有一千三百多人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自己的名字要求参军。

兵部的人也是懵的!

再三告诉他们,征兵要到秋后才行。而且还需要体检审查等等,再说现在征兵这事情也不归兵部管,这是民部的事情。

只有民部将士兵的档案和人交到军营,这才算是真正的参军入伍。

以前参军是对犯人的惩罚,《大明律》里面就有判某某某充军三百里五百里之类的条款。

可现在参军都是托人找关系都要办成的好事情!

想参军?哪儿那么容易。

兵部司官带着真挚的嘲弄,把一大群人忽悠走了。然后就开始写报告,鉴于恶劣的外部环境,大明需要增加征兵员额。

而且因为部队换装,技术兵器增多,建议增加学生兵的比例。

没办法现在军队里面的新东西太多了,那些大老粗已经很难驾驭。

炮兵有了自己专门的学校,学习的就是如何打炮打的准。那些复杂的公式表,让那些农家子弟如看天书。

而对于城市里面中学毕业的那些孩子们来说,则毫无问题。

现在好多孩子中学毕业之后,都考军校。只要考上了军校,那就是队伍上的人,可以赚钱养家口。比考高中拿大学文凭,要更加具有吸引力。

部队上的好东西越来越多,需要有知识有文化人的岗位也越来越多。

如果兵部不能直接负责征兵,他们的魔爪早就伸向学校里面的那些学子。

民部当然也拒绝了那些学生,因为大帅有命令。只准军事院校毕业的学生参军,其他学生必须充斥到工厂里面去。

没办法的学生们,又跑到大帅府门口闹。

反正大家要参军,大帅您看着办!

他们派了两个代表,来向大帅请命,积极要求参军,干掉那些危害大明利益是蛀虫。

这种代表不接见不好,不过李枭觉着还是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说比较好一些。

于是,李枭就站在所有学生面前,接受嘴上刚刚长出绒毛小家伙的诘问!

“如果大帅您不同意我们的参军,那您就发给我们一杆枪,我们自己去车臣,把车臣人全都干掉。”

李枭看着眼前这个学生代表,心里恨不得把这小子掐死。

老子办教育办得这样辛苦,每年金山银海的往里面填,就把你们送到车臣那地方当炮灰?

这炮灰也太贵了一些!

车臣人都是什么人?那是高加速山区里面彪悍的山民,他们可不跟你们拼阿拉伯数字。

真到了格罗兹尼,这帮毛孩子需要面对的是雪亮的刺刀,黑洞洞的枪口还有残忍到了极点的敌人。

把这些小家伙送去,那就是去给车臣人送人头。

大明还没有到王族灭种的时候,绝对不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送到战场上去的道理。

可这些话没办法说啊!

城市里面读书的孩子就要保留,难道说农民的儿子就要去上战场做炮灰?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明明心里想的心思,却不能正大光明的说出来,需要找种种借口进行掩盖。

“好啊!既然愿意去车臣打仗,都是国家的栋梁。可是孩子们,现在铁路也没有修通,你们怎么到车臣去呢?”李枭开启谆谆教导……呃,应该是谆谆诱导模式。

“我们……我们坐飞艇去。”为首的少年人说道。

“孩子,飞艇也是有航程的。不能飞去飞不回来不是?”

“那……!那我们靠着双腿走路去。”少年郎脸色涨得红红的。

地位的差距让他不敢跟李枭争辩!

“少年郎,你知道车臣有多远么?要翻过多少大山大河么?西天取经的故事听说过么?唐僧走了多少里地来着?”李枭故作忘记的问道。

“十万八千里!”

“哦,对了!十万八千里。”李枭点了点头,对那个学生投去赞许的眼神儿。

“十万八千里,多远啊!我告诉你们,你们想要走到车臣,那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十万八千里才行。

唐僧走了多少年?”

“十七年!”少年郎的声音小了很多。

“看看,十七年才有了十万八千里。你们今年多大?恐怕走到了车臣的时候,比我现在的年纪都要大了。

再说你们去了车臣,需要不需要吃喝?退一万步说,即便你们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

可你们的枪炮需要不需要子弹?炮弹?

这些东西难道说你们都要背过去?顺子,你告诉他们炮弹都有多重。”李枭回头问顺子。

“回大帅的话,迫击炮弹全重四点二公斤,合我们大明市斤的话就是八斤四两。

这是一枚的重量,一场仗打下来。一门炮发射三两百枚迫击炮弹是常事儿。

也就是说,一场小仗打下来。子弹不算,单单迫击炮弹就要三千多斤。

一发一百二十毫米榴弹炮的炮弹重三十五公斤,论市斤是七十斤。

一仗打下来,至少也要发射百十发。

按照一百发算,那就是七千斤。

如果超过二百毫米的炮弹那就更厉害了,一枚炮弹一百公斤。

算打五十发,也得有五千斤。

也就说说,小小的打一仗。一门跑平均算下来,都得五六千斤炮弹才行。这还没有算子弹,还有手榴弹和炸药的重量。

林林总总算下来,总得一万三四千斤。”

李枭知道,有些数顺子知道。有些也是顺嘴胡说,吓唬这帮小孩子的。

但李枭并没有拆穿,只是笑眯眯的看着这些小孩子们:“你们这小身板,能扛二百斤弹药不,扛这些弹药能走多远?”

