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八十章 铁船立项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章 铁船立项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八十章 铁船立项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章铁船立项

而且张允龄也要考虑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借给周梦臣的钱,周梦臣就要回北京了,这贷款谁来还?后面的官员会不会不认账,朝廷会不会不认账。也就是说,今天这局面,是用纸面上的五百万两支付的。钱没有落袋为安的时候,永远不是真正的钱。

这个时候,张允龄的选择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允龄说道:“此事,我代表晋商上下答应了。”

周梦臣说道:“好。徐渭,你去与张兄谈吧。最好今日给谈下来,我还要拿着去给陛下看的。”

徐渭立即上前说道:“是。”随即给张允龄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两人下去如何谈细节自然不用说了。

周梦臣之前也想过很多经营铁路的办法。最后发现,都不行。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人才。

周梦臣可不想,他的铁路今后会迎来一个,一挥手就不收费了,让人免费用的上官。奈何大部分文官对收税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周梦臣不是不想,让官员直接经营铁路,弄出一个铁道部,或者铁路公司一般国企,但是周梦臣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因为大明官僚体系,根本做不了这样的事情。

现实就是这样的。大明的官员加胥吏的制度,来管理铁路。结果定然是一团糟糕,甚至将铁路搞成赔钱的事情,也未必不行。

周梦臣坐镇倒是能够将一个完整的铁路章程弄出来。但是今后很多人官员维持,也是问题,最后一直是周梦臣一系的人,这些人不会也不敢反对周梦臣定下的规矩。

周梦臣越发觉得,他遇见最大的难题,就是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大量能够跟得上他的思维,并能将他开创的事业继承下去的人。

只是这个问题,一时间是解决不了的。周梦臣想来想去,只能用包税的方式,将铁路让商人来办。

为了赚钱,商人一定会将事情给办好的。而且大明的税收制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有很多包税制度遗留,为了征税方便。各地的赋税都是定额的。即便这样盐税还在一直流失,还不如,包税给商人,从商人手中搞钱。方便。

这一百万两的数目,周梦臣也并不是快给的,是在他预估收费的情况下,又加了二成,一方面取一个整数,另外一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利润的,本想等张允龄讨价还价。但没有想过一口答应下来。

周梦臣立即明白,虽

然很多人都说周梦臣能够点石成金。但是他自己知道,他的点石成金,都建立在技术的发展上面,而不是经商。真正经商经验上面,不管是他还是徐渭都有一些欠缺。

包税制度,虽然不完美,周梦臣也不满意,但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是最适合大明的制度了。

顺便让周梦臣将欠黄河银行的贷款给清了。周梦臣其实也担心,借得钱,今后不好办。所以先将这一件事情给圆过去再说。

周梦臣在壶口北边的孟门港。看着滔滔黄河流入一线,看着新修建的孟门港的码头上,只有寥寥数艘船。问徐杲说道:“刚刚问你船的问题,你想得怎么样了?”

徐杲摇摇头说道:“弟子愚钝。实在想不到什么样的材料能代替木材。”

周梦臣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殷宗伊道:“在你看来,什么材料能代替木材造船?”

殷宗伊沉吟片刻,说道:“弟子一直有一个想法,水泥能不能造船?”

周梦臣一愣,反问道:“你怎么想起这个?”

殷宗伊说道:“弟子在经营桑干河上船运的时候,就想过如何快速造船,弟子想得最快速的,最好能用水泥浇灌,一次成型。当时只是一个妄想,但是事后想想,觉得或许有可能啊。只是还没有试过。”

周梦臣看着殷宗伊,微微一笑,说道:“你可以试试。”

后世内河之中,有大量的水泥船,周梦臣没有见过实物,但是见过照面。但是现在的水泥能不能造船,周梦臣却不知道了。毕竟而今的水泥虽然也称作水泥,但是本质上与后世水泥的性质有天壤之别,就好像周梦臣刚刚也坐了火车,但是与后世的高铁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后世水泥能做到的,而今大明的水泥,能不能做到,周梦臣并不知道。只有试过,才知道行不行。

殷宗伊得到了周梦臣的肯定。立即说道:“是。弟子回去之后,就去试试。”

周梦臣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铁也可以造船?”

“用铁?”徐杲说道:“弟子听说过南宋有铁船,老师说的,就是这种铁船吗?”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自然不是。南宋的铁船,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是木船上面铺了一层铁甲而已,算什么铁船,我要说的铁船,是全部用铁造的船只。”

“你们都是见过军器监冶炼铁的。铁这东西,虽然价格很高,但是真要造起来,

其实并不难。木头反而更贵重,能造船的大木,无不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大木,不要说西北之地,即便中原,乃是东南之地,这样的木材有多少?你们心中也是有数的。为了三大殿的主梁,从西南深山之中运出的大木,不知道折了多少性命,每一颗木头要要数千上万两之多,同样的铁,量越大,反而越便宜。从成本上来看,现在或许铁还贵,但是时间长了,铁价定然比大木的价格要低。”

“而用木头造船也有相当不便利的地方,必须晾数年,但是用铁就不必了。”

“我将这里的学院,不名之为铁路学院,而是交通学院,就是不想让你们的精力,仅仅放在铁路上面,要秉承交通天下的雄心,也要关心别的方面。铁船这个项目,也就交给你们了。我希望今后黄河上,能够看到大量你们造出的铁船。”

周梦臣这也是为了未来着想,未来的大明一定会经历与西方列强的海上争雄的。

而西方造船业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对海上造船,已经有很成熟的工艺,而大明却不一样,长期禁海,周梦臣都不知道,当年造郑和下西洋船的手艺保留下来没有。而且即便保留下来了。这种大船,能不是适应即将到来的炮战时代。更不要说,即便不说造船,单单说木材本身,大明就储备不足,西南木材成本太高,辽东的木材倒是好。但是木材从出山,到能够用来加工成为船只,非四五年的时间不可。

很多时候,都没有这个时间。

而且铁船毕竟代表着未来,如果能提前点出铁船的科技树,将来造海船的时候,也就容易多了。而且以周梦臣对大明对金银铜铁的加工手艺来看,其实搞出铁船,并不困难。

最大问题有三个,一是铁船这样大铁件,有些太大了。之前没有怎么造过。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毕竟武当金殿这样的大件也是造过的,各种铆钉焊接技术其实都有,请注意,这里的焊接技术,不现在的电焊等各种焊接,而是比较传统且古老的加热焊接技术,很麻烦的。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还是防水,防锈等工艺。造出一艘船不难,如何能让船只长期使用才是最难的事情。

再有就是铁船动力问题,沉重的铁船寻常风力根本吹不动,不过而今已经有蒸汽机也不是问题。

周梦臣给出的课题,他们两个人没有拒绝的理由,只能说道:“请老师放心,这一件事情,我们立即开始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