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六章 再至壶口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六章 再至壶口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六章 再至壶口

第七十六章再至壶口

说实话,周梦臣并不觉得,他在陕西赈灾这一件事情,做的完美。

无他,他来得太迟了,等他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十天过去了。可以说,已经错过了黄金抢救时间,很多人掩埋在地下的人,已经没有了生机,才有死亡三十多万,这个恐怖的数字。

周梦臣能做的,其实就善后问题。减少次生灾害,与二次伤害,然后就是恢复生产,让所有没有死在地震之中的,尽快能的活下去的。

但是碍于很多时代的因素,周梦臣觉得自己很多事情上,都是有问题。最少没有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在百姓看来,却是已经超过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别的不说,不管周梦臣哪里搞来的前,在今年之内,他在关中已经附近受灾的地方,投入了数百万两银子。给关中百姓第一感觉,那就是日子好过了,甚至比寻常太平年份都好过。

这个年代,各地方交流并不发达。周梦臣在这里投入这么多货币,其实人为了增加了货币供给量。才有了大家觉得生活景气,钱好赚了的感觉。

再加上周梦臣在赈灾的事情上,也是很尽力的。在刚刚到灾区那一段时间,到处视察,将大腿都磨掉数层皮。还有关学一脉的一些吹捧,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周梦臣觉得这种感觉非常好。

固然,让人拥戴与喜欢,是每一个人都拒绝不了的感觉。

只是周梦臣仅仅是沉醉了一会儿,就再次进入工作之中。他要在短时间之内,理清关于铁路的一切问题,在他离开这里之前。做一个了结。他而今还挂着三省总督的官衔。但是这个官衔是一个临时性的差遣。在周梦臣到京师之后,就会挂上句号。自然要榨干最后一点权力。

从朝邑坐船到壶口,并不算远。

周梦臣远远看见壶口的时候,就觉得与往日不同。在黄河东岸,有了一个港口,而在这个港口对面,也有一个小小的港口,这两个港口给人的感觉,却大为不同,东岸的港口用了大量的水泥。泊位要比西岸的港口多得多,而西岸的港口,更像是一个渡口。

周梦臣提出疑问之后,很快有人给周梦臣解答。

东岸港口,乃是原本设计的两个港口之一,但是西岸港口却不是,那是百姓自发的建立起来的港口,就是为了联系东岸的壶口港。

因为壶口铁路在东岸。在此之前,即便是少数旱地行舟,但是大多数时候,没有人这么走的。而今却不一样,壶口这边形成了一个大工地,自然聚集了无数人员。不仅仅是山西人,还有陕西人。

毕竟,两省只有一河之隔,如果不是陕西这边的地质条件不适合修铁路。周梦臣未必不会将铁路修到陕西。

省界这东西,在地图上表现的特别明显。但是对百姓来说,并不存在什么天然屏障。既然山西这里有活干,能讨生活,自然有大批人过来。也就形成了这一个港口。

正如周梦臣所预料的一样,虽然有个别船只是以此为目的地,毕竟从这里到陕西一些地方,比如宜川。还是比较近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恐怕未来的壶口镇将是天下名镇了。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这天下四大名镇相提并论了。”

就好像大运河修建好之后,大运河沿线就成为非常繁华的地带,清江浦这个地方,后世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但是却是当时长江以北最繁华的几个地方之一,就是因为清江浦在运河之中重要地位,有天下粮仓等一系列称号。

而壶口也有成为秦晋北方交通枢纽的潜力,如果真能做到这个地步。壶口的未来也是不可限量的。

就好像很多个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一样。

后世的壶口不过一个旅游区而已,并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但是在这个时空的壶口,必然在历史上绽放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了。或许将来因为铁路的普及还是衰弱。但也遮掩不住他曾经的辉煌。

一想道这里。周梦臣就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以铁路为笔,在万里江山上作画。这是一种男人才能明白的浪漫。

很快,船就靠岸了。

周梦臣踩在码头结实的水泥地面之上,感受到脚下的触感,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种在后世寻常看见的地面,已经在大第上渐渐的铺陈开来。

“拜见大人。”“见过老师。”一行人行礼道。

周梦臣说道:“起来吧。徐杲,铁路怎么样了?”

徐杲说道:“已经修建好了,并且投入运行了。”

周梦臣一愣,才想起现在不是后世,后世铁路投入运行,有很多项检查与验收的,但是而今铁路是第一条,全长也不过十五公里。而且没有人比修建铁路这一批人更懂铁路,即便是检查验收,也是这些人来。

更不要说,这年头的火车,未必有马跑得快。能有什么事情,不过是半路抛锚,十几公里,就是抬也能将火车抬回去。所以,根本没有那么麻烦,几乎是蒸汽机车运回过,组装好之后,就开始上路使用了。

其中也出了很多问题,甚至出现过脱轨。但是因为车辆慢的惊人的速度,也没有出什么大事情。

周梦臣说道:“那去看看吧。”随即周梦臣大步走向车站。

不管壶口镇的未来是多光明,而今的壶口镇还是一片荒地,最大的建筑,就是港口铁路,与车站。

车站与港口距离相当近,周梦臣一下船就看见了。不用人指引,也知道该往什么地方走。不过,他忽然看见一排排整齐的木头箱子,立即想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就是他设想的集装箱。

当然了,因为这年头起重动力有限,这箱子也不大。周梦臣没有细细测量,但是仅仅看目测,就是一米到一米五之间的一个正方体。周梦臣说道:“集装箱也搞出来了。”

徐杲说道:“有老师的指点,弟子岂能不做好。只是-”

周梦臣说道:“只是怎么了?”

徐杲说道:“单个一个集装箱根本不算什么。无非是一个木匠话而已。但是需要用大量的集装箱,却有问题了。”

周梦臣说道:“什么问题?”

徐杲说道:“一是船的问题,二是木材的问题。”

“船少,木材也少。”

“本来吧,黄河航运的船只就不多,能接受集装箱规格的船只更不多了。木材更不要说,老师您看,这两岸的山都是光秃秃的。根本没有树木,没有树木哪来船只?”

周梦臣听了,眉头一紧,看了看黄河两岸的山。不得不承认,徐杲说得对。山上几乎没有大树。

山西是华夏先民最先开始生活的地方,多少年下来,树木都被砍光了。这也是黄河泛滥的原因,水土流失。而周梦臣打通了黄河航道,需要的不仅仅是通畅的航道,还有运输量足够多的船只。

周梦臣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因为黄河的特殊性,周梦臣搞出来的方式,是水陆联运。也就是说,黄河之中的船只仅仅是跑黄河之中一段路程,而不是全部。这样的情况下,也造成了各地船只难以补充。

需要各地各自造船。但黄河中上游,都不是木头多的地方。汉唐已经将西北大树砍的差不多了。后面的宋夏百年战争,几乎将西北的小树给砍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