“呃……!”小家伙差点哭出声来,两个他也就二百斤。

这怎么办?

李枭的话让他感到绝望,他从来没有想过,所谓的车臣是那么远的地方。

十万八千里他觉得是神话传说,可真让他走十万八千里,那可就……!

还两三个十万八千里,单程走下来估计就成白胡子老爷爷了。

少年郎热情的小火苗是不能轻易浇灭的,这样会让这些孩子自此颓废起来。

李枭随即大手一挥:“孩子们!你们想去车臣打仗,还是有办法的。

火车,只要有铁轨火车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

既然路程太远,咱们就修一条铁路,直接开到车臣去。你们愿意去修铁路吗?

你们要立志,有生之年让铁路遍布我大明吗?”

李枭打手一挥,非常有气势。

“打车臣!修铁路!修铁路!修铁路!”顺子在李枭身后,很有眼色的举起右手高声喊道。

“打车臣!修铁路……!”

“打车臣!修铁路……!”

孩子的情绪很容易煽动,他们全都跟在顺子身后,举起右手声嘶力竭的跟着喊。

“孩子们,你们毕业之后都去报考铁路专科。当然,也欢迎你们报考军校,成为光荣军队的一员。

那你们的未来,在你们自己手里。孩子们,明天是你们的。”李枭又是很有气势的大手一挥,那些孩子们激动得几乎晕厥。

吩咐人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下警卫团的军营,又和警卫团的战士们学了几手拳脚。

直到天黑吃过饭后,孩子们才恋恋不舍的被警卫团的士兵送回了学校。

修铁路是一件苦差事,非意志极其坚定的人,绝对不能坚持下去。

史可法总是跟李枭抱怨,铁道部总是缺人。

忽悠一些孩子去修铁路也是不错的,毕竟铁路是国家的大动脉。

即便汽车的出现,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这样的局面。

没办法的事情,大明这时候的公路。也不过就是**米宽,一些省级公路也就是十几米宽。

这种路走马车,牛车,又或者是三轮车或者拖拉机都没问题。

可走大卡车就难了!

大卡车的宽度足足有三米二,好多路段也就只有双车道。这还是汽车占用了自行车道的结果!

事实上,大明无论从官员还是百姓,都没有做好从农业时代跨越到工业时代的准备。

忽悠走了孩子,可仍旧浇灭不了民众如火的情绪。每天都有大批的人上街情愿,要朝廷出兵灭掉敢于拈大明虎须的小小车臣。

任凭顺天府的官员们怎么说路太远,需要准备之类的话也没用。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车臣这个地方。

至于在哪儿!更是问十个十个摇头。

好多人其实就是发泄情绪,不管怎么样闹一把再说。

这种事情又不能来硬的,毕竟这民众自发的行为。甚至,李枭觉得这种爱国主义情绪需要保护。

在民众的不管要求下,报纸不得不大标题报道。

驻扎在西北的第四师所部,正在全面备战。不日就要赶赴中亚,剿灭敢于挑衅大明的车臣人。

报道一出,京城百姓立刻欢腾一片。

雪片一样的信笺飞向西北,慰问四师官兵。好多人积极捐款捐物,兵部每天都要接待十几波各工厂和居民代表。

“大帅,真的要四师动员?”史德威看到报道大吃一惊,他是总参谋长。

他都没有接到这样的命令,不明就里的他以为自己被架空了。赶忙来大帅府询问李枭!

“动员总是要动员的,不过不用着急。这些年四师也没有仗打,让他们出国历练一下也是好的。

总体上还是你的建议,先让俄罗斯人、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先上。”

“可大帅您下命令,总得让我知道一下吧。”史德威觉得有些窝囊,这样下去自己这个总参谋长当的还有啥意思。

“没有下命令啊!按照制度,军令要通过总参谋部下达的。”李枭有些意外的看着史德威。

“那报纸上……!”史德威有些傻眼,没想到李枭会这样回答。

“那是写给外面看的,百姓们的爱国热情很好,得给他们一个说法才行。

既然你来了,那就由你下命令。命令四师全面备战,准备出国与盟军一起,剿灭车臣人。

聂大虎也是老将了,他知道应该怎么准备。

另外,卡车给聂大虎配一百辆。每辆车配俩司机!”

“每辆车配俩司机,这太奢侈了吧。”史德威吃了一惊,现在司机可比汽车金贵。

“他出国作战,物资转运不容易。多给些卡车,也能让他们补给好做一点儿。

在山区作战,补给和物资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在国外作战的时候,更是重中之重。”

“诺!”史德威立刻立正敬礼。

“你就是想的太多,军队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令出多门。不通过总参谋部下命令,这种事情会影响总参谋部的威信。

也会让下面的部队无所适从!我李枭行伍出身,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诺!”史德威有些脸红。

“你们啊!把手里的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总是不尊重朝廷的规制。你我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子,想要管住人,管住部队,还是得靠朝廷的规制才行。

朝廷发布什么政令,需要调动哪里的军队。都要尊重规制才行,一切都得照规矩来,明白么?”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