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辽东之虎 > 第八百五十六章

辽东之虎 第八百五十六章

作者:千年龙王l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0:09:08

第八百五十六章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苍穹好像一下子升高了十万里。地上的秋草枯黄,大地上是一片收割过后的狼藉。

越往北走天气越冷,多尔衮的心也就越凉。

路过基辅的时候心中还有期待,希望这里也是一座繁华的都市,至少自己还有施展的空间。

他失望的走了,和君士坦丁堡相比,基辅就是个鸽子笼。街上的商铺,还不足君士坦丁堡的两成。人口也少得多,多尔衮估计最多也就是十万人。

到了晚上,这里成了黑暗的世界。民居里面散发出那一点点光亮,跟萤火虫差不多。别说跟孟买相比,就算是与君士坦丁堡相比也要差远了。

越向北走,城市越少。大地接近蛮荒状态,地上的草有一人多高。有时候骑着马穿行在草原里面,需要用罗盘才能辨别方向。

这就是著名的钦察草原,非常适合放牧。所以蒙古古人留在这里,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民族作为斯拉夫人,被蒙古人统治长达三百年之久。

相对于生产粮食,蒙古人更加喜欢牧场。

“多尔衮,这里就像是蛮荒,比黑龙江还不如。难道我们来这里,真的有发展吗?”济尔哈朗有些担心的看着多尔衮。

“济尔哈朗,我们要的就是蛮荒之地。孟买繁华,君士坦丁堡也繁华。可你看看怎么样?李枭就像是闻见血腥味儿的鲨鱼一样,只要他闻见繁华的味道,大军就会追着杀过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只有到了莫斯科,或许我们才能好一点儿。以前在孟买的时候,我帮过库图佐夫很大的忙。希望他还记挂着这份人情,当然,我们也可以帮助俄罗斯人强大起来。

别忘了,俄罗斯人曾经和大明在黑龙江打过仗。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不喜欢大明,更加的憎恨大明。只是拿大明没有办法罢了!”多尔衮呡了一口玻璃酒瓶里的酒,最后一口了。残酒向嘴里倒了倒,使劲甩出几滴。

“咂吧”“咂吧”嘴之后,甩手把瓶子扔出老远。

“俄罗斯人会是大明的对手?”济尔哈朗对俄罗斯人的战斗力表示怀疑。

直到现在为止,济尔哈朗发现只要李枭还统领这支大明军队,似乎世界上就没有力量能够战胜他。

甚至,全世界的军事力量联合起来,也未能够战胜大明。

“兄弟啊!大明也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今天,他们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印度曾经有过机会追赶,可惜!硬生生的被大明打断了。

如果你看到李枭征战的轨迹你就会知道,他对土地的热情并不高。他没有他的祖先们那样贪婪,他只是对资源对财富有兴趣。

所以啊!你看看他攻打印度,攻打君士坦丁堡,这些都是为了大明能够更好的掠夺资源,兼具发展商路。

印度到了后期,其实科技上比大明并不差。我们也研究出来了飞艇,也有了机枪、火炮甚至发电机已经有了雏形,只需要再研究一两年时间,印度就可以像大明一样发出电来。

有些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牛顿先生正在研究的方向是汽油机。这是一种提炼出来的油作为原动力,比蒸汽机更加有力量,也更加的方便快捷。根据细作们的回报,牛顿先生研究出来的汽油机,甚至比大明的还要先进一些。”

“可最后我们还是失败了!在孟买我们败得一塌糊涂,就连吴三桂也在乱军之中失踪了。你说他能逃出去吗?”

