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七十三章 人才缺口

奋斗在大明 第七十三章 人才缺口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七十三章 人才缺口

第七十三章人才缺口

周梦臣安置两个弟子,次日一行人就跟着周梦臣回朝邑。而在韩邦奇的运作之下,让杨节与冯从道选择了朝邑县。无他,韩邦奇在朝邑县,他的面子在。不要说去县衙翻阅一些陈年旧档了,就是让两人住在县衙也没有问题。

恩,其实他两人还真要去县衙住一段时间。毕竟很多文档看上去已经没有用了,是故纸堆里面的东西,奈何朝廷对此有规定。那就是这些文档是不能带出县衙的。

当然了,这个规矩早已失效了。

只是他们到底是学子,还是要遵守朝廷规定为好,不能因为这些朝廷规章约束力已经不强了,就无视之。

周梦臣来到了西安之后,就做了短暂的停留。主要是处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唐时英终于要离开了。新任陕西巡抚即将到任。周梦臣也要见上一面,第二件事情,就要见张允龄一面,毕竟新横渠书院的计划,还是要张允龄出血的。

见唐时英,也无须多说了,无非依依惜别。周梦臣承诺唐时英。一旦有机会,定然起复他。让他在老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不要忘记保重身体,准备为朝廷效力。

周梦臣刚刚见过唐时英。将自己的心思从送别的伤感之中抽离出来。不过他也不担心唐时英离开陕西之后,局面有什么翻转。一来就是唐时英这一段时间,将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周梦臣既然与关学一派达成了同盟。刚刚到任的巡抚即便再厉害,一时间也翻不出什么浪来,真以为关中本地士绅是吃素的。

可以这样说,大明各地的士绅在势力上有强弱。在对付朝廷这一件事情上,每一个都不是吃素。新任陕西巡抚作别的事情还好,想要推翻周梦臣与唐时英的一些政策。却是不可能的。

“大人,”徐渭说道:“张允龄来了。”

周梦臣点点头,神情平静,说道:“请他过来吧。”

张允龄进来行礼之后,说道:“大人,秦王已经进入黄河银行,五十万两全部折算为股本。大人的十万股,一点也没有动。”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你何必,这不是让你们为我填窟窿?”

张允龄说道:“这五十万两,就当是黄河银行对朝廷的捐输。”

周梦臣越发明白一件事情,银行是太赚钱了。赚钱到他们宁愿损失掉一些小钱。比如这五十万两。

周梦臣一时间有些惆怅。似乎财团这个东西,是他亲自创建出来的。在此之前,晋商还是一个松散的团体。晋商内部之中,都有很多撤不开的关系,比如而今晋商,与后世的晋商八大家,虽然有所交集,本质上却有所区别的。

而今晋商以蒲州系为核心,以黄河银行为脉络,整合起来,就是一家本金超过千万两的银行。而且这一家银行背后还牵连整个晋商群体,这种关联的资产有多少,周梦臣也说不出来。

毕竟,晋商与晋商之间,之前一直是有争斗的。不能形成合力。而今却在黄河银行的组织之下,形成了一个集体。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周梦臣也无法揣测。

但是他明白一件事情,似乎资本主义,已经被他掀开魔盒了。

而今是有利于工业化,但是将来如何,周梦臣就不知道。所以,周梦臣薅晋商羊毛的时候,从来没有心理负担。毕竟他对资本家从来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奈何,资本家还会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是周梦臣能寻找来代替以土地食利为主的士绅最好的盟友。

当然了,将来有没有翻脸的一天,周梦臣而今也不去想。反正对于政治家,翻脸如翻书,不应该是正常操作吗?

多年历练下来,周梦臣的政治家属性已经有了几分成色。

周梦臣将新横渠书院的计划说给张允龄。正如周梦臣所料,张允龄听了。立即表态说道:“此事乃人文盛事,即便大人不说,我只要听闻了,也一定会襄助善举。不管横渠书院要多少钱,我这里表态,黄河银行与我们张家全包了。”

周梦臣说道:“张先生有此心就好了。”

张允龄说道:“说到办学,我这里也有一些难处,还请大人指点一二。”

周梦臣说道:“什么事情?”

张允龄说道:“不是别的,就是黄河银行缺人了。”

周梦臣说道:“难道,你们晋商的人手不够了吗?”

张允龄说道:“实不相瞒。黄河银行所需要的账房太多了。晋商各家都已经挑了多余的人手全部投入银行之中了,但是奈何还是不够。我等商贾培养掌柜账房不容易,而且也不会多养人。哪里有许多闲人。而且各家的生意也要维持。实在抽不出人手了。大人能不能从大同多调一些人手?”

周梦臣微微一笑,他知道,这里面恐怕晋商商业版图急速扩张的原因,黄河银行的扩张就不用说了,单单说,依附与黄河银行令晋商其他商业版图的扩张。比如粮商,从江淮运粮其中,也是有相当利润,这一单生意,就让很多晋商粮商吃撑了。新的商业组织,虽然还在磨合之中,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让晋商的人手大量短缺。

周梦臣说道:“大同书院有多少人合用?恐怕你也是清楚的。我不会做竭泽而渔的事情,真想要人手,等明年学生毕业吧。”

张允龄说道:“大人的意思,我们自然知道。只是大人既然想办横渠书院,能不能在横渠书院之中,专门办一个教授账房的班级。我代表黄河银行承诺,愿意加倍给横渠书院钱。”

周梦臣哈哈一笑,心中很是得意。

他之前其实一直担心,大同书院的学子们,学了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学问,将来能不能有一个合适的工作。而今却不用担心了。黄河银行,已经未来的其他银行,就足够消化这些学生的。

当然了,这并不是最让他高兴的地方。他最高兴的是,他创立的书院体系,已经越来越向近现代的大学靠拢了。甚至周梦臣觉得,他死之后,大概还能增加一个现代大学创始人的头衔。

甚至周梦臣也不并是太在乎这个头衔的。毕竟人死了,什么头衔都是虚的。

他高兴的是这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变化。这由他一手推进的社会变化。大明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在一点点被周梦臣扳向其他轨道之中,从这一件事情上就可见一斑,要知道大明的书院,读书人要么考科举,要么做学问,很多失败者都退出了这个行当,被迫做其他营生。而大同书院走现代大学的模式,大同书院的学子,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就是社会属性的变化导致的。

周梦臣说道:“此事。我自然是同意,奈何横渠书院到底不是大同书院,我说,了是不算的。这一件事情,你最好与韩师叔谈。他老人家同意了,这事情就好办了。”

张允龄说道:“有大人这一句话,在下就知道怎么办了。”

周梦臣一听就知道,张允龄肯定空手套白狼。对韩邦奇说,他已经同意了,想来韩邦奇不会驳了周梦臣的面子,今后知道真相以后,也是木已成舟了。

不过,周梦臣不准备拆穿。毕竟他对这一件事情真得是乐见其成。这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会是周梦臣的弟子。将来也是周梦臣的助力。

周梦臣不仅仅要掌握真理,也不妨碍他寻求人多势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