“这个我不知道,或许能或许不能。吴三桂不是一个狡猾的人,他的性格里面更多的是刚愎自用。

从最后一次进攻章西,我就知道吴三桂已经完蛋了。因为孟买表面上看着还算繁荣,可实际上除了孟买知道,整个印度的经济全都崩溃了。

大明的可怕在于,他们可以连续不断的发动进攻。国内有无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供他们挥霍,但印度到了最后,不得不从那些种地的农民手里抢粮食。

与其说印度是被军事上击败,不如说是吴三桂只注重军工,而忽略了经济。以至于印度穷兵黩武,最后国内经济崩溃。士兵没有子弹,炮兵没有炮弹,甚至士兵们连肚子都填不饱。

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

希望这一次到俄罗斯能够顺利见到沙皇,我听说俄罗斯的沙皇还算是英明。只要他接受我的治国理念,我就能让俄罗斯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起来。

不出二十年,这将会是一个与大明并肩的国度。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绝对可以打回辽东老家。

二十年,你我这个年纪,还等得起。”多尔衮眼睛看着远方,凝重而深邃。好像要望穿千山万水,看到故乡辽东的沈阳、辽阳、还有赫图阿拉老家。

“哎……!希望我们还能有回老家的机会,大汗曾经建立过那样强大的汗国,可最后还是被李枭打败了。

可恶的李枭,总是能弄出来一些奇奇怪怪的武器来。我们八旗的精兵猛将,全都毁在他的手里。现在想到他,我就想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提起李枭来,济尔哈朗就恨得咬牙切齿。

“呵呵!济尔哈朗,你错了。李枭打仗是依仗武器犀利,可他更是一个战略战术大师级别的人物。

虽然身为敌人,可我还是很钦佩他的战略眼光。

对待我们后金,他不断的分路围剿,用强大的兵器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对待印度人,他不断引诱吴三桂进行作战,而且还都是高消耗的战争。

对于准格尔蒙古的援助,大大消耗了印度的国力。最终才导致印度国力崩溃,李枭几乎是不战而胜。

在看看这次对付奥斯曼人,强大的奥斯曼帝国,顷刻间山雨欲来大厦将倾。一出手就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如果我料想的不差。

现在这个时候,萨瑟尼塔和索菲亚堡的精锐突厥武士,已经被李枭消灭殆尽。阔普鲁律的大军,也是凶多吉少。

消灭了突厥人的军队之后,突厥人就是没牙没爪子的老虎。任凭你怎么折腾,也只会哀叫两嗓子而已。

或许我们到了莫斯科就能得到消息,奥斯曼帝国崩溃了。会像印度一样,分裂成好多个小国家。而且今后,再也没可能捏合成一个整体。”

“奥斯曼帝国也是中东的一个大帝国,能轻易就被李枭干趴下?”济尔哈朗不相信,一个那样庞大的帝国,居然会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面崩溃。

即便李枭有高超的指挥,出色的战略眼光,也不至于这么快。

“或许现在,李枭已经在君士坦丁堡里面接受苏莱曼二世的朝拜。越是庞大的帝国,就越有庞大的弱点。

就好像印度,土耳其这样的国家。最大的弱点就是,民族分裂加上教派仇恨。有这两样东西存在,国家就永远捏合不成一个整体。

压死印度最后一根稻草的是章西的背叛,压死奥斯曼帝国的,则是境内的库尔德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罗马尼亚人、斯拉夫人、还有匈牙利人、雅兹迪人。

这么多个民族被人为的用武力捏合在一起,想要成为一盘散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再也难找大明那样单一民族国家了。

汉人占了绝大部分,其他的少数民族,再兴风作浪也兴不起来。毕竟,他们的人数太少了。”

多尔衮用超前的眼光预言了一切,可他还是料错了。

此时的苏莱曼二世没有匍匐在李枭脚下,而是站在高大的塔楼里面。他悲怆的看着脚下快要饿死的臣民们,他想救他们,可却无能为力。

一阵无力感爬满全身,是饿的。身为苏丹要以身作则,一天只能吃一块饼。尽管谁都知道,这只是多挨一些日子而已,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苏丹陛下!城中的存粮只够再吃七天,七天之后真的就再没有吃的了。”艾哈迈德没有说的是,七天之后只能是人吃人了。

“艾哈迈德!我们没有办法了,开放城门让大家逃命吧。”

艾哈迈德满脸苦涩,开放城门?城门早就是个摆设,巨石城墙有十几道巨大的豁口。就算不开放城门,人们也能够从豁口跑出去。

甚至好多守军,也从豁口往外跑。

问题是……跑出去又能怎样,被明军的地雷炸死一批,然后再被机枪打死一批,剩下的终于冲到两军阵前。结果就是,被明军的步枪一一射杀。

有时候明军还会放出野蛮的斯拉夫人,这些人手里拎着斧子,对那些手无寸铁的君士坦丁堡市民大砍大杀。

鲜血浸满了城外的每一寸泥土,站在城墙上往下看,到处都是零散的骷髅。无数小生物,正在整理觅食。甚至,连逃难的人都不能吓到它们。

他们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的啃噬着逝者的尸骸。

其实城里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易子而食不过就是邻家锅里的一坨肉而已。你对我家孩子有多残忍,我就对你家孩子有多残忍。等价交换而已!

刚开始的时候,守护城墙的官兵还会向这些逃难的人勒索钱财。

现在不会了,因为钱财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你就算是揣着一袋子金子,也换不到一块饼。在饥饿面前,钱财毫无用处。

果然城门打开之后,出城的人寥寥无几。好多人是因为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也有人是因为看到了城外的那些枯骨。他们绝望了,即便是出城也没有活路。

城门里面出来的人越来越少,君士坦丁堡笼罩着一层死寂的黑云。到了晚上的时候,整个君士坦丁堡都看不到几盏灯火。

从灯火辉煌到现在的萤火之光,苏莱曼二世哭都哭不出来。他不明白,为什么事情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坏到了这个地步。

太快了,一切都来得太快了。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明明半年前奥斯曼帝国还是一个强悍的大帝国。可现在,苏莱曼二世觉得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可这是残酷的现实,不是虚幻的梦境。

现在摆在苏莱曼二世面前的是,君士坦丁堡二百万人怎么生存下来的问题。

“艾哈迈德,我想我们只有一个办法了。”苏莱曼二世有气无力的坐在王座上,这座王座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主宰,可现在却有些烫屁股。

“苏丹陛下!无论您如何下达命令,我都会跟随您。我想,所有的突厥人也会跟随您。”老迈的艾哈迈德更加的枯瘦,也更加苍老了。

“明天,把所有粮食都发下去。让所有人吃饱一顿饭,明天中午城里的所有人都在门口集合。”

“苏丹陛下!您的意思是……!”

“所有人都出城,他们愿意杀就让他们杀吧。终究会有人活下来,只要有人能够活下来,突厥民族就有希望。

想当年唐人驱逐我们被迫西征,我们不是也缓过来了。让子孙后代记住我们的血仇,几百年后我们恢复过来,后世子孙一定要让大明付出更加惨烈的代价才行。”

苏莱曼二世,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就算明军再冷血,他们面对的也是二百万人。真的把这二百万人都杀了,那需要极其坚韧的神经。苏莱曼二世在赌,他赌大明人没有这样的勇气,一下子杀光二百万人。

“苏丹陛下!”艾哈迈德哭出了声,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苏莱曼二世在赌国运,他在赌大明人还有人性。

如果大明人没有人性,那么突厥人的覆灭就在眼前。

“好吧!既然苏丹陛下您决定了,老夫就来做那个被后世唾骂的人。总会有人不愿意出城,他们宁愿在留下来等死。

老夫就做一回刽子手,把他们都杀了。还有那些不愿意向前走的人,也全都杀了。只要有足够的威慑,那些人才会按照苏丹陛下您的意志,一直向前走。直到被明军打死,又或者活着走过明军的阵地。”

“突厥人的存亡就在明天,艾哈迈德,我会走在最前面。一切都靠你了!”苏莱曼二世站起身来,给艾哈迈德深深